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白玉兰奖屠榜热搜。
新科视帝何冰与视后马一俐占据头条。前者首夺电视剧奖项,后者终结了\"殷桃魔咒\"。
讨论区高楼里,夹杂着对\"最佳编剧\"的惊叹:【25岁的孟浩?我以为领奖的是他爸!】
质疑声很快被《和平饭店》的剧照淹没。弧光影视的拥趸们甩出数据:豆瓣8.9分,年度悬疑剧top3,更别提孟浩操刀的《暗黑者》系列。
\"网剧出身\"反倒成了勋章。当媒体盘点\"打破次元壁的创作团队\"时,没人注意到获奖感言末尾那句\"特别感谢我的缪斯\"——毕竟编剧不是爱豆,台下观众更关心他何时开新坑。
倒是各大视频平台连夜调整了《和平饭店》的分账比例。毕竟,镀金的播放量可比普通爆款值钱多了。
白玉兰奖的全名是“上沪电视节白玉兰奖”,不仅是一场颁奖盛典,也是国际影视交易的平台。
孟浩凭借《和平饭店》斩获“最佳编剧”后,这部作品迅速吸引了多国发行商的关注,纷纷与弧光洽谈海外版权事宜。
实际上,早在颁奖前的展映环节,就有不少国际买家对《和平饭店》表现出浓厚兴趣。与传统谍战剧不同,该剧融入了国际化元素,更容易被海外非华语观众接受,市场潜力更大。
相比之下,荣获“最佳电视剧”的《白鹿原》因本土文化气息过于浓郁,海外反响 。而《我的前半生》这类都市情感剧在东南亚市场颇受欢迎,甚至拥有大量本土观众——毕竟,狗血剧情向来是全球观众的共通喜好。
白玉兰奖落幕,孟浩在上沪的行程告一段落。
黎沁连夜忙碌后,次日中午悄悄返回自己房间整理行李,先行飞回京北。孟浩则留下处理海外发行事务,并抽空与师姐秦雯小聚。
尽管秦雯此次未能获奖,但她的编剧实力有目共睹。《我的前半生》播出时,观众对其“王佳卫要拍电视剧?”孟浩挑眉,“且不说题材,他拍戏真的需要剧本?”
秦雯笑道:“剧本当然要写,至于他用不用……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秦雯接手的项目是按照这位导演的“拖延传统”,从筹备到上映至少还需五六年。面对如此漫长的周期,连孟浩都不敢保证剧本会否被魔改,何况是出了名随心所欲的王佳卫。
孟浩曾考虑投资该项目,但想到王佳卫对资方的“前科”,最终打消念头。弧光手头已有耗时四年的《流浪地球》尚未收尾,实在无力再押注一个更遥遥无期的项目。
如果《流浪地球》票房表现良好,或许可以考虑后续合作。
毕竟王佳卫拍戏进度慢,等个一两年再参与也不迟。
孟浩不禁感慨,连王佳卫都开始涉足电视剧领域,可见港片没落到何种地步。
随着香江影视市场萎缩和内地市场崛起,昔日着名的港片导演纷纷北上发展。
最初,内地影视公司和投资方对这些\"大导演\"礼遇有加,要资金给资金,要资源给资源,甚至愿意出让股份。
这些北上的导演大多心高气傲,动辄就要拍大制作,不谈收益回报,预算却一个比一个高,还特别青睐港台演员阵容。
最终呈现的作品有赚有赔,与内地导演的表现并无二致。
渐渐地,投资方也看明白了。既然收益没保证,技术不领先,成本风险更高,还经常出现\"天价道具\"之类的荒唐事,何必再找这些\"过气导演\"。
于是资本纷纷收起了先前的客气态度,露出了真面目。
管你是什么大导演,不能赚钱就靠边站。
面对这种局面,北上导演们要么像林超贤、陈可新那样调整适应市场;要么转型拍电视剧或网剧;实在混不下去的,只能退回原来的地盘。
人才外流、市场萎缩,又放不下身段,如今的港圈已是日薄西山,全靠几位老牌影星撑场面。
与秦雯谈完后,孟浩在上沪的事务告一段落。休息一天后,他飞回了蓝岛。
——
蓝岛湾区的海滩上,平日安静的滩涂此刻人头攒动。围观群众挤在外围,纷纷踮脚张望。
\"小哥,出什么事了?\"
\"我也不清楚,刚来看热闹。\"
\"听说有人从海里漂上来了,警察正在处理。\"
\"真的假的?这么夸张?\"
\"那边拉了警戒线,还停着 ,应该是真的。\"
\"别听他们瞎说,哪有警察办案还架摄影机的,明显是剧组在拍戏。\"
\"原来是拍戏啊。不过这布景挺逼真,比那些粗制滥造的电视剧强多了。\"
\"可不是嘛,就不知道是什么剧,播出时得看看。\"
\"你搜弧光影视就行,这几年在蓝岛拍的刑侦剧基本都是他们出品。\"
\"那我得记下来回去搜搜。\"
……
沙滩上,孟浩望了眼堤岸边的围观人群,对身旁便衣警察说道:\"李所,又给你们添麻烦了。\"
