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从崖台边缘滑过玉匣表面,映出一道微颤的光痕。那道青光符令已沉入玉符深处,静待激活。路明睁开眼,指尖轻触符心,神识沿灵脉流转,将封存的《共治倡议书》分解为三道传讯流。他没有迟疑,直接催动中枢权限,向三大势力区域同步推送。
第一道讯息破空而去,直抵北境宗门联盟的主阵眼;第二道沉入南部匠盟的联络枢纽;第三道则落向东陆药谷的技术共议堂。整个过程不过数息,却意味着方案正式脱离构想阶段,踏入现实博弈的疆域。
几乎在同一刻,玉符反馈界面开始跳动。北境方向率先出现异常频段——一道加密通讯在传讯落地后三十息内被反复调阅,并迅速接入一个封闭议事频道。紧随其后,南部匠盟的回应通道虽保持静默,但其外围监察节点的灵力波动频率明显升高,显示出内部紧急聚议的迹象。
路明不动声色,将中立情报网的监听层级提升至二级,实时捕获各势力首脑层的初步反应。他并不期待立即支持,但警惕着任何形式的联合抵制苗头。果然,不到半炷香时间,一条摘要传回:北境七大宗门已在密会中达成共识,认定跨域资源调配委员会“逾越自治边界”,主张拒签草案。
与此同时,南部匠盟的一名代表通过私密信道传出一句话:“调解机制若成摆设,反倒成了压慢创新的枷锁。”这句话未公开,却被情报网截获并标记为高风险言论。它透露出一种隐忧——新兴势力并非反对改革,而是怀疑新制度能否真正公正运行。
路明收回神识,取出一份早已备好的附录简报。这份文件整理了过去三年中,因资源整合而避免崩塌的五起重大危机案例,涵盖北境寒脉断流、东陆丹材短缺、西荒冶炼炉暴走等事件。每一例都曾让传统势力受益,且有原始备案可查。他将简报附加进新一轮推送,定向发送至北境各宗门核心决策层,并在文末加了一句:“今日所设,并非削权之刃,而是防溃之堤。”
随后,他启动中枢传音系统,向全境发布一则公开声明。声音平稳,无激昂也无压迫:“规则非为束缚谁,而是为了让所有人走得更远。若怕被管,便不该参与共建;若还想同行,就得接受共治。”
话音落下,北境的密议频率短暂中断。显然,这番表态切中了某些人的顾虑——若公然反对,等于承认自己不愿承担共同责任。但阻力并未消散。半个时辰后,北境某大宗门长老在一次公开讲法中提及:“祖地矿脉,世代由我族镇守,何时轮到外人指手画脚?”言语虽未点名,但矛头清晰。
更棘手的是南部匠盟的态度。他们未发声抵制,也未表示支持,仅要求“进一步说明仲裁小组的遴选逻辑”。这看似合理的请求,实则是拖延姿态。路明清楚,一旦陷入无休止的程序讨论,倡议书便会失去 momentum。
他当即下令,开放仲裁小组初选名单及轮值机制全貌。五名成员均为中立阵师,过往无派系隶属记录,且每人任期不得超过两季。同时允许各方在四十八个时辰内提出替换建议,只要能提供三位以上技术团体联署推荐,便可启动替补程序。
这一举动稍稍缓解了质疑声浪。然而,仍有一股暗流在涌动。情报网捕捉到一段未加密的对话片段:一名匠盟高层低语,“他现在让步容易,等架子搭起来,谁还能改?”这句话像一根细针,刺入整个推行进程的软肋——信任缺失。
路明沉默良久,取来一张空白玉笺,以指为笔,凝灵成墨,写下一封私函。收信方是所有新兴势力的技术领袖,措辞不再居高临下,而是以“同行者”口吻陈述:
“我们不怕制度有漏洞,只怕连修补的勇气都没有。这一次,不是我给你们定规矩,是我们一起决定能不能继续往前走。若你们觉得哪一步不稳,尽可站出来指正。但请别转身离开。”
信成之后,他未加封印,任其自然流转至各接收端。不强制阅读,不限定回复,只作诚意投石。
夜风渐强,吹得衣袍猎猎作响。玉匣仍在膝前,玉符界面不断刷新各地反馈。北境的抵制声依旧存在,但已有两个中小宗门私下询问加入委员会的具体流程;南部匠盟虽整体观望,但个别工造坊已开始自查项目合规性,以防日后被动。
局势尚未失控,但也远未明朗。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就在此时,玉符底层警报轻闪。南部某监察节点再次尝试连接他的主控频段,路径依旧经过多重跳转,但这次停留时间更长,持续了整整七息。上次只是探查,这次更像是在试探防御强度。
路明眼神微敛,没有立即反制。他在玉符外围悄然布下一道诱捕回路,模拟出轻微的数据泄露假象,引而不发。若对方再次入侵,便会触发自动追踪协议,暴露其真实位置。
他依旧端坐不动,双目微睁,神识覆盖四方。远处山影沉寂,近处石面微凉。左手搭在玉匣边缘,右手垂于身侧,指尖还残留着结印后的酸胀感。
忽然,北境传来最新消息:一家曾公开反对的宗门突然撤回立场,称愿意“暂列观察席”。但这转变太过迅速,与其往日作风不符。路明调出该宗门近期的资源流向图,发现其主力矿脉在过去两天内大幅削减输出,而一批未经登记的晶料却流入了另一家顽固抵制派手中。
他眉心微皱。这不是觉悟提高,而是利益重组。
有人正在利用这场争议重新划分蛋糕。而《共治倡议书》,正成为他们博弈的棋盘。
玉符再次震动,来自东陆的联络使发来紧急摘要:三家边缘工坊联名举报,称其申请的材料配额被无故削减,理由是“区域总量调控”。但核查发现,同期某大型冶炼项目却超额调用了同批资源,审批文书上盖着北境联合监管印。
路明缓缓闭眼。
反对声浪不只是理念分歧,背后已有实质性的权力反扑。
他伸手按住玉匣,准备调出全域监控图谱。
指尖触及冰凉的匣面时,远处天际划过一道暗红色的信号焰——那是中枢传令塔特有的紧急召集标识。
通常只有在重大变故发生时才会点燃。
而这一次,焰光升起的位置,正是北境与东陆交界的导灵塔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