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三年冬,一场罕见的暴雪席卷了燕云大地。鹅毛般的雪花连绵不绝,将边境的戈壁滩、村落和田地都裹进了一片苍茫的白色里,寒风呼啸着掠过城墙,卷起地上的积雪,打在巡逻士兵的铠甲上,发出刺耳的声响。往日里炊烟袅袅的边境村落,此刻因暴雪封路,少了几分热闹,多了几分寂静。
这份寂静,却在腊月初八这天被骤然打破。清晨,天刚蒙蒙亮,西坡隘口的烽火台突然升起一道鲜红的狼烟——这是“匈奴大举入侵”的最高警报。守台的哨探拼尽全力点燃烽火,手指被寒风冻得发紫,目光却死死盯着远处的戈壁:只见雪地里,密密麻麻的黑影正朝着隘口方向移动,马蹄踏碎积雪的声音,隔着数里都能隐约听到,那是匈奴骑兵的铁蹄在逼近。
“匈奴来了!三万骑兵!”哨探的嘶吼声在风雪中回荡。消息像野火一样,沿着边境线快速传递——不到半个时辰,燕云、幽州、并州三地的联防哨所都看到了烽火,士兵们立刻披甲执刃,进入战斗状态;一个时辰后,战报送到了蓟州城主府,竹简上的字迹因传递者的急促而有些潦草,却字字如重锤,砸在萧玦的心头。
“匈奴可汗亲率三万骑兵,已攻破黑风口、野狼谷两座边城,正在劫掠周边村落,烧毁农田!”传令兵单膝跪地,声音因寒冷和焦急而颤抖,“林副将已率联防军前往阻击,但敌军人数太多,我军兵力不足,请求大人速速派兵支援!”
萧玦猛地站起身,手中的竹简“啪”地落在案上。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眉头拧成了疙瘩——匈奴往年虽有袭扰,却从未派出过如此大规模的兵力,更别提可汗亲自出征。显然,匈奴是铁了心要在这个冬天,趁着暴雪封路、粮草运输不便的时候,一举突破燕云边境。
“立刻召集所有将领,议事厅开会!”萧玦的声音冷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侍卫不敢怠慢,立刻飞奔出去传令。很快,副将林策、参军赵毅、幽州将领周恒、并州将领吴峰等一众将领,都冒着暴雪赶到了议事厅,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
“诸位,匈奴三万骑兵来犯,已破两座边城,形势危急。”萧玦指着墙上的地图,手指落在黑风口的位置,“黑风口是通往蓟州的咽喉要道,若被匈奴攻破,后果不堪设想。林策,你说说前线的情况。”
林策上前一步,沉声道:“末将已率五千联防军在黑风口以东布防,暂时挡住了匈奴的进攻,但敌军兵力是我军的六倍,且骑兵机动性强,我军伤亡已达五百余人,若再无援军,恐怕撑不了多久。”
“幽州可出兵两千,支援黑风口!”幽州将领周恒立刻说道。
“并州也可出兵两千!”并州将领吴峰紧随其后。
萧玦点头,目光扫过众将:“周将军、吴将军,多谢二位支援。林策,你率现有兵力继续在黑风口阻击,待幽州、并州援军抵达后,可适当后撤,诱敌深入,再寻机反击。”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我将亲自率领蓟州剩余的三千精锐骑兵,前往前线督战,务必守住黑风口,不让匈奴再前进一步!”
“大人,不可!”参军赵毅立刻上前劝阻,“您是燕云的主帅,坐镇蓟州才能稳定军心,怎能亲自出征?前线危险,万一您有闪失,燕云就完了!”
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劝萧玦留在蓟州。萧玦却摇了摇头,目光坚定:“如今边境告急,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我身为主帅,岂能躲在后方?只有亲自到前线,才能鼓舞士气,才能更好地指挥作战。你们放心,我会保重自己,也会带大家守住燕云!”