\"哪儿的话。你们手续齐全,又不妨碍他人,我们维持秩序是分内之事。\"
李所摆摆手,目光扫过不远处印着\"绿藤公安\"的标志,笑道:\"几年不见,孟总现在真是越来越专业了。刚才看了你们的道具,比我们所里的装备还齐全。\"
孟浩笑着回应:\"拍了这么多年戏,总要有点长进。\"
这位李所正是当年调查\"乌龙案件\"时认识的李队。如今弧光早已不是当初的小团队,李队也升职成了派出所所长。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两三年了。\"李所感慨道,\"你们拍的刑侦剧我们可没少看。\"
\"能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是我们的荣幸。\"孟浩有些意外,\"我还以为警察不爱看这类剧集。\"
\"烂片确实懒得看,太离谱。\"李所点头,\"不过你们的剧还算靠谱。\"
\"那李所有空多来指导指导?\"
\"别,我就是随口一说。\"李所连忙摆手,\"你们拍的刑事案件离我们日常工作挺远,派出所处理的都是些家长里短的小事。\"
\"这些小事拍出来说不定更有意思。\"孟浩若有所思。
李所眼睛一亮:\"你还真说对了!虽然不是什么大案要案,但有些小案子比电视剧还精彩。\"
\"那改天好好聊聊?说不定能拍个派出所题材的剧。\"
\"那敢情好!\"李所爽快答应,\"只要不涉及保密信息,尽管来找我。记得在片尾鸣谢我们蓝岛海岸派出所就行。\"
两人说笑间,李所看了看手表告辞。他原本只是路过,听说这边有人群聚集过来查看,没想到遇见了老熟人。
送走李所,孟浩回到《猎罪图鉴》片场。这部剧月初就已开机,他因事务繁忙直到今天才来探班。
\"老戴。\"孟浩在导演戴墨身边坐下,指着正在准备的张新成和陈星旭问道:\"他们表现如何?\"
\"不错,科班出身又有经验,在同龄演员里算拔尖的。\"戴墨给出中肯评价。
\"是吗?\"孟浩不置可否,正好开拍新镜头,他便坐在 前仔细观察。
看来戴墨所言非虚,两人的表演确实可圈可点。孟浩暗自盘算着,或许可以考虑将他们签入弧光旗下。
弧光影视的演员阵容向来\"阴盛阳衰\",女演员众多,男演员屈指可数。即便年初签下王阳,年轻男演员也只有张偌昀和白羽两人。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泰洋川禾,女演员扎堆,男演员以中生代为主。
筹备《猎罪图鉴》时,孟浩特意留意两位新主演的表现。张新成凭借在《你好,旧时光》中的出色演绎更显老练,可惜他已签约天娱,合约期尚长。相比之下,童星出身的陈星旭虽略显青涩,但天赋出众,戏路宽广,且尚未签约任何公司。
这天在片场,孟浩直接找到陈星旭:\"师弟,现在还没签经纪公司吧?\"
\"是的师哥,刚毕业还没定下来。\"陈星旭强压内心的激动。
\"有兴趣来弧光吗?\"孟浩单刀直入,\"杀青前给我答复就行,具体细节让经纪团队和你详谈。\"
\"一定认真考虑!\"陈星旭郑重承诺。看着年轻人掩饰不住的欣喜,孟浩知道这事基本成了。
虽然事务繁忙,但他仅在蓝岛停留一周便返回京北。
六月底,各类考试陆续结束,暑假正式拉开帷幕。
与假期同步到来的,是影视行业最关键的暑期档。
不同于往年,今年的暑期档片单中竟出现了一部网络电影——备受期待的《灵魂摆渡·黄泉》在档期伊始便强势上线。
“毅哥,见到我师哥了吗?”祝絮丹见于毅走进后台,立刻迎上去问道。
“好像没有,我过来时没碰到。”于毅摇头。
“哦……”祝絮丹失落地坐下,低声嘟囔:“明明答应来发布会的,怎么还没到?”
今天是《灵魂摆渡·黄泉》的开播发布会,她前几日特意致电孟浩确认,对方明确表示“一定到场”。可眼下发布会即将开始,却仍不见人影。
她想打电话询问,又担心打扰对方处理要事。犹豫片刻,她掏出手机,正斟酌措辞时,白露忽然走近:“老板说他几分钟后就到。”
“啊?”祝絮丹一愣,“你怎么知道的?”
“我刚问过他呀。”白露一脸理所当然。
“……就这么直接问?”
“不然呢?”白露疑惑地眨眨眼。
祝絮丹挤出一丝笑容,心里却闷闷不乐:明明自己和师哥关系更近,怎么反倒不敢开口?白露凭什么能这么随意?
她悄悄瞥了白露一眼,对方却误以为她在道谢,咧嘴冲她笑了笑。祝絮丹只好勉强回以微笑,憋闷无处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