毕竟,虽然戴维斯是顶级的小球五,威少也是个勉强合格的小球一(没投射),但是球队的绝对核心,陈某人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小球体系所需要的锋卫摇摆人~~
毕竟,他的“低效”出手,实在是太多了~~如果真的以打小球为主的话,那牢陈还得想办法,再往克莱那个方向转型才行......
不过,换个视角来看,也正是陈某人那逆天的中距离效率,才给到了雷霆底气,让他们有信心,在阵地战中,先人一步取得优势。
而当落下阵地后,ad打四的作用,就能显现出来了。
他的挡拆下顺,低位强吃小体型四号位的能力,将被大幅放大。
同时,与格林同理,被解放到四号位后,还可以进一步的解放他的协防价值。
有利有弊的选择,主要还是看主教练的使用。
言归正传,回到比赛之中。
在裁判的哨声响起后,雷霆毫无悬念的再次取得了开场的进攻球权。
威少从后场带球到弧顶,开始打起了雷霆最熟悉的一套起手式。
拥有戴维斯的西班牙挡拆,在进攻威胁上,要远胜于他们跟小乔丹的挡拆配合。
Ad快速的上提给威少作掩护,然后转身下顺。
同时陈熙也在第一时间快步的绕到罚球线,帮ad挡住住返身追防的霍福德。
戴维斯借机直插中路,在油漆区前,接到威少的传球,随后顺势就是一个近框小抛投出手。
篮球轻巧的落入篮筐,两分稳稳打进。
复出后的第一场比赛,第一次进攻,Ad就完成了进球。
这让一众正在观看着比赛的雷霆球迷们,顿时安心了许多。
转过头,球权来到鹈鹕队的手中。
相较于雷霆的巨大变化,鹈鹕队里,倒是并没有能够出现什么新的奇兵,所以他们自然也是只能维持原有的打法。
霍乐迪带球过半场后,找到巴特勒出球。
巴特勒在弧顶等待队友的跑位。
不过等了半天也没什么好机会。
以往通常作为开场第一球终结点的雷迪克,在今晚的对位人换成了陈熙之后,立时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陈熙出色的挤掩护以及进攻阅读能力,对他的无球跑位,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在连续的三个无球掩护,都没能成功甩开陈熙后,雷迪克只好选择放弃,转身去给队友作掩护。
而此刻,上线的巴特勒终于也是站不住了,转身手递手再次出球给到霍乐迪,然后立刻下顺空切,同时接球直接冲击内线。
冲到罚球线往里一步的位置后,巴特勒非常理智的停下了脚步,随后顺利的赶在戴维斯协防到来之前,完成了出球。
底角位置,霍乐迪接球后,立刻出手了一记三分球。
dang!!
遗憾的是,这球并没有能够命中。
篮球弹框而出后,被小乔丹摘下。
雷霆立刻推动反击。
威少一马当先,带球迅速来到前场,略作停顿后,二次起速,强突霍乐迪往篮下走,最后飞身起跳,上篮出手。
不过霍乐迪毕竟也够强壮的,虽然上手刀球没能完成抢断,却也给足了威少干扰。
篮球砸在了篮板上后,大力弹出,没能进框。
好在,身后跟进的陈熙,第一时间抢下了前场篮板,随后迅速的二次起跳,放篮得手,在这次进攻里,怒刷2分1板~~
4比0。
雷霆队在开局,顺利的打出了一波小优势。
鹈鹕再次发起进攻的尝试。
巴特勒弧顶找小萨的挡拆,突破后回传。
外弹的萨博尼斯,接球后,二次传导,再分给了尝试往里空切的霍乐迪。
霍乐迪接球后踩出欧洲步,躲开戴维斯后强行上篮出手。
但是在小乔丹的干扰下,篮球又一次的弹框而出。
这次是往里追防的威少,摘下了后场篮板,于是他立刻转身,寻找到陈熙的身影后,快速出球。
一个长传直甩到陈熙的手中。
陈熙接球后,迅速推进到前场,在四十五度角位置遭遇夹击后出球给到跟进的杰夫·格林。
格林接球顺势加速冲击禁区,蓄势起三步后,单脚起跳,飞身劈扣,完成终结。
6比0!!
落地后的格林,也是立刻兴奋的放声怒吼着,发泄出他累积了多场的郁闷情绪。
好久没有打的这么顺了!雷霆与鹈鹕的前三场比赛,打的实在有些憋屈.....
不过今晚的雷霆,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就完全不一样了。
Ad的存在,让雷霆队的防守有了质的提升。
不仅仅是他在协防端的价值,同时他的存在,还解放了陈熙的防守。
牢陈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在上线去发挥出自己的防守价值,不管是锁死雷迪克,还是时不时在侧面给持球人上压力,都可以更加轻松自如的做到。
顶三号位时,陈熙很多时候是做不到这些的,因为他还需要分出不少的精力,去兼顾罚球线位置附近的协防。
那种操作,事倍功半。
但是现在,Ad复出之后,陈熙与之形成的内外线配合,起到的绝对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铁索连舟而行,东吴水师可破!!
只是,鹈鹕毕竟也不是什么弱队。
开场的进攻不利,虽然对球员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却也不至于就此让他们迷失掉方向。
重新回到进攻端后,鹈鹕队迅速的做出了调整。
他们更坚决的跑起了战术。
钻石进攻。
霍乐迪站在弧顶持球,等待队友的跑位,巴特勒落到罚球线与三分线中间的位置,等待队友落位后,再迅速的跑动,来到左侧四十五度角接球。
同时,篮底下的雷迪克,上步给小萨做了个反向挡拆。
顺势卷切回内线的小萨,在进入篮下后,立刻就接到了巴特勒的传球,随后出手攻框,放篮命中。
双塔的搭配,加上四个半能够处理球的点,让鹈鹕队的首发,能够适配上各种战术的打法,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