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尔曼总理那混合着绝望、癫狂与核辐射尘的“最后通牒”,如同投入死水潭的巨石,在全球残存的通信频道和幸存者网络中激起了混乱而惊恐的涟漪。
尽管信号时断时续,夹杂着令人不安的静电噪音和背景爆炸声,但其核心信息,一个拥核国家在崩溃边缘启动了核武器。
并且准头糟糕到危及邻国乃至更远区域,同时威胁要进行无差别发射,足以让所有还能接收到信号的势力感到脊背发凉。
在“太平洋合众国”的加州指挥中心,技术人员捕捉到这段异常广播后,立刻上报。
高层们先是震惊,随即是极大的忧虑。
“他们真的疯了!”一名将领拍案而起,“自己搞砸了,还要拉全世界下水?我们必须立刻提升战备等级,尤其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他们的核弹能打到我们这里吗?”
有人质疑。
“按照他们之前展示的导弹射程,直接攻击本土西海岸有困难,但谁他妈知道那些故障导弹会飞到哪里去?而且,如果他们真的进行无目标发射,太平洋上空现在可能到处都是乱飞的核弹头!我们的海上航线,都面临威胁!”
更深的担忧在于,阿三的崩溃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
次大陆彻底沦为死地,意味着亚太地区将失去一个巨大的人口和资源缓冲区,尸潮和辐射污染会向周边扩散,进一步挤压本已紧张的生存空间。
同时,这种“核捆绑”式的疯狂威胁,开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
在“阿美利坚复兴阵线”的落基山脉地堡:
保守派军事领袖们对这段广播的反应更为复杂,夹杂着蔑视、警惕和一丝机会主义的考量。
“看吧,缺乏纪律和精确性的民族,连自我毁灭都搞得一团糟。”
一位高级参谋冷冷地评论。
“我们不能忽视这种威胁,即便它来自一个正在解体的政权,命令我们的战略司令部,严密监控全球导弹发射迹象特别是来自南亚方向的。
“同时,评估此事对太约稳定性的影响……或许,我们可以借此向太平洋舰队施压,要求他们更紧密地团结在我们周围,而不是那个越来越不可靠的霓虹。”
也有人看到了机会:“阿三的科技人才和部分工业资源……如果能趁乱吸纳过来,对我们复兴计划大有帮助,不能让霓虹独吞了。”
欧洲人在应对“海神”风暴威胁的同时,又被南亚的核危机吓了一跳。
“上帝啊,一个灾难还没结束,另一个又来了……”
联合会轮值主席揉着太阳穴,疲惫不堪,“立刻联系我们在亚洲的外交渠道,尽可能了解情况。”
“同时,加强我们的早期预警系统。我们经不起任何形式的核污染了,无论是来自失控的导弹还是随风暴扩散的辐射尘。”
他们对霓虹可能采取的行动感到不安,但自身鞭长莫及,只能密切关注,并祈祷事态不要进一步恶化到波及欧洲。
在“自由南方”的各个军阀据点反应相对迟钝和分散。
有的军阀头子对此嗤之以鼻,认为离自己太远。
有的则感到莫名的兴奋,觉得世界的混乱正是他们崛起的机会。
也有少数较为理智的,开始检查自己简陋的防空设施,并约束手下不要轻易招惹不明来历的飞机或船只。
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和中亚军阀混战地带阿三核导弹的“布朗运动”尤其是那枚坠毁在某地区的导弹,引起了当地军阀的极大恐慌和愤怒。
“是哪个混蛋把核屎盆子扣到我们头上了?!”一个控制着旧时代油田设施的军阀咆哮着,他手下报告了异常的辐射读数。
“找到发射的人,我要把他们全喂了丧尸!”
