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中兴,国力渐复。
然崇祯帝心中清楚,如今的“天下”远非大一统的盛世。
西方有虎视眈眈的西夏,北方有曾侵凌中原的金国,南方有偏安一隅的大理。
更不可忽视的是,曾经的辽国虽然灭亡,其宗室后裔耶律大石却在西域建立了强大的西辽,对大宋仍构成潜在威胁。
此外,广袤的青藏高原上,吐蕃各部也并非安定之辈。
大宋想要真正成就万年基业,谈何容易?
远未到可以“日想天开”、高枕无忧的时候。
外部威胁始终存在,内部重建也任重道远。
因此,崇祯心中明晰,除了要持续推动清查土地、恢复民生,更要抓紧搞钱,充实国库,同时继续训练精兵,大力发展火器。
唯有兵强马壮,财力雄厚,方能应对未来的任何挑战。
这一日,奉天殿上的朝会,气氛显得异常紧张。
往日里,朝臣们大多围绕着民生与吏治展开讨论,今日却被一声高过一声的争吵打破了宁静。
争吵的双方,竟是工部尚书赵鼎和户部尚书吕颐浩。
工部尚书赵鼎,性情耿直。
此刻他面色涨红,指着户部尚书吕颐浩,声音洪亮地说道:“吕尚书,火器监的研发,那是国之重器!是陛下亲自下旨,要优先发展的!如今军工厂的作坊,急需银钱采购材料、招募匠人,户部为何迟迟不肯拨款?!”
“没有银钱,你让工部如何为国家打造利器?难道要让将士们拿着烧火棍去和金人厮杀吗?!”
户部尚书吕颐浩,儒雅清瘦,面色白净,却也是个硬脾气。
他出身文官,为人谨慎持重,更对国库的收支了如指掌。
被赵鼎吼得脸皮一抽,吕颐浩语气依然不卑不亢:“赵尚书,你以为户部不想拨款吗?国库空虚,你又不是不知道!”
“自从陛下登基以来,年年征战,北伐耗费巨大,如今北方各地百废待兴,恢复民生需要投入,安置四百五十万归正人更是一笔天文数字!”
“国库的每一文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你张口就是银钱,户部从哪里去变出来?!”
吕颐浩继续道:“如今大宋朝廷的年收入,不过六千万贯!而军费支出,却占比高达八成!你算算,六千万贯,八成是多少?!四千八百万贯!这还没有算上官员俸禄、宗室供养、河道治理等诸多开销!”
“如此下去,国库何以为继?陛下常说民生重于泰山,若国库枯竭,民生无法恢复,又如何能说国家强盛?!”
赵鼎闻言,脖子一梗,怒道:“民生重要,国防就不重要了吗?!没有强大的国防,没有精良的火器,一旦金人卷土重来,或是西夏犯境,我大宋将士如何抵挡?!难道要再来一次靖康之耻吗?!”
“你要明白,北伐中,正是火器打得金人溃不成军,才恢复了燕云之地,扭转了宋金对持的局面,火器乃国之利器,是国之根本!国防重于一切!”
吕颐浩也毫不退让:“国防固然重要,但民生更是国家之基石!没有稳定的民生,百姓无以为继,何来兵源?何来赋税?何来国家?”
“本官过年假期时曾回乡一趟,亲眼看到战后重建困难重重,百姓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若不优先恢复民生,发展经济,即便有再精良的火器,也只是空中楼阁!”
两位尚书,一位强调“国防重于一切”,一位强调“民生重于泰山”,你来我往,各执一词,争吵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
殿内的其他官员,包括丞相李纲,都只是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他们知道,两位尚书所言皆有道理,也都是为了大宋好,只是立场不同,难以调和。
龙椅之上,崇祯看着眼前争吵不休的两位爱卿,心中并未感到愤怒。
这二人都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工部尚书赵鼎忠勇耿直,户部尚书吕颐浩谨慎持重,他们为了国家争吵,正说明他们心系社稷,尽忠职守。
他不愿意惩罚他们任何一个,因为他们都是为了大宋好。
不过,两位尚书的争吵,也直指了一个核心问题。
朝廷,确实没钱了!
“都说我大宋是历史上最富有的朝代,富在哪里呢?”
崇祯在心中苦笑。
回想起自己穿越前的史书记载。
北宋中期,仁宗时期,大宋的财政年收入曾高达一亿两千万贯。
若换算成白银(按一贯约等于零点七两白银计算),那便是约八千四百万两。
这在当时,是一个足以让任何王朝都望尘莫及的天文数字。
唐代巅峰时期,玄宗时期的财政收入,约三千万两白银。
而大明,洪武年间,全国税粮达3279 万石,按当时粮价折算,约合白银一千六百四十万两。
巅峰期的万历年间,经过张居正一条鞭法后,年收入也不过两千万两白银。
而北宋,竟然是唐代的近三倍,大明的四倍以上,堪称政府财政收入的巅峰!
其原因,主要是宋朝的财政不依赖农业,而是商业和海贸。
唐朝农业税占比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而宋朝的商业税(包括市舶税、酒税、盐税、茶税等)占比,却能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这说明北宋的经济结构,已经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商业转型,经济活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如今的大宋呢?
经历靖康之变,北方沦陷,人口锐减,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
即便崇祯力挽狂澜,收复了北方,但大宋的财政收入,如今也只剩下了区区六千万贯。
这其中,军费开支又占据了八成,使得国库入不敷出,民生建设举步维艰。
六千万贯,这在北宋中期或许只是一个寻常的数字,但对于如今百废待兴的大宋而言,却是一个捉襟见肘的窘境。
更重要的是,这六千万贯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依靠强行清查土地,从士绅豪强手中收缴而来的“灰色收入”,并非稳定的税赋来源。
崇祯目光深邃,要解决赵鼎和吕颐浩的争吵,不能简单地偏向一方。
国防与民生,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真正的症结,在于朝廷的钱袋子太瘪了。
他需要更多的钱,更多的稳定财源!
崇祯帝缓缓举起手,示意两位争吵不休的尚书停止争论。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皇帝身上,等待着他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