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子夜时分,月隐星稀。
云雾泽大阵悄然开启一道细微的缝隙,三道如同鬼魅般的身影悄无声息地滑出,融入沉沉的夜色之中。
正是林凡、阿苇与小石。
林凡施展《云水真解》中的“云隐术”,周身气息与周围的水汽云雾完美融合,若非灵识远超于他者,极难察觉。
阿苇和小石则紧随其后,借助林凡散发出的云气遮掩行迹。
根据墨辰残图指示和林凡的推演,碧波仙府最可能的现世地点,位于澜沧古地东北方向的一处名为 “隐龙湖”*的偏僻水域。
此地距离云雾泽约有千里之遥。
三人并未选择御器飞行,那样目标太大,容易暴露。
林凡凭借筑基期深厚的真元,裹挟着阿苇和小石,施展“水风行”遁法,贴地疾驰。
遇山则绕,遇林则隐,遇水则融,将云水之道的变幻与灵动发挥得淋漓尽致。
途中,他们数次感应到强大的灵识扫过天空,或有修士驾驭遁光匆匆赶路,显然都是奔着隐龙湖而去。
林凡皆提前感知,巧妙避开。
小石凭借其对灵气和大地波动的特殊感应,数次预警,让队伍绕开了几处疑似设有陷阱或埋伏的区域。
有一次,他们甚至远远看到两名黑煞会修士与一名妖族探子在一处山谷中短暂接触,低声交换着信息,更印证了玄阴教与妖族勾结的猜测。
经过一日一夜不眠不休的潜行,三人终于接近了隐龙湖区域。
空气中的水灵之气变得异常浓郁活跃,甚至带着一丝古老的威压。
他们潜伏在一座距离湖畔数里外的山脊密林中,向下眺望。
只见一片浩瀚的湖泊静卧在群山环抱之中,湖面烟波浩渺,水色深碧,隐隐有霞光流转。
湖心区域,空间似乎有些扭曲,散发出不稳定的灵力波动,正是遗迹即将出世的征兆。
湖畔四周,早已人影绰绰,泾渭分明地划分出几个营地。
东面:一群身着青玄门道袍的修士,人数约二十余人,为首者是一名面容冷峻的中年道士,气息赫然是筑基中期。他们布下简易阵法,秩序井然。
西面:则是一群煞气凛然的修士,衣着混杂,但袖口皆绣着一柄血色小刀标志——正是与青玄门素来不睦的 “血刀门” 修士,为首一名独眼老者,同样是筑基中期修为,眼神凶戾。
南面:聚集着数十名散修,看似一盘散沙,但其中亦隐藏着几股不弱的气息,甚至有两位筑基初期的散修老怪混在其中。
北面:最为诡异,笼罩在一片淡淡的绿色妖雾之中,隐约可见一些形态各异的妖族身影,嘶吼低鸣,妖气冲天。
更远处,还有一些零星的修士或小团体在观望。
“好大的阵仗……”阿苇倒吸一口凉气,面露忧色。
光是明面上的筑基修士就有四五位之多。
小石也咂咂嘴:“乖乖,这下可热闹了。”
林凡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湖心那扭曲的空间处,沉声道:“仙府尚未完全现世,禁制犹存。
此刻靠近必遭反噬。这些人都在等。我们的机会,就在禁制减弱、众人争先涌入的那一瞬间混乱。”
他仔细观察着湖面水汽的流动和空间波动的规律,脑海中飞速推演。
忽然,他指向湖面西北角一处看似平静的水域:“那里!水灵之气流转有异,下方似有暗流通道,或是一处被忽略的侧门入口。而且此地距离妖族营地较远,不易被察觉。”
“我们不过去凑热闹,”林凡嘴角微扬,“等他们都在正面打破头的时候,我们走我们的‘后门’。”
他吩咐阿苇和小石就地隐藏,调整状态,自己则全力感应那处水域的细微变化,寻找最佳潜入时机。
隐龙湖畔,强者云集,风暴将至,而林凡三人,已如潜入水下的游鱼,准备着致命而精准的一击。
(第七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