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剧预算有限,新人性价比高。况且很多新人表现可圈可点。\"孟浩指了指后方,\"比如浩然,年纪虽小但演技扎实。\"
正在偷看拍摄的刘昊然突然被点名,不好意思地挠头笑了笑。
\"浩然确实很有天赋。\"提到自己栽培的年轻人,陈思成语气中带着自豪:\"今年他参加中戏艺考,拿了全国第一。\"
\"这么厉害?\"孟浩略显惊讶。作为戏文专业的学生,他对艺考了解不多,但\"全国第一\"的分量不言而喻。
\"恭喜啊,以后就是同门了。\"孟浩拍拍刘昊然的肩膀。
\"还不一定呢,还得看高考成绩。\"刘昊然腼腆回应。
\"对了,你们也要参加高考。\"孟浩关切道:\"只剩两个月了,拍戏不影响复习吗?\"
\"没关系,已经适应了。剧中很多场景就是在做题,我直接把作业带来片场完成。\"
\"挺会利用时间。\"孟浩打趣道:\"等剧播出后,观众肯定觉得做题的片段最真实。\"
参观完片场,两人提出要看看剧组着名的\"道具间\"。
此前那起\"乌龙命案\"虽然很快澄清,但在圈内引发不少讨论。许多朋友都向孟浩打听详情,陈思成也有所耳闻。
\"不亲手摸还真分辨不出真假。\"陈思成仔细端详着人体模型,感叹道:\"别说小偷,普通人半夜撞见也得吓破胆。\"
孟浩无奈道:\"别说晚上了,前几天我们想处理这批报废道具,差点吓坏环卫工人。现在只能暂时堆放,等杀青后再想办法。\"
若是其他道具,或许还能搞个粉丝抽奖活动。可眼前这些“断肢残骸”,就算观众敢收,剧组也不敢送。
简单逛完几个主要区域后,三人来到制片组的休息室——这里同时也是孟浩在剧组的临时办公室。
工作人员端上茶水,陈思成这才切入正题:“师弟,我最近在筹备一个悬疑推理题材的电影项目,目前有个初步框架,但具体剧情还没成型。”
去年《心理罪》《暗黑者》等网剧的爆火,加上“绿藤系列”的热度,让业内意识到悬疑题材的市场潜力远超预期。正是那时,陈思成萌生了拍摄推理电影的念头。
他计划采用经典“老少配”模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手搭档一个天才少年侦探——后者恰好能让刘浩燃出演。这个构思酝酿了半年,年初正式立项,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剧本。
推理题材本就小众,原创剧本更是难上加难。尽管征集数月,始终没有令他满意的作品。直到刘浩燃来电提及,弧光影视的“绿藤系列”中恰巧有个类似“少年侦探”的项目。
陈思成对弧光影视早有耳闻,国内悬疑领域确实无人能出其右。唯一顾虑是这家公司以网剧为主,与电影行业存在壁垒。但调查后才发现,创始人竟是自己的师弟孟浩,且公司最初就是从电影起家,后因变故转型网剧。
这让他当即决定接触。在看完弧光几部代表作后,便让刘浩燃帮忙约见,亲自登门拜访。
听完陈述,孟浩轻啜茶水问道:“师哥是想让我担任编剧?”
“没错。”陈思成坦言,“悬疑片对剧本要求极高。弧光在悬疑领域的实力有目共睹,希望能有机会合作。”
孟浩沉吟道:“我们‘绿藤系列’后续确实有个《罪探秦风》项目,主角正是少年侦探设定。”
“罪探…秦风?”陈思成露出疑惑。
“秦风是主角名,‘罪探’取‘罪恶侦探’之意,算是个反英雄式角色。”孟浩简要说明设定:秦风父亲是罪犯,自幼被羁押,导致他立志成为警察却因政审受阻。最终他选择以编外人员身份潜入警校旁听,暗中追寻 。
秦风在刑侦推理方面的天赋远超常人。自幼受父亲影响,他擅长从罪犯视角分析问题,这使他在警校的进步速度令同期生望尘莫及。
某次偶然案件中,他凭借推理才能协助了警校一位刑侦教授。教授赏识他的天赋,破例让他担任助手参与案件调查。
起初他满怀欣喜,尽管只是编外助手,却仿佛与抛弃母子的父亲彻底划清界限。更重要的是,他能用这份天赋为受害者讨回公道,多少弥补父亲曾对无辜者造成的伤害。
但随着接触的案件增多,他逐渐看清现实——并非所有罪犯都会伏法。
伪造不在场证明、毁灭证据、收买目击者……即便他总能准确推断 ,面对这些有权有势的\"法外之徒\"却束手无策。
当又一个凶手通过篡改证据逃脱制裁后,秦风实施了首次\"替天行道\"。他运用专业知识,精心布置了天衣无缝的\"意外现场\"。
