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挑眉道:\"你去说啊,反正我是制片人,又不靠名声吃饭。再说了——\"
他向前两步,贴近她耳边,压低声音:\"别说 扰,我就是潜你又能怎样?你觉得侯总和李导会为了你换掉我这个编剧吗?\"
宋秩愣在原地,孟浩脸上陌生的表情让她心头一颤。
但他的话似乎也有几分道理。演员和导演确实需要维持良好的公众形象,而制片人和投资人这类幕后角色根本不需要考虑形象问题。
观众可能会因为讨厌某个明星或导演而 作品,却从不会因为厌恶投资方就拒绝观看。
再说剧组的情况,她只是个缺乏背景的新人演员。孟浩虽无权直接更换演员,但只要以\"剧情调整\"为由删减她的戏份,就足以让她的努力付诸东流。
宋秩忽然记起他们争吵时孟浩说过的话——\"总有一天,在我的剧组里没人敢违抗我的决定!\"
现在的孟浩离这个目标还很远,但比起从前,他确实正在这条路上前进。
只是,为何如今的他让人如此陌生?
\"啪!\"
孟浩突然在她面前打了个响指,打断了她的思绪。
\"发什么呆呢?\"
他笑着说:\"跟你开玩笑的,你真当我这么厉害啊。\"
\"......啊?\"宋秩茫然地望着他。
她刚才都脑补出一部《论成功对人性的异化》了,结果这人说是在开玩笑?
看她困惑的样子,孟浩解释道:\"这又不是弧光影视的项目,我只是个编剧,哪有那么大权力。真要有人为难你,去找人艺领导反映,或者联系纪检部门,他们肯定很乐意处理这类问题。\"
毕竟\"铁铁姑娘\"是体制内的人,同样的事情对不同身份的人,处理方式自然不同。
见孟浩又露出熟悉的懒散表情,宋秩不由自主地笑了。
\"笑什么?\"孟浩好奇地问。
宋秩摇摇头:\"没什么。\"
大家都没变,这种感觉真好!
虽然不明白她为何发笑,孟浩也没追问,转而说道:\"我只在剧组待几天,关于剧本或角色有问题就抓紧问。当然,请教李导他们也可以。\"
\"你不留在剧组?\"宋秩问,\"要回京北?\"
\"对,\"孟浩点头,\"新剧要上线了,得回去盯着。\"
\"是《灵魂摆渡2》吧?\"
\"你知道得还挺多。\"
\"我可是第一季的忠实观众。\"宋秩笑道,\"什么时候开播?我可以充个会员支持。\"
\"15号中午。\"孟浩怂恿道,\"要充就充年卡,大气点。\"
\"抱歉,穷,只充得起月卡。\"宋秩狡黠一笑,\"要不账号借你,你帮我充?\"
\"让我花钱给自己的剧冲会员?你当这是电影公司在刷票房啊。\"
——
自从国剧盛典播出后,《灵魂摆渡》的粉丝们就得知第二季将于本月上线,纷纷在官微留言表示期待。
乐时平台迅速跟进,展开了前期宣传造势。不仅公布了正式播出时间,还陆续释出定妆照、角色设定集等宣传素材,同时宣布将提前发布推广曲。
\"第二季制作预算明显提升了,光看三人组的服装质感和大量外景就知道赵吏这次真舍得砸钱!\"
\"单说推广曲这个配置,第一季根本没法比。\"
\"看信息好像是女主角亲自献声?这算不算把钱花在刀刃上?\"
\"楼上有所不知,黎沁可是科班出身的昆曲演员,唱功绝对专业!\"
\"歌名《赤伶》有什么特殊含义吗?听起来很有古风韵味。\"
\"'赤'代表红色,'伶'是旧时对戏曲演员的称呼。这首歌说不定就是为女主角量身打造的。\"
\"太期待了!官微说这首曲子也是首个单元剧的主题曲,不知道会是什么风格。\"
\"同期待!\"
评论区里剧迷和黎沁粉丝的热情持续高涨,纷纷催促官方尽快发布推广曲。
或许是感受到了观众的热切期盼,在距离开播还剩五天时,《灵魂摆渡》官方微博终于放出了《赤伶》完整版。不过这次发布的不是单纯的音频,而是一部精心制作的mV。
官微说明这是结合单元剧片段与特别拍摄素材剪辑而成的音乐短片。故事背景设定在民国时期,但不会涉及核心剧情,观众可以放心欣赏。
这个安排成功吊足了观众胃口——有剧情画面的mV显然比单纯听歌更有吸引力。一时间,大批剧迷、粉丝以及被吸引来的路人纷纷点击播放,想看看弧光影视为推广曲准备了怎样的内容。
然而所有人都没想到,开场第一个镜头就让期待瞬间化为愤怒。
画面中,一位身着红衣、妆容精致的戏曲演员正在台上倾情演唱。而对面的观众席上,赫然坐着几排身穿日军制服的侵略者,他们正满脸笑容地欣赏着表演。
\"简直岂有此理!\"
看到这个开场,无数观众都在心里爆了粗口。大家满怀期待来听新歌,结果迎面就是这样的画面?