混乱之中,信息的传递更加扭曲,有些军阀甚至误以为是毛熊残余政权或者其他竞争对手发动了核袭击,紧张局势骤然升级。
毛熊残余政权对邻国的核灾难和可能波及自身的辐射威胁高度警惕。
他们加强了边境监控和防空部署,同时试图通过残存的外交渠道向阿三发出严厉警告,并要求对发生在中亚地区的事件做出解释。
对于霓虹可能介入的行为,他们持强烈的怀疑和反对态度,视其为太约势力范围的进一步扩张。
在太约总部气氛凝重。
各成员国代表争吵不休。霓虹代表面色严峻,极力将阿三的核失控描述为对全体太约成员、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重大威胁,试图将太约的注意力牢牢锁定在南亚,并为自己后续的行动争取“合法性”和“必要性”。
然而,其他成员国,尤其是袋鼠和太平洋舰队,对霓虹急于插手的行为心存疑虑,担心被卷入更大的核风险之中,也担心霓虹借此机会过度扩张实力。
就在全球被阿三的核疯狂搞得心神不宁之际,霓虹防卫省地下指挥中心内,中村一郎大臣和田中信雄幕僚长等人,在经过一番紧急且秘密的磋商后,决定主动出击,将这场危机转化为机遇。
“诸君”
中村对着一群核心内阁成员和军方高层,语气沉痛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阿三的悲剧,是全人类的损失,但在一片混沌中,也蕴含着秩序重建的种子。”
“他们拥有我们急需的东西,受过良好教育的科学家、工程师,尤其是那些参与过狮尾蝎项目和相关核能、航天领域的人才。”
“还有他们残存的、具有一定战斗经验的军队,特别是海军舰艇;以及可能尚未被完全摧毁的工业设备和技术资料。”
“田中信雄接口道:“更重要的是,接纳他们,能够极大增强我国在太约内的话语权,弥补金刚号损失带来的实力亏空,并向世界展示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领导力。”
“这将是对米勒上将和太平洋舰队那帮观望者的最有力回击。”
“但是,”
一名经济产业省官员提出担忧:“大规模接纳难民和军队,会给我们的资源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压力。”
“不是无条件接纳”
中村冷冷地打断提出担忧的经济产业省官员
“是有条件的救援与合作,我们只接受对我们有价值的部分。”
“科学家、技术人员、精锐士兵、完好的军舰……至于普通的难民。”
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随即话锋一转。
“但是,这些被遗弃的、绝望的、并且数量庞大的人口,也并非毫无价值,他们可以成为消耗品,成为一道活动的屏障。”
他走到巨大的亚太地图前,手指划过东南亚的方向。
“我们可以有限地、有条件地向他们提供一些过时的、我们即将淘汰的轻武器、弹药,以及最低限度的生存物资。”
“鼓励他们,或者说,引导他们,向东南亚方向迁移、扎根。”
“东南亚这些地区如今同样混乱不堪,充斥着地方军阀、丧尸和变异体。”
“让这些携带武器的阿三难民涌入,将会像楔子一样打入这片区域。”
中村的语气变得阴冷而充满策略性。
“第一,他们可以消耗、牵制东南亚本土的混乱势力以及可能存在的、对我们不友好的力量,比如某些北方大国暗中支持的地方代理人,让这些难民去和丧尸、和当地军阀、和一切潜在的对手互相消耗,可以极大地缓解我们南部侧翼的战略压力。”
“第二,这股混乱的洪流,将有效地污染和阻塞东南亚的陆路通道,使得任何试图从陆地方向南下或西进的势力——尤其是那个刚刚发出警告的北方大国都必须先面对这片由武装难民、丧尸和军阀交织而成的、无法预测的烂泥潭。这将成为一道有效的战略缓冲带,为我们争取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第三,如果运作得当,我们甚至可以在这些难民中扶植代理人,建立听命于我们的准军事组织,未来或许能成为我们插手东南亚事务的触手和前沿据点。”
他环视在场的众人说道:
“我们要让他们意识到,除了我们,他们别无选择。”
“太约其他国家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跨洋撤离和安置。”
“阿美离得太远且自身难保。”
“欧洲更是泥菩萨过江。”
“而我们,不仅提供了少数精英的逃生通道,还为大多数被遗弃者指明了一条自力更生的道路。”
“一条用鲜血和混乱为我们构筑屏障的道路,这,就是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他们仅存的价值。”
田中信雄幕僚长缓缓点头,补充道:“此举可谓一石二鸟。既吸纳了精华,又利用了糟粕。关键在于控制武器流出的数量和类型,确保他们有能力制造混乱,但又不足以形成对我们有威胁的、统一的武装集团。”
“同时,信息宣传要跟上,将我们包装成‘唯一给予了他们生存希望’的恩主,哪怕这希望是如此的……廉价和残酷。”
指挥中心内弥漫着一种混合着冷酷与算计的气氛。
在这个末世,人性与道德早已成为奢侈品,生存和战略优势才是唯一的准则。
中村的计划,将无数普通阿三难民的命运,无情地推向了作为战略缓冲和消耗品的深渊。
很快,一套精心包装的“霓虹-阿三紧急合作与撤离计划”被拟定出来,并通过尚存的保密通讯渠道,直接发送至阿三孟买地下指挥中心。
.......................................
