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八,青溪镇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打扫卫生、准备年货,药膳坊却格外热闹。大厅里,伙计们整齐地站成两排,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苏清鸢站在柜台前,手里拿着厚厚的账本,目光扫过每一个伙计,心中满是感慨。
这一年,药膳坊经历了太多——从年初的小打小闹,到后来的扩大铺面、推出节气药膳,再到如今成为青溪镇乃至周边县城有名的药膳店,每一步都离不开伙计们的努力。她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各位伙计,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是想跟大家做一个年终总结,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咱们这一年的成绩。”
伙计们纷纷竖起耳朵,眼中满是好奇和期待。苏清鸢翻开账本,声音清晰地念道:“这一年,咱们药膳坊的盈利比去年翻了三倍,接待客人超过一万人次,推出的节气药膳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评,尤其是立秋的莲子百合粥和霜降的萝卜羊肉汤,更是供不应求。不仅如此,咱们的‘清鸢牌’中成药也打响了名气,不仅在青溪县热销,还卖到了周边的十几个县城,甚至有外地的药铺专门来咱们仁心堂进货。”
听到这里,伙计们纷纷欢呼起来,脸上满是自豪。阿巧更是激动得红了眼眶——她从药膳坊开业就来这里干活,亲眼见证了药膳坊的成长和变化,如今看到药膳坊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心里比谁都高兴。
苏清鸢等伙计们安静下来,继续说道:“除了生意上的成绩,咱们还赢得了‘善女’的名声。这一年,咱们开设了平价粮点,帮助百姓度过了粮荒;免费施药,为贫困百姓解除病痛;还办了免费学堂,让镇上的孩子有书可读。这些事,不仅让百姓们认可了咱们,也让咱们自己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
说到这里,苏清鸢的目光落在阿巧和账房先生身上,语气中带着赞赏:“在这里,我要特别表扬两个人。第一个是阿巧,她不仅做事认真负责,还把药膳坊的日常管理打理得井井有条,尤其是在我忙着研发中成药的时候,她更是主动承担起了大部分的工作,没有她的帮助,咱们药膳坊不可能这么顺利地发展。”
阿巧听到自己被表扬,脸上露出了羞涩的笑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苏清鸢又看向账房先生:“第二个是账房先生,他不仅把每一笔账目都记得清清楚楚,还为咱们药膳坊的成本控制提出了很多好建议,帮助咱们节省了不少开支。咱们能有这么好的盈利,账房先生功不可没。”
账房先生连忙拱手说道:“掌柜的过奖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苏清鸢笑着点点头,然后从身后拿出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银子和红包:“为了感谢大家这一年的努力,我给每个人都准备了丰厚的年终奖。阿巧和账房先生贡献最大,每人十两银子;其他的伙计,每人五两银子,另外还有一个红包,里面是我给大家准备的年货。”
伙计们接过银子和红包,纷纷向苏清鸢道谢,脸上满是感激。一个年轻的伙计激动地说:“掌柜的,谢谢您!跟着您干活,不仅能学到东西,还能拿到这么多的年终奖,明年我们一定更加努力,把药膳坊的生意做得更大!”
其他伙计也纷纷附和:“是啊掌柜的,我们一定好好干活,不辜负您的信任!”
苏清鸢看着伙计们热情高涨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她笑着说:“大家不用谢我,这些都是你们应得的。药膳坊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的努力和付出。明年,我打算去京城拓展业务,把咱们的‘清鸢牌’中成药和药膳推广到京城去。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就拜托大家继续好好打理药膳坊,我相信,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把药膳坊的生意做得更大,让更多的人知道咱们青溪镇的‘清鸢牌’!”
伙计们纷纷表示会好好干活,不辜负苏清鸢的信任。会议结束后,伙计们拿着银子和红包,兴高采烈地回家准备年货去了。阿巧和账房先生则留下来,和苏清鸢一起讨论明年的工作计划。
看着伙计们远去的背影,苏清鸢心里满是感慨。她知道,药膳坊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每一个伙计的努力和付出。而她自己,也会带着大家的期望,在京城闯出一片新的天地,让“清鸢牌”的名声传遍天下,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她的药膳和中成药。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药膳坊的大厅里,温暖而明亮。苏清鸢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她知道,新的一年,新的挑战,新的机遇,而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去迎接属于自己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