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晨光带着海的咸意,漫过故事阁的窗棂时,谢怜正蹲在院中的花架旁,给云心菊浇水。经过春日的照料,移栽到陶盆里的云心菊长得格外旺盛,翠绿的枝叶从花架上垂下来,偶尔还能看见花苞的雏形,再过些日子就能开花了。
“这些云心菊长得真不错。”花城端着刚晾好的海蜜水走过来,递给谢怜一杯,“老水手刚才派人来说,海边的向日葵发芽了,让咱们有空去看看。”
谢怜接过水杯,一口下去,清甜的海蜜混着微凉的水汽,瞬间驱散了夏日的燥热:“正好今日没事,咱们去花田看看,顺便给向日葵苗松松土。”
两人刚把工具搬上马车,就见小海娃提着个竹篮跑过来,里面装着刚摘的海边野果,红彤彤的像小灯笼:“谢怜哥哥,花城哥哥,我跟你们一起去!爷爷说向日葵苗长得可快了,都有我半个手掌高了!”
往海边去的路上,夏日的景致格外鲜活。路边的蒲公英结了白绒球,风一吹就飘向远方;海边的芦苇长得比人还高,在风中轻轻摇曳;偶尔能看见几只海鸥掠过海面,发出清脆的叫声。小海娃坐在马车上,手里拿着野果,一边吃一边哼着渔歌,格外开心。
到了“山海花田”,众人一眼就看见花田边缘的向日葵苗——嫩绿的茎秆顶着两片圆圆的子叶,像一个个小巴掌,整齐地排列在田埂边,在阳光下透着勃勃生机。老水手正蹲在田埂上,给向日葵苗浇水:“你们来得正好,这些苗刚冒真叶,得好好照料,不然容易被海风刮倒。”
谢怜和花城立刻动手,从马车上搬下提前准备好的竹竿和麻绳,在向日葵苗旁边插上竹竿,再用麻绳轻轻把苗绑在竹竿上,既能防风,又不影响生长。小海娃则拿着小铲子,在苗根旁轻轻松土,动作小心翼翼的,生怕碰坏了娇嫩的幼苗。
墨尾蹲在田埂上,时不时用爪子扒拉一下泥土,要是发现小虫子,就追着跑两圈,惹得众人发笑。“墨尾,别捣乱,”小海娃笑着摸了摸它的头,“等向日葵长高了,结了瓜子,给你炒着吃。”
正忙着,远处传来马蹄声。南风和慕情赶着马车过来,车上装着几袋肥料和一些竹编的防虫网:“文书说海边夏天虫子多,让我们带些防虫网来,罩在向日葵苗上,免得被虫子咬了叶子。”
慕情从马车上搬下肥料,打开袋子,里面是腐熟的草木灰和海草肥:“这是按文书说的比例配的,给向日葵施点肥,长得更快。”
众人分工合作,谢怜和老水手负责施肥,把肥料均匀地撒在苗根旁,再盖上一层细土;花城和慕情则把防虫网罩在向日葵苗上,用小石子把网的边缘压住,防止被风吹开;南风和小海娃则负责给青蓝花田浇水——虽然青蓝花谢了,但枝叶还很茂盛,得保持土壤湿润,让根长得更壮。
中午时分,活儿终于干完了。老水手从船上端来做好的海鲜凉面,还在面里加了切碎的青蓝花叶和海苔,清爽又开胃。众人坐在棚子下,吹着海风,吃着凉面,聊着天。
“再过一个月,向日葵就能开花了,”老水手喝着海蜜水,笑着说,“到时候花田边一片金黄,和剩下的青蓝花枝叶相映,肯定好看。”
南风放下筷子,指着海面:“等向日葵开花了,咱们可以在海边办个纳凉会,邀请乡亲们来吃海鲜,看海景,再用向日葵花编些花环,肯定热闹。”
小海娃眼睛一亮:“我还要跟爷爷学做海鲜饼,给大家当点心!”
午后,阳光渐渐柔和。众人收拾好东西,准备回故事阁。小海娃回头望了望花田,向日葵苗在防虫网下轻轻摇曳,像一个个小卫士,守护着花田。“明年我还要种更多的向日葵,”小海娃小声说,“让花田边全是金黄的花。”
回到故事阁,夜幕已经降临。谢怜把今日去花田的事记在四季花事册上,小海娃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向日葵苗,还在旁边画了个笑脸。花城则在厨房忙碌,准备做晚饭,香味很快飘满了屋子。
夜深了,小海娃躺在床铺上,很快就睡着了,嘴角还带着笑意,像是在期待向日葵开花。谢怜和花城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月光,手里捧着温热的花茶。
“三郎,”谢怜轻声说,“看着向日葵苗一点点长大,总觉得日子充满了希望。”
花城握紧他的手,温柔地说:“以后会有更多的希望。我们会一起看着向日葵开花,看着云心菊绽放,看着花田一年比一年美,日子也一年比一年好。”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也洒在桌上的四季花事册和窗边的云心菊上。远处的海浪声轻轻传来,混着院中的虫鸣,像是在为这夏日的花田,奏响充满生机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