议事厅外,苏清鸢听到了里面的争论。她端着刚煮好的姜汤,站在门口,心中满是担忧——她知道前线的危险,也知道萧玦一旦决定的事,就不会轻易改变。待将领们散去后,她走进议事厅,将姜汤递给萧玦,轻声说:“天冷,喝碗姜汤暖暖身子。”
萧玦接过姜汤,看着苏清鸢眼中的担忧,心中一暖。他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她掌心的温度,声音柔和了许多:“清鸢,让你担心了。”
苏清鸢摇了摇头,眼眶有些发红,却还是强忍着泪水,笑着说:“我知道,保家卫国是你的责任,也是燕云百姓的希望。你放心去打仗,后方交给我——我会管好惠民坊,保障粮草运输,照顾好受伤的士兵和百姓,等你凯旋。”
她顿了顿,从怀中取出一个平安符,轻轻放在萧玦的手心:“这是我昨天去寺庙求的平安符,你带着它,一定要平安回来。”
萧玦紧紧握住平安符,又将苏清鸢拥入怀中,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好,我答应你,一定平安回来。等击退了匈奴,我们就一起去看水库的雪景,一起去吃西坡村的红薯。”
第二天一早,萧玦身披银甲,手持长枪,站在蓟州城的校场上。三千精锐骑兵整齐列队,铠甲在雪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坚定的神色。萧玦拔出长枪,指向边境的方向,高声喊道:“将士们!匈奴入侵,践踏我们的土地,杀害我们的百姓!今日,我们出征,是为了守护我们的家园,守护我们的亲人!我萧玦在此立誓,不击退匈奴,绝不还师!”
“不击退匈奴,绝不还师!”三千骑兵齐声呐喊,声音震得地上的积雪簌簌落下,在风雪中传出很远。苏清鸢站在城楼上,望着萧玦率领军队远去的背影,眼中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她知道,这一去,前路布满荆棘,但她更相信,萧玦一定会带着将士们,平安归来。
萧玦率军一路疾驰,朝着黑风口方向进发。雪地里行军艰难,马蹄时常陷入积雪中,士兵们的脸和手都被寒风冻得通红,却没有一个人叫苦。他们知道,前方的战友正在浴血奋战,边境的百姓正在遭受劫难,他们必须尽快赶到前线,支援战友,保护百姓。
途中,他们遇到了从黑风口逃出来的村民。村民们衣衫褴褛,脸上满是恐惧,看到萧玦的军队,立刻围了上来,哭诉道:“大人,匈奴太凶残了!他们烧毁了我们的房子,抢走了我们的粮食,还杀了好多人!您一定要为我们报仇啊!”
萧玦扶起村民,语气坚定:“老乡,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击退匈奴,还你们一个安稳的家园!”他让人将村民妥善安置在后方的村落,然后继续率军前进。
三天后,萧玦率领的援军终于抵达黑风口前线。此时,林策正率领联防军与匈奴骑兵展开激战——雪地里,双方的士兵厮杀在一起,刀光剑影,鲜血染红了洁白的积雪,匈奴骑兵的嘶吼声、联防军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场面惨烈。
“援军到了!萧大人来了!”看到萧玦的旗帜,联防军士兵们顿时士气大振,原本疲惫的身躯仿佛又充满了力量。
萧玦立刻下令:“骑兵分两队,从左右两翼包抄匈奴,打乱他们的阵型!林策,你率中路军正面进攻,务必突破他们的防线!”
“得令!”林策高声应答,率领中路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萧玦则亲自率领左翼骑兵,朝着匈奴的侧翼冲去。银甲在风雪中穿梭,长枪所到之处,匈奴骑兵纷纷落马,他的身后,三千精锐骑兵像一把锋利的尖刀,撕开了匈奴的阵型。
匈奴可汗没想到萧玦会亲自出征,更没想到燕云的援军会来得这么快。看到自己的阵型被打乱,士兵们伤亡惨重,他心中有些慌乱,却还是强撑着下令:“继续进攻!谁能杀了萧玦,赏牛羊千头!”
匈奴骑兵虽然勇猛,却抵挡不住联防军的三面夹击。激战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雪渐渐停了,夕阳的余晖洒在战场上,映照着满地的尸体和血迹。匈奴骑兵伤亡过半,再也支撑不住,匈奴可汗只好下令撤军,带着残部狼狈地逃回了漠北。
“胜利了!我们胜利了!”看到匈奴撤军,联防军士兵们欢呼起来,有的甚至扔掉了武器,坐在雪地里,激动得泪流满面。
萧玦站在战场上,望着匈奴远去的方向,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他握着手中的平安符,心中默念:“清鸢,我做到了,我们守住了燕云。”
此时,蓟州城内,苏清鸢正忙着组织百姓为前线运送粮草和药品。当听到匈奴撤军、萧玦大胜的消息时,她终于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知道,萧玦很快就要回来了,燕云的安稳,又回来了。
夕阳下,萧玦率领军队,朝着蓟州城的方向缓缓前进。士兵们虽然疲惫,却个个精神饱满,他们的身后,是被守护的边境,是平安的百姓,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安稳。而这,只是燕云抵御外敌的开始——未来,他们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但只要军民同心,只要萧玦和苏清鸢并肩携手,燕云就永远不会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