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侄俩聊了很久,戚建国发现,侄女并不像她表现出的那么软弱可欺。她很有思想,甚至是很独立。这让他安心了不少。
他从裤兜里掏出了两张大团结和一些票递给戚妤初,“去买一些女孩子喜欢的东西吧,不够的话再跟你大娘要。”
想到空间里的灵泉和那些未种植的空地,戚妤初心里立刻有了盘算。“如果买一些菜籽和粮种种在空间里,有灵泉水的浇灌,蔬菜和粮食肯定会长得很好。”
可她不知道菜籽和粮种的价格,目前手里只有三十多块钱,她怕钱不够,只好接下了戚建国递过来的大团结。“大伯,谢谢您。”
“跟大伯还客气什么,想买东西就去吧。遇到陌生人搭讪不要搭理,自己注意安全。”
戚妤初点点头,见大伯又拿起了报纸,便没再打扰。下楼后,推着自行车出了家属院。
她没骑过自行车,上辈子只骑过电动车和摩托车,但她觉得这些车应该都大同小异。
好在大娘的这辆自行车是26寸的凤凰65型女式自行车,骑上去并没费什么力气,只是刚开始时有些手忙脚乱,不过很快就骑熟练了。
今天跟任淑霞买东西时,戚妤初特意跟营业员打听了,供销社里不卖菜籽和粮种,得去良种站买。
可这时期的良种站,遵循?计划经济的统购统销政策?,种子都由国家统一调配,个人无法直接购买??。
营业员偷偷提醒她,可以去黑市碰碰运气。当时营业员有些忙,戚妤初就没再打听黑市的位置。
她骑着自行车先去了废品收购站,还有三年就会恢复高考,家里有高中课本,她想再淘几本学习资料。
在这个年代,医生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如果想继续做医生,就只能参加高考。
废品收购站位于城郊,是处很大的院子。戚妤初到的时候,一位看上去五六十岁的大爷正在门口的躺椅上休息。
听到动静后,大爷睁开眼,打量了一眼戚妤初,又闭上了眼睛。 “干什么的?”
戚妤初把自行车停到门口,走上前礼貌地说:“您好大爷,我想进去选几本书。”
大爷听后又睁开了眼,将戚妤初上下又打量了一遍,看得戚妤初如芒在背。
随后就听大爷说道:“这年头啊人心浮躁,难得还有爱看书的,进去吧。”
“谢谢大爷。”戚妤初道过谢后,进了废品收购站。让她没想到的是,这里虽然很大,东西却并不多。
数量最多的,就是各种铁器、铜器、铝制品和废玻璃。老式的家具也有一些,但数量不多,品相也不是很好。
戚妤初大致看了几眼,就直奔书本区走去。书本区里废旧报纸居多,也有一些书籍、杂志和画报。
她慢慢地翻找着,看到了几本品相不错的国外名着。
这个时期对国外的东西很敏感,她不敢买。最后,只选了几本高中的复习资料。
结账时,大爷没过称,要了她一毛钱。她知道自己占了便宜,再看大爷时,觉得亲切了不少。
“大爷,您知道黑市在哪儿吗?”
大爷双眼一立,“你一个小丫头,打听黑市干什么?”
戚妤初只好实话实说,“大爷,三天后我要去黑省下乡,听说知青都能分到一小块自留地,我想淘换点菜籽和粮种。我还听说黑省的野生鱼特别多,我想买个鱼钩或渔网。不知道这些东西,黑市上有没有?”
“哦,菜籽应该好淘换,粮种怕是不好找。如今老百姓饭都吃不饱,咋可能还存着粮种?这大中午的,黑市里也够呛有人。不过,你倒是可以去碰碰运气。渔网黑市上没有,你得去供销社问问。如果供销社也没有,你就自己做个鱼钩吧,那东西好做。”
“大爷,您能教我做鱼钩吗?”
大爷刚想告诉她鱼钩咋做,又突然住了嘴。“算了,有跟你说的功夫,不如直接做一个,东西都是现成的。”
大爷从躺椅上利落地起了身,步履轻盈地往院子里走,戚妤初跟在他身后。
大爷进了一个仓库,找出一把钳子、几个缝被子用的大长针、一块泡沫、一个牙膏皮和一小捆从编织袋上拆下来的线。
他把窗台上的煤油灯点着了,用钳子捏着针放在煤油灯上铐,直到将针烤红后,又用钳子把针尖用力地掰弯了。
大爷又将泡沫做成了鱼漂、牙膏皮做成了铅坠、编织袋上拆下来的线做了鱼线。大爷拿起掰弯的针,认真地绑在了鱼线上。
“小姑娘,鱼钩给你做好了,等到了黑省再选一根直溜点的木棍直接绑上就行了。最好是用竹子,如果找不到竹子,用芦苇杆也可以。但要选择冬天的芦苇杆。”
“谢谢大爷,让您受累了。我给您点辛苦费吧?”
“要什么辛苦费,动动手的事。你快去黑市吧,买完东西早点回家。一个小姑娘,要注意安全。”
离开废品收购站后,戚妤初把复习资料和鱼钩都收进了空间。按照大爷的指引,顺利地找到了黑市。
原来,黑市就在郊区一处废弃的砖窑里。入口处有两名约莫二三十岁的青年把守,一人负责收管理费,一人负责望风。问明戚妤初的来意后,让她掏了一毛钱,就放她进去了。
确实如大爷所说,这个时间点黑市里人很少,没看到买东西的,卖东西的人也不多。就剩零星的几个小摊儿还摆着,摊主们都眼巴巴地望着黑市入口的方向。
他们见到戚妤初进来,不错眼珠地盯着她看,眼神热切却又不敢吆喝。
戚妤初走到一处摊位前,还没看清篓子里的东西,摊主就介绍上了。
“这位同志,我这里有早上新捞的小杂鱼,可新鲜了。甭管是炸着吃还是炖着吃,都特别香,你要不要来点?”
戚妤初凑近竹篓看了一眼, “你这鱼确实新鲜,就是个头太小了,收拾起来太费时间。”
戚妤初不想要,抬脚就要走,被小伙子叫住了。“哎,同志,你先别急着走啊。这小鱼儿不用收拾,肚子里干净着呢。回家裹上面糊直接炸就行,炸完以后就连骨头都是酥的,香得很。”
“我家可没那么多油用来炸鱼。”
“同志,你可真会说笑。看你的穿着打扮就知道是职工家庭,还能差了这点油?这样吧,我也想早点收摊儿,篓子里的鱼还剩十来斤,我连篓子带鱼都给你,你给我1块钱。你看行不行?”
戚妤初摇了摇头,“太贵了,三等猪肉才六毛钱一斤,这点鱼都快赶上二斤猪肉贵了,我还不如去买肉吃呢。”
小伙子有些急了,“买肉还得要肉票,肉票也是钱啊,我这鱼又不要票。”
小伙子狠了狠心,“同志,那你说吧,这些鱼你多少钱能要?”
戚妤初想了想,用油炸确实好吃,可是太费油了,大娘肯定不同意。不如就用酱炖,再放上几个干辣椒,辣辣乎乎的也很好吃。
她看了一眼小伙子晒的黢黑的脸,心想这年头卖点东西也不容易,偷偷摸摸的不说,还得交管理费,忍不住生了恻隐之心。“同志,这些鱼我都要了,一块钱就一块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