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大那句含糊的提示,像一颗种子,在秦书明心中悄然生根。他本就对尹有才突然到访孤儿院,并“慷慨”捐赠的行为感到蹊跷——一个电力公司的技术科人员,为何会对一家矿务局下属孤儿院的账目如此“关心”?林嫂那句“和不好的事情有关”,更是加重了他的疑心。
秦书明没有声张,而是更加隐秘地展开调查。他避开院里的管事,利用夜晚和清晨无人时分,再次潜入旧仓库,仔细翻阅那些堆积如山的陈旧档案。这一次,他不再局限于抚恤金名册,而是扩大范围,查找任何可能与“尹先生”或电力公司相关的蛛丝马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几卷落满灰尘、关于矿区早期电力设施建设的报销凭证附件中,他发现了几张泛黄的收据和请款单。这些单据的经手人签名栏里,有一个反复出现的、略显青涩却依稀可辨的签名——尹有才!时间标注,正是彪爷势力覆灭前的一两年!
单据的内容,是向一家名为“永鑫电料行”的商户采购电线、绝缘材料等,用于矿区某处线路的“应急维修”。金额不大,看似正常。但秦书明却发现了几处疑点:
1. 价格偏高:同样规格的材料,价格比当时市价高出近两成。
2. 维修地点模糊:单据上只写着“矿区三号区域”,而那个区域当时主要是彪爷控制的小煤窑集中地,并非开滦矿务局的主矿区。
3. 永鑫电料行:秦书明隐约记得,在调查李高管贪污案卷宗时,似乎见过这个商行的名字,它与李高管的一个远房亲戚有关联!
一个大胆的猜想在秦书明脑中形成:尹有才在电力公司任职期间,可能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虚高报价、虚构维修项目等方式,与李高管的利益集团勾结,套取公款,中饱私囊! 而套取的资金,很可能流向了彪爷的势力,用于支撑其非法活动,或者就是他们利益分赃的一部分!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尹有才一个“小职员”,能在彪爷倒台后不仅安然无恙,反而似乎混得更好——他很可能握有李高管甚至更上层人物的把柄,或者本身就是那个利益链条上的关键一环!他的“发达”,是建立在侵吞公帑、为虎作伥的基础上的!
秦书明被自己的发现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猜测属实,那么尹有才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腐败职员,他很可能深度参与了彪爷时代的黑幕,甚至是某些关键交易的执行者!
他立刻意识到,林嫂那句提示绝非空穴来风。这个看似卑微的妇人,一定知道更多内情!她提醒自己,或许不仅仅是为了孤儿院的账目,更可能是想借自己的手,揭开尹有才的真面目!
与此同时,林心大也察觉到了秦书明调查方向的变化。她发现秦书明不再公开与管事冲突,而是常常独自一人埋头在旧仓库,神情愈发凝重。她猜测,他可能找到了什么。
风险与机遇并存。秦书明的深入调查,固然可能揭开尹有才的罪证,但也极易打草惊蛇。尹有才既然敢来孤儿院示威,必然有所依仗,绝不会坐视调查进行下去。
果然,没过几天,院里气氛陡然紧张起来。院长突然宣布,上级要求彻底整理旧仓库,所有废弃档案即刻装箱封存,准备统一销毁!理由是“腾退空间,消除安全隐患”!
几个陌生的壮汉被派来“协助”整理,他们动作粗鲁,眼神警惕,明显不是普通的工人。秦书明试图阻拦,却被院长以“服从上级安排”为由强硬顶回。
林心大心中雪亮:这是尹有才出手了!他要切断秦书明的线索,毁灭可能的证据!
看着那些记载着血泪和罪恶的纸片被粗暴地扔进木箱,钉上封条,林心大感到一阵无力与愤怒。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看着真相再次被掩埋?
就在她几乎绝望时,一个极其冒险的念头浮上心头。必须在这些档案被运走销毁前,让秦书明拿到最关键的证据!
当晚,月黑风高。负责看守仓库的陌生壮汉似乎有些懈怠,躲在避风处喝酒取暖。林心大借着夜色的掩护,像一道幽灵,悄无声息地溜到秦书明办公室的窗外,将一个小纸团从窗缝塞了进去。
纸团上,只有歪歪扭扭的三个字:
“永鑫。李。”
这是她能提供的、最明确的指引。剩下的,就看秦书明的勇气和造化了。
档案封存,危机迫近。秦书明手握线索,却面临重重阻碍。林心大在暗处推波助澜,尹有才在明处强力镇压。一场围绕着旧档案和尘封罪证的无声较量,骤然升级。而这场较量的结果,将直接决定所有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