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兜山之事已了,青牛精被老君收回,金刚琢的玄妙道韵仍在江河心间流转,滋养着那一点太乙道果雏形。他并未在东海久留,金仙神识跨越山河,早已锁定了取经团队下一处必经之地——西梁女国,亦即俗称的女儿国。
“女儿国,子母河,落胎泉,女儿国国王……”江河推演天机,结合风信堂情报,对此难有了清晰认知。此难非同一般,非是妖魔阻路,而是一场注定无果的“情劫”。举国皆女,饮子母河水便可繁衍,本已是天地奇观。那女儿国国王对唐僧一见钟情,欲以国托付,结百年之好,更是劫数关键。此劫考验的,是唐僧的道心,是能否勘破情关,坚定西行信念。最终,唐僧虽有心动的瞬间(或许也有),但终究选择了使命,拒绝了国王,饮下落胎泉水,继续西行。
“情之一字,最是难解。即便金仙,亦未必能全然超脱。”江河身为穿越者,对此感悟更深。此难之中,并无明确的对立妖魔,更多的是命运与情感的纠葛。女儿国国王亦非恶人,只是一片痴心错付,令人唏嘘。
他的目标,并非改变唐僧的选择或国王的心意,那是逆天而行,且毫无意义。他的着眼点,在于这“情劫”本身所引发的巨大因果波动,以及其中蕴含的独特法则——尤其是那子母河水中蕴含的“生命创造”、“阴阳逆反”之妙,以及落胎泉的“化解”、“回归本源”之理。这些法则,对他参悟生命大道、平衡阴阳,乃至完善太乙道果,都有着独特的价值。
此外,女儿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国度,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若能与之结下善缘,未来或可成为一个独特的资源点或信息渠道。
“关键在于‘观察’与‘调和’。观察情劫演变,感悟其中蕴含的因果与情感法则;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调和因此劫而产生的负面波动,例如……减轻那国王相思成疾的痛苦,或确保落胎泉的顺利取得,使过程更顺畅,减少不必要的波折。”江河计划道。此举既顺应天数,又能积累功德,感悟大道,结下善缘。
他决定亲自前往女儿国,但并非以真身直接介入,而是化身为一游方道人,隐于市井,静观其变。以他金仙修为,隐匿气息,观察凡俗国度,自是轻而易举。
计议已定,江河身形一晃,化作一普通中年道人模样,气息内敛,一步踏出,便已到了西梁女国境外。但见此处山水秀丽,与他处不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阴柔之气,却并无妖邪之感。他随着商队人流,悄然进入国中。
只见国中果然尽是女子,或耕织,或买卖,或嬉戏,不见一个男丁。见到江河化身的道人,虽有好奇张望者,却并无太大惊异,想来偶有外界男子来访亦非奇事。江河寻了一处僻静茶馆坐下,神识却如春风细雨般,悄然覆盖了整个王城,静待取经人到来。
数日后,取经团队入境。消息迅速传开,举国轰动。女儿国国王闻听有东土大唐高僧前来,容貌俊朗,气度不凡,心生好奇,依礼相迎。当唐僧步入王宫,与国王相见的那一刻,江河的神识清晰地捕捉到了那命运般的交汇。
国王眼中瞬间绽放的光彩,唐僧那一刹那的失神与局促,以及随之而来的坚定与回避……种种微妙的情感波动,如同涟漪般在虚空荡漾,牵动着无形的因果线。江河闭目凝神,细细感悟这“情劫”引发的因果变化与情感法则的显现。那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力量,包含着迷恋、渴望、付出、遗憾、痛苦……对于修行者而言,既是剧毒,亦是明镜,可照见本心。
“情劫之力,竟如此磅礴且精微……”江河心中暗叹,将其与自身道心相互印证,对“执着”与“放下”有了更深的理解,胸中太乙道果雏形似乎也变得更加灵动包容。
随后,国王设宴款待,倾诉衷肠,愿以国托付。唐僧固守戒律,婉言拒绝。国王情深,苦苦挽留,甚至愿意放弃王位,同去西天。此间种种,情丝缠绕,劫气弥漫。江河始终作为一名超然的旁观者,感悟着,记录着。他能感觉到,国王的痴情正逐渐转化为一种深沉的痛苦与执念,若任其发展,恐成心魔,损及寿元。
“是时候稍作调和了。”江河心念一动。他并未直接现身,而是于夜深人静之时,悄然来到王宫御花园深处。国王正对月伤怀,泪湿衣襟。江河指尖凝聚一缕极其精纯温和的水元精气,更融入了一丝得自太阴星的宁静安神道韵,屈指一弹。
那缕气息无声无息地融入月光,洒落在国王身上。国王并未察觉异常,只是忽然觉得心中那股撕心裂肺的痛楚似乎减轻了些许,多了一丝莫名的宁静与释然。她依然伤心,却不再那般钻心刺骨,思绪也清明了许多。她望着明月,幽幽一叹,仿佛想通了什么,转身回宫安寝去了。这一缕安抚,虽不能消除情伤,却足以避免她走向极端,保全了自身。
另一方面,唐僧师徒被困驿馆,猪八戒误饮子母河水,怀了胎,腹痛难忍。孙悟空前往解阳山聚仙庵求取落胎泉水,与霸占泉眼的如意真仙(牛魔王兄弟)发生冲突。此乃劫中一小难,但若处理不当,亦会平添波折。
江河神识关注于此,见孙悟空与如意真仙争斗,虽占上风,却因对方有弟子相助,一时难以取胜取水。他心念微动,远在千里之外,暗中调动地脉水汽,在如意真仙施展法术的关键时刻,极其隐蔽地扰动了一下其脚下灵脉。
如意真仙正全力应对孙悟空,忽觉法力一滞,脚下虚浮,招式顿时露出破绽。孙悟空何等机敏,抓住机会,一棒逼退其弟子,另一棒直取中宫,如意真仙慌忙闪避,已是失了先机,不敢再战,悻悻退走。孙悟空顺利取得泉水,解了八戒胎患。
这微小的干预,加速了过程的完成,避免了不必要的纠缠,同样积累了微末功德。
最终,唐僧饮下落胎泉水,坚定了西行之心,告别女儿国国王。国王虽依然不舍,但心境已比原着中平和许多,她站在城头,目送唐僧离去,泪眼婆娑,却终未强留,只是轻声道:“御弟哥哥,愿你求得真经,普度众生……” 此情此景,依然令人动容,却少了几分绝望的凄厉。
江河于暗处见证全程,心中感慨。他收取了此番“情劫”观测所得的大量关于因果、情感、生命创造的感悟碎片,更因那两次微小的调和之举,与女儿国及国王结下了一丝极淡的善缘,未来或有用处。
取经人渡过情劫,继续西行。江河也悄然离去,回归万妖阁。此番女儿国之行,他未改大局,未逆天数,却于无声处观劫、悟道、积德、结缘,将一场情劫化为了自身修行的资粮,手段愈发显得高明而从容。
“情劫已过,下一难,便是那毒敌山琵琶洞的蝎子精了。倒马毒桩,连如来都敢蜇……”江河目光闪动,那蝎子精神通厉害,背景神秘,或许又是一个可以“结交”或“利用”的对象?成就金仙之后,他的视野和手段,确实与往日不同了。
(第九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