这次成功为他打开了新世界。从此他拥有双重身份:明面上是才华横溢的刑侦专家,暗地里则成为隐秘的\"审判者\"。
不同于那些刻意彰显存在的\"义警\",他从不追求轰动效应。每起案件都被伪装成完美意外,不留任何把柄。
然而频繁的\"意外\"终究引起警方警觉。当教授受邀担任顾问时,作为助手的秦风不得不开始一场荒诞的双重博弈——既要作为侦探追查线索,又要作为凶手掩盖罪行。
这种矛盾的身份,正是\"罪探\"的由来。
\"这个剧本......\"
听完孟浩对项目的简述,陈思成迟疑道:\"情节确实精彩,但审查方面......\"
暗黑英雄的设定在海外剧集中并不罕见,去年国产剧《暗黑者》也塑造过类似反派\"darker\"。但那些要么是配角,要么仅作为主角成长路上的心理考验。
而眼前这个提案,不仅让主角直接黑化,更暗含对司法系统的尖锐讽刺。除非结局安排主角伏法,否则过审希望渺茫。
孟浩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目前只是雏形,正式立项时剧情会有调整。其实我在考虑把故事背景设在海外。\"
\"海外?\"
\"确实,像泰国或 这些地方。\"孟浩微笑道:\"师兄没注意到吗?我刚才说的司法环境,放在国内其实不太协调。\"
陈思成思索片刻,不得不承认,这种\"富人逃脱法律制裁\"的情节,套在 背景上很自然。
但要放在国内,先不说现实情况,单从影视呈现来看,确实显得格格不入。
\"可如果设定在国外,观众会不会缺乏代入感?\"陈思成提出疑问。
此前最成功的海外背景电影,要数两年前的《泰囧》。
但那部作品既是喜剧,又聚焦于主角团,异国元素并未造成太大障碍。
反而通过轻松幽默的剧情,让观众领略异域风情,制造独特笑点。
但刑侦题材不同,文化差异会影响案件侦破。按孟浩的构想,那么多案件,演员该用外国人还是华人?
用外国人,观众不如直接看外国剧;用华人,在异国他乡哪来这么多华人涉案。
\"未必不可行。\"孟浩注视着他:\"确实有个地方能完美兼顾这两点。\"
\"什么地方?\"
\"唐人街。\"
陈思成脑中灵光乍现,堵塞的思路豁然开朗。
没错!唐人街正是理想的中西合璧\"舞台\"!
不仅便于剧情展开,全球各地都有唐人街,每个地点拍一部,正好能打造成完整系列。
\"太对了!唐人街这个切入点太妙了!\"陈思成喜形于色。
他总觉得之前的构思缺了点什么,加入\"海外唐人街\"元素后,堪称神来之笔。
\"师弟,我真心邀请你合作。片酬、制片或投资比例,条件随你开。\"陈思成目光炽热地说。
他清楚孟浩不仅是优秀编剧,更是影视公司老板,项目投资权才是重点。
陈思成猜得没错,对孟浩而言,编剧酬劳只是小头,投资份额更具吸引力。
他早想涉足电影市场,原计划是通过《心理罪》电影版切入,但这至少要等网剧第二季播出后,起码一年后的事。
至于郭凡的《流浪地球》更遥远,两年内能开机就算顺利。
因此陈思成这个项目,对孟浩来说确实是个好机会。
平心而论,电影市场规模并不大。去年全年票房才300亿。
相较之下,网剧市场(含自制剧)总产值378亿,电视剧超400亿。
都高于电影行业。
但电影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深远影响力。一部经典电影的综合价值,远超一部热门电视剧。
在业内,涉足电影制作的公司往往比专攻电视剧的公司更具分量,尽管两者属于不同领域。
若仅以盈利为目标,弧光影视深耕电视剧领域便已足够。但若想将公司打造成行业巨头,进军电影市场势在必行。
传统电影圈壁垒森严,新入局者难以突破,唯有借助新兴资本的力量。陈思成自身实力有限,但其背后的万达影业却是不可小觑的靠山。加之他在电影圈积累的人脉与资源,堪称理想的合作伙伴。
“双主角设定中,浩然已定,另一位师兄打算选谁?”孟浩询问。
“我想邀请保强。”陈思成答道,“两人外形反差鲜明,还能融入动作与喜剧元素。毕竟当下国内市场,喜剧片仍是票房保障,我们就做推理喜剧。”
这一思路与孟浩曾建议郭凡将《流浪地球》定位为“灾难片”不谋而合。
“推理喜剧……”孟浩颔首,“剧情方向就这么定了。”
陈思成眼中闪过喜色——这句话意味着合作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