弧光影视采取了多平台同步投放策略。在微博这类视频功能较简略的平台还好,但在乐时网、b站等支持弹幕的网站,屏幕瞬间被愤怒的弹幕淹没:
【这是在给鬼子唱戏?还笑得那么开心?】
【想表达什么?\"商女不知 恨\"还是\"戏子无情\"?】
《灵魂摆渡》不是灵异题材吗?怎么突然变抗战剧了?】
【没看过第一季?\"北平一夜\"单元不也换了风格。】
【急什么?才刚开始就不能看完再评价?】
弹幕里充斥着质疑的声音,好在多数观众都追过《灵魂摆渡》第一季,有\"北平一夜\"这个前例在,大家仍对后续的反转抱有期待。
镜头缓缓推移,从小鬼子狰狞的面孔转向戏台另一侧——被按着跪倒的戏班众人。画面突然闪回:日军大佐将抵在老班主颈间,对着戏装女子狞笑:\"中国有句古话,谁说女子不如男。阁下若坚持不唱,我很乐意让整个戏班陪葬。\"
观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被胁迫登台。不少人认出戏装女子正是女主角黎沁的扮相。
当初拍摄\"赤伶\"单元时,导演组曾考虑由黎沁饰演\"玉兰\",后为避免与女主\"娅\"产生混淆而更换演员。这次制作推广曲mV,孟浩特意启用原方案,既规避剧透风险,又能欣赏黎沁的昆曲扮相。
戏台上,黎沁水袖轻扬,吴侬软语伴着琵琶声流淌:\"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出乎意料的是,开场竟是正宗昆曲唱段。那婉转的唱腔与华美的戏服相得益彰,连从未接触过戏曲的观众也沉醉其中。
弹幕短暂沸腾:
【传统戏曲居然这么惊艳】
【老祖宗的审美果然在线】
【重点明明是戏服...咳咳】
随着唱段结束,空灵的吟唱衔接起现代旋律:\"戏一折,水袖起落...\"
歌声渐起,画面闪回伶人的半生浮沉:从幼年学艺的艰辛,到名动梨园的荣光,最终定格在被迫为侵略者献艺的屈辱时刻。观众的情绪也随之跌宕,先前轻松的调侃化作压抑的愤懑。
剧中虽未直接展现烧杀掳掠的场景,但观众对那段历史记忆犹新,仿佛亲眼目睹同胞们在枪口下遭受压迫与奴役的画面。
“……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忧国,
哪怕无人知我!”
【位卑未敢忘忧国,说得真好!】
【总说‘戏子无情’,可历史上重情重义的‘戏子’比比皆是。】
【想起第一季那位老战士的话,那个年代的无名英雄实在太多!】
【敌人的承诺怎能轻信?即便唱完这场,戏班也难逃毒手。】
【……】
哀婉的歌声与剧情交织,唤醒了每位观众的家国情怀。
尽管戏台上下看似平静,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场演出或许就是戏班与伶人们生命的终章。
旋律渐至 ,观众的情绪也随之紧绷,等待爆发的瞬间。歌声戛然而止,舞台上的女子也蓦然收声。
剧中,侵略者疑惑地望向戏台;屏幕外,观众屏息凝神,期待后续发展。
镜头聚焦女子,她笑意尽褪,目光如冰,透着刻骨恨意与决绝。
“ !”
一声厉喝,火光冲天,吞噬了整个戏院。
原本瑟缩跪地的戏班众人骤然跃起,怒吼着扑向惊慌的敌人,即便面对枪口也毫无退缩。
他们并非不惜命,
但更誓要敌人偿命!
烈焰、枪响、嘶吼……直至一声 轰鸣,画面归于寂静,唯余空荡的戏台。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赤伶》分前后两段,前半穿插剧情,后半完整呈现。
视频未毕,评论区已沸腾——
【本是来听歌,却像看了一部史诗!】
【家国大义,荡气回肠!竟只是网剧推广曲?】
【不愧是《灵魂摆渡》,立意秒杀同类!】
【这质感,确定不是正片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