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宴后。
京城之中,关于林凡的议论,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会元游街的盛况,万民拥戴的呼声。
以及杏林宴上,林凡那首言志诗,都如同烈火烹油,将他推向了舆论的顶点。
“连中三元!”
这个词汇,开始在京城悄然流传。
最初,只是在寒门学子和市井百姓间,带着几分期盼与憧憬。
他们渴望看到,一位出身贫寒的才子,能够打破千年来的格局。
登顶文道巅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个猜测,逐渐蔓延到朝堂之上。
甚至,传入了各大世家,以及皇子府邸。
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祝愿。
而是一颗,即将引爆京城格局的重磅炸弹。
俊才馆内。
林凡独自一人,在书房中静坐。
窗外,风声渐起。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京城文气中,那股愈发混乱且带着压力的波动。
那不是自然的风。
那是,各方势力,因“连中三元”的猜测,而产生的恐慌与躁动。
世家大族。
他们深知,一旦林凡再夺状元,那将意味着什么。
不仅仅是,文坛地位的动摇。
更是,他们世代把持的,朝堂权柄,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个没有世家背景,却深得民心,又得帝王青睐的状元。
其影响力,将是毁灭性的。
“绝不能让他,连中三元!”
这是,卢家、崔家、王家等世家,在各自府邸中,密议时,共同发出的声音。
他们的目光,阴沉而毒辣。
针对林凡的暗中调查,再度升级。
从他的身世,到他入京后的所有言行,都被翻了个底朝天。
甚至,不惜动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
试图寻找,任何可以将其击垮的把柄。
同时,各种关于林凡的谣言,开始在京城流传。
有人说,他狂傲不羁,目无尊长。
有人说,他心怀叵测,意图颠覆。
甚至有甚者,暗中散布,他与妖邪有染的污蔑。
这些谣言,如同无形的毒箭。
试图从精神层面,动摇林凡的根基。
而那些保守派的大儒,则从文道层面,对林凡发起攻击。
他们指责林凡的“民为贵”思想,是异端邪说。
认为其文道,过于激进,会动摇国本。
甚至,有老学究,暗中施展文道诅咒。
试图在殿试前夕,影响林凡的心境,让他文思枯竭。
这些无形的压力,如同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
密密麻麻,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
将整个俊才馆,乃至林凡本人,牢牢笼罩。
林凡的文气,在这些恶意的影响下,并未被削弱。
反而,变得更加凝实,更加纯粹。
他心湖深处,波澜不惊。
他知道。
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反扑。
也是,他走向更高处,所必须经历的磨砺。
周子谦推门而入。
他面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焦虑。
“先生。”
“京城之中,传言四起。”
“世家大族,动作频频。”
“翰林院的郑老学究,更是在文会之上,公开指责先生的文道。”
他顿了顿。
“更有甚者,弟子听闻,有世家动用暗中力量,试图在殿试前,对先生不利。”
周子谦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他清楚地感受到,京城那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林凡缓缓睁开眼。
他的目光,清澈而深邃。
“无妨。”
林凡的声音,平静而有力。
“这些,不过是垂死挣扎。”
“他们越是如此,便越说明,我们走的路,是对的。”
他起身,走到窗前。
京城的薄雾,已然彻底散去。
湛蓝的天空,一望无际。
阳光洒落在俊才馆的屋檐上。
“殿试,近在眼前。”
林凡轻声自语。
他的眼神,穿透遥远的距离。
望向那巍峨的皇宫。
那里,是最终的战场。
也是他,实现宏愿的必经之路。
他深吸一口气。
天地间的文气,如同被召唤般。
缓缓向他汇聚。
他感受到,自己的文道,在这些压力之下,再次得到升华。
心境,愈发坚定。
信念,愈发纯粹。
他知道。
自己已然做好了,迎接最终挑战的准备。
这份压力,这份阻挠。
非但没有让他退缩。
反而,让他愈发清晰地认识到。
自己所肩负的,不仅仅是帝王的期许。
更是,这天下苍生,无声的呼唤。
他要做的。
并非只是被动地,成为别人的棋子。
而是要在这场棋局中。
争取主动。
为自己的文道理念。
争取更大的施展空间。
乃至,最终跳出棋局。
成为真正的执棋者。
殿试,将是他的舞台。
他将在那里,再次惊艳世人。
以笔为剑,以言为法。
斩断旧疾,开创新篇。
京城的风,带着初夏的燥热。
也带着,即将到来的,风暴气息。
林凡的眼神,深邃而坚定。
他将如何,在殿试上,再次掀起风云?
无人知晓。
但所有人都明白。
林凡,已然剑指巅峰。
他将如何,应对世家的绝杀,保守派的围堵?
他将如何在乾元帝的审视下,再次证明自己?
所有的一切,都将在殿试之上,揭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