孟买地堡内
沙尔曼总理和他的核心圈子在发出疯狂的全球广播后,陷入了更深的绝望和等待。
外界最初的回应多是谴责、质疑和小心翼翼的询问,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援助承诺。
直到霓虹的提案,像一根黑暗中抛下的绳索,出现在他们面前。
提案用词极其“诚恳”与“人道主义”
“惊闻贵国遭遇空前劫难,我国政府与人民感同身受。”
“在此人类文明存续危难之际,秉持人道主义精神及亚太邻邦守望相助之传统,我国愿竭尽全力,协助贵国保存文明火种与有生力量。”
具体提议如下:
优先接纳贵国在基础科学、工程科技(尤其航空航天、核能、生化、船舶制造)、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其直系亲属;贵国海军现有主要舰艇及官兵
陆军及空军中成建制、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精锐单位。
我国将立即动员包括“出云”级、“日向”级等大型舰艇在内的特混舰队,辅以征用的民用大型船舶,组成撤离船队,前往预定的安全海域接应。
我国空军将提供必要的空中掩护。
安置与整合: 抵达霓虹后,上述人员及部队将得到妥善安置。
科技人才将进入我国相应的研究机构或大学,继续其科研工作,为人类未来贡献力量。
军队将进行必要的整编,纳入我国\/太约防御体系,共同应对未来的威胁,贵方可保留一定的内部管理权限,具体细节可磋商。
贵国若能携带关键工业设备、技术图纸、稀有资源等,我国将予以协助运输并妥善保管利用。
提案通篇充满了“合作”、“共同未来”、“保存火种”等高调词汇,但沙尔曼等人不是傻子,他们清晰地读出了背后的条件:交出最宝贵的人才和军队指挥权,变相成为霓虹的附庸。
地堡内再次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这是赤裸裸的掠夺!他们想要我们的精华,然后把我们像垃圾一样扔掉!”一名强硬派军官怒吼。
“那你有更好的办法吗?”另一名相对务实的文官反唇相讥,“留在这里等死?还是指望那些不知道会飞到哪里去的核弹能拯救我们?霓虹是目前唯一提出具体且大规模撤离方案的国家!这是最后的机会!”
“我们可以试着和阿美或者欧洲人联系……”
“时间来不及了!而且你看看他们的反应?除了空洞的声明,有什么实际行动?霓虹有舰队,有相对完善的后方,他们离得也相对近!”
“可是指挥权!军队的指挥权!这是我们最后的尊严!”
“尊严?在生存面前,尊严值几个钱?至少他们答应保留一部分内部管理权……我们可以谈判,争取更好的条件!”
沙尔曼总理在极度的疲惫和压力下,理智的天平逐渐倾向了接受霓虹的方案,但他还想争取更多。
他指示谈判团队,与霓虹代表进行紧急磋商,核心诉求集中在两点:
军队指挥权: 要求阿三撤离的军队,特别是海军舰艇,必须以“盟军”或“自治单位”的形式存在,保持独立的编制和指挥体系,仅在战略层面上接受太约的统一协调,而非直接被整合吞并。
科学家待遇: 要求保证阿三科学家的研究自主性和知识产权,其研究成果应被视为“共同财产”,而非由霓虹单方面占有。
东京方面收到了阿三的还价请求。中村和田中等人再次密议。
“他们还想保留指挥权?简直是痴心妄想!”一名军方强硬派表示反对。
“不妨做出一些表面上的让步”
外务省的一名资深顾问建议
“当前首要目标是让他们上船,离开那个即将完全沉没的破船,只要人和装备到了我们这里,后续的整合可以慢慢来,在我们的地盘上,还怕他们能翻天不成?”
