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看出何雨柱快没耐心了,不敢再绕弯子。
真要惹恼了他,就亏大了。
“柱子,你看能不能把我那黑白电视收走,
我再补点钱,换一台特丽珑彩电?
……这不都是你三大妈非要嘛,
我只能厚着脸皮来求你了!”
阎埠贵装出不好意思的样子,眼睛却一直盯着何雨柱。
何雨柱一听,总算明白了。
三大爷这是又在算计他呢。
何雨柱倒来了兴致,想看看阎埠贵能有多离谱。
经历了这么多事,三大爷还是老样子。
真不知是该夸他“英雄本色”,还是“本性难移”。
“哦,这事啊,明白了。
那您打算加多少?
我得回去问问仓库还有没有货。
您也知道,特丽珑彩电卖得好,之前备的货都卖完了。”
何雨柱意思很清楚:先开价,再看有没有货。
阎埠贵这么精的人,怎么会听不懂。
他咬咬牙,竖起两根手指:
“柱子,我再加这个数!
再多真拿不出了,
这可是我家最后的家底了!”
何雨柱看着他两根手指,笑了笑:
“二十?”
不是他小看阎埠贵,这人真可能只出二十。
“哪能啊!二百!”
阎埠贵声音一下子高了。
何雨柱苦笑着摇头,就算二百,也不够啊。
按三大爷的算法,旧的电视折三百,再加二百,正好抵一台彩电的五百块。
何雨柱心里直呼好家伙,
三大爷算盘打得真响。
那破黑白电视,白送他都不想要,嫌占地方。
拆零件也没多少能用的。
之前修的时候他就看过了,用料差得很,
除了外壳能熔了回收,其他都没什么用。
还三百呢?
特丽珑一上市,他那黑白电视能卖一百就算不错了。
“柱子,你看……行不行?”
阎埠贵眼巴巴地望着何雨柱。
何雨柱轻轻摇了摇头。
“三大爷,一台彩电我真送您也无妨。”“可这个先例开不得。”
“若是给您家送了,院里其他住户必定都会来要。”
“我们晓雨科技只是小本经营,实在负担不起啊。”
何雨柱装出一副很为难的表情。
阎埠贵听了,心里十分无奈。
何雨柱搞得这么轰轰烈烈,还说是小本生意。
这比他还能瞎掰。
但阎埠贵既无法反驳,也不敢反驳何雨柱。
毕竟现在是他有求于人。
阎埠贵心里也明白,他家那台旧黑白电视机如今根本不值钱。
“柱子,你再帮三大爷想想办法吧。”
“要不我再去借些钱,凑一凑。”
阎埠贵搓着手,不肯放何雨柱走。
何雨柱当然不会收三大爷那台破黑白电视,但看三大爷这架势,若是不收,恐怕还会上门来唠叨。
“三大爷,要不我给您指条明路吧。”
何雨柱眼中精光一闪,突然对阎埠贵说道。
阎埠贵一听就来了劲,连忙追问。
“什么路?柱子,你快说!”
何雨柱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
“您手上不是有两百块钱吗?”
“家里那台黑白电视机,现在也别急着低价卖掉。”
“我跟您说,电视机的市场需求其实很大。”
“我们特丽珑彩电确实好,比市面上所有黑白电视都强太多。
但是……”
何雨柱故意停了一下,意味深长地看着阎埠贵。
“但是什么?柱子你快说呀,急死我了!”
阎埠贵赶忙追问。
“我跟您实话实说吧,特丽珑彩电还是太贵,要五百块呢,没多少人买得起。”
“而且关键是产能跟不上。”
“短期内产能提不上去。”
“也就是说,这半年里,特丽珑彩电都会处于缺货状态。”
“您跑遍国营商店、供销社,都买不到的。”
阎埠贵听得有点糊涂。
这跟他买特丽珑电视有什么关系?
难道柱子的意思是,就算他凑够钱也买不到?
可柱子跟他不是有这层关系吗,怎么可能买不到呢?
在阎埠贵心里,他跟何雨柱关系好得很……
一个院里的。
平时也常常互相帮忙。
当然,这些都是阎埠贵自以为是。
“哎!三大爷,您这都听不明白吗?”