田中信雄阴鸷地笑了笑:“可以同意他们保留‘形式上的’独立编制和指挥层级,甚至可以给他们一个印度洋志愿军团或类似的光鲜名头。”
“但作战指令、后勤补给、人员晋升任免,必须由我们控制。”
“至于科学家……可以先答应他们的条件,具体的合作模式,等到了我们的实验室再详细规定。”
最终,霓虹回复了一份“经过极大让步和体现最大诚意”的修订方案:
原则上同意阿三撤离军队以“盟军单位”形式加入太约防御体系,享有“高度自治”和独立的内部指挥链,仅在涉及重大战略行动时接受太约联合指挥部的协调。
同时,承诺保障阿三科学家的研究权利和知识产权,共同开发研究成果。
这个回复充满了模糊空间和文字游戏,但对于濒临绝望的沙尔曼政府来说,这已是能抓到的最好救命稻草。
他们天真地相信了霓虹的“诚意”,或者说,他们已别无选择。
沙尔曼最终拍板:“接受霓虹的条件!立即组织指定人员、部队和装备,向预定撤离点集结!所有海军能动用的舰只,立即启航,前往接应点与霓虹舰队会合。”
就在霓虹和阿三即将达成这笔“魔鬼交易”,霓虹的特混舰队开始驶向印度洋,阿三的残余力量开始艰难向海岸线集结之时,一个久未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强有力声音的势力,通过一个强大的、信号清晰稳定的长波电台,向全球发布了通告。
信号源,指向了东方的北部,一个在丧尸危机爆发后,凭借强大的组织能力、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严密的军事部署而成功稳住阵脚,并逐渐恢复元气的势力——北部军事特区。
这个特区以原战区为基础,整合了地区的部分资源,形成了末世中一个罕见的高度秩序化、军事化且实力强大的幸存者政权。
“致全球所有幸存人类势力及组织:”
“这里是大夏北部军事特区最高指挥部。”
“我们已密切关注到南亚次大陆近期发生的严重人道主义灾难及随之而来的核安全危机。”
“对于阿三共和国政府动用核武器及其引发的灾难性后果,我们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谴责。此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已对区域及全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同时,我们注意到,某个亚太国家正试图利用此次危机,以‘救援’为名,行掠夺之实,企图将阿三残余的有生力量和技术资源纳入其战略轨道,实现其地区扩张野心。”
“此举将严重破坏亚太地区现有力量平衡,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和冲突,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复苏有百害而无一利。”
“在此,我们严正声明并警告:”
“第一,任何势力不得利用南亚危机进行领土扩张或资源掠夺,不得强迫或诱使他国人员及武装力量违反其自身意愿进行转移。”
“第二,关于阿三共和国失控核武器及其造成的辐射污染,相关责任方必须承担起清理和消除危害的责任。北部军事特区将联合区域内其他负责任的力量,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保留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及周边地区安全稳定的权利。
“第三,我们呼吁建立公正、透明的国际幸存者协调机制,共同应对丧尸威胁、核污染及气候异常等全球性挑战,而非奉行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
“最后,我们正告那些企图火中取栗者: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不容肆意破坏。
任何危及我特区及周边友邻安全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果断的反击。”
“勿谓言之不预也!”
这段广播,如同在混乱的世界上投下了一颗精神意义上的核弹。
其内容之强硬,立场之鲜明,尤其是最后那句充满传统分量的警告,让所有听到的势力都为之震动。
在霓虹地下指挥中心:
中村一郎等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他们没料到一向低调内敛的大夏北部特区会在此刻发出如此直接而严厉的警告。
“八嘎……他们怎么会……他们怎么敢!”中村气得手发抖。
田中信雄目光阴沉:“他们一直在默默发展……看来实力恢复的程度超出我们的预估,这段广播的信号强度和组织性……他们肯定恢复了相当程度的工业和科技能力。”
“我们的计划……”
“计划照旧!”
田中斩钉截铁说道:“但必须加快速度!在大夏人可能采取实质行动之前,完成接应和撤离!同时,命令前线部队加强戒备,尤其是对马海峡和东海方向!”
“通知太约总部,大夏北部特区的‘扩张性言论’已对联盟构成威胁,要求太约就此进行紧急磋商,并给予我们全力支持!”
在阿三孟买地堡沙尔曼等人刚刚因为与霓虹达成协议而升起的一丝希望,又被这北方的警告蒙上了阴影。
“大夏……他们是什么意思?他们要阻止我们撤离吗?”有人惊慌地问。
“不一定……他们主要是警告霓虹……但这意味着我们的撤离行动可能不会一帆风顺……”
沙尔曼感到一阵眩晕,刚刚看到的生路似乎又变得崎岖坎坷。
“告诉霓虹人,我们需要更快的接应!更多的保障!”
在全球其他角落:
阿美高层惊讶于大夏北部特区的强势发声,开始重新评估亚太地区的实力对比。
“欧洲幸存者联合会”则将此视为亚太内部矛盾激化的信号,更加坚定了其“先管好自己”的方针。
太约内部则因此产生了新的裂痕,袋鼠、菲猴等国对是否要为了霓虹的计划而与明显强势起来的大夏北部特区对立,产生了深深的疑虑。
米勒上将的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内,则是另一种算计,或许……可以利用这种对峙,为阿美在亚太的未来找回一些主动权?
在复兴根据地,顾影疏和她的团队冷静地记录着这一切。
霓虹的收获,阿三的悲剧,北方的警告……所有这些信息,都被输入庞大的战略分析模型。
“霓虹消化这些战利品需要时间,也会埋下内部矛盾的种子。”
顾影疏分析道“太约内部的信任危机加深了。
“而北方同志们的这次发声,意义重大,为我们争取了更多的战略空间。”
“接下来”
她目光投向远方,仿佛能穿透厚厚的岩层,看到那风云变幻的世界“我们需要加快自身的步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