何雨柱觉得阎埠贵算小账还行,真要理解这些商业上的事,还是差得远。
“柱子,你到底什么意思?说清楚点,你三大爷年纪大了。”
阎埠贵着急了。
“我直说了吧。”
“特丽珑彩电会带动整个京城甚至全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但特丽珑彩电产能不足,所以其他黑白电视的价格也会在这半年里猛涨。”
“而现在特丽珑刚发售,正是其他黑白电视价格的谷底。”
“您可以趁这个机会多收几台黑白电视机。”
“我打听到,鸽子市里很多人在卖九寸的黑白电视机。”
“一台也就七八十块,过几天说不定还会更低。”
何雨柱这番分析让阎埠贵眼睛发亮。
机会啊。
这真是个好机会。
和上次被许大茂坑完全不同。
这次是何雨柱随口提醒的。
“不过,三大爷,我得提醒您。”
“这事儿有风险,也算是投机倒把。”
“您可得小心点,别再重蹈覆辙啊!”
何雨柱看阎埠贵这表情,就知道他心动了。
其实,何雨柱也就是随口一说。
市场到底会不会这样,谁也说不准。
毕竟华夏的变革才刚刚起步,市场并未完全开放。
秦淮茹病好了,心里却更急了。
“柱子,你说的太对了。”
“我得赶紧回去跟老婆子商量商量。”
“那我先回去了,柱子。”
“回头见!”
没等何雨柱回话,阎埠贵一溜烟跑回家找三大妈去了。
何雨柱摇摇头,无奈地笑了笑,继续朝内院走去。
一进内院,何雨柱一眼就看见洗衣池边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秦淮茹。
她出院有段时间了,之前一直在家养病,
如今总算出来活动,正在那儿洗衣服。
何雨柱扫了她一眼,
秦淮茹瘦了不少,人也显得更苍老了些,
整个人看起来病怏怏的,没什么精神。
可说来也怪,
这副模样的她,反而更容易让人心生怜悯,
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若这是装出来的,那她真是天生的好演员。
秦淮茹也注意到了走进内院的何雨柱。
自从她生病、何雨柱送她去医院那次之后,
两人就再没见过面。
因为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她也没再去何雨柱家做小工,
连桃李不言饭店的清洁工作也停了。
这段时间,秦淮茹全靠在家静养,
没有任何收入。
而禽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她的工作,
如今只能靠过去微薄的积蓄度日。
最近实在撑不下去了,
连贾张氏都不得不拿出自己攒着给棒梗娶媳妇的钱——
那是当年她儿子出事,厂里给的赔偿金,
一直舍不得动,现在也只能拿出来应急。
至于欠何雨柱家的钱,更是遥遥无期。
之前还的那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真要算利息的话,连利息都还不上。
其实秦淮茹之前在桃李不言饭店做得不错,
经理于莉挺喜欢她,
说她干活勤快,脑子也灵活。
可惜一场病,什么都耽误了。
如今桃李不言饭店借着厨王争霸赛的热度,
在整个京城彻底火了。
京城里别的饭店都是国营的,
只有它一家例外。
去国营饭店规矩多,有时还得自带粮票,麻烦;
去桃李不言就方便多了,可以自带食材,也能直接花钱买。
现在饭店天天爆满,
经理于莉忙得连家都回不了,整天住在店里。
大厅扩建了好几次,还是不够用,
人流始终不断。
不管什么时候去,都得排队。
往后几十年,人们下馆子,讲究的是“顾客是上帝”;
可这个年代,国营饭店的服务员才是“上帝”。
他们说有座,你才能坐下来吃。
这年头,下一次馆子可能是家里的大事,
和未来完全不能比。
后来的人很难想象——
吃饭时有人站在身后排队,甚至盯着你吃。
要是换作以后,被人这么盯着,
再好吃的东西也难以下咽吧。
可在这个年代,尤其在桃李不言饭店,
这景象再平常不过:
每张桌子、每个座位后面都排着长队,
有的队伍甚至排到店外头。
倒真有几分后来网红奶茶店的模样。
和现在一些奶茶店雇人排队不同,桃李不言饭店门口等候的客人都是真心来用餐的。
再来说说秦淮茹。
她得知桃李不言饭店缺人手,很想回去工作。
主要是家里实在困难。
再不挣钱,
棒梗几个孩子连窝窝头都快吃不上了。
之前还请了秦京茹帮忙照看孩子,虽说秦京茹没要钱,但毕竟多了一口人吃饭。
多一个人,家里的负担就重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