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霓虹的撤离舰队在阿三崩溃的海岸线上争分夺秒地“搬运”着他们眼中的有价值资产时。
远在广南新宁指挥中心的林禹,正冷静地注视着战略态势图上那不断向东移动的光点群。
“看来,我们的邻居这次是下了血本,收获颇丰啊。”
林禹的声音平静说道。
顾影疏立于一侧调出详细数据:“根据卫星监测和情报汇总,霓虹动用了包括其出云级、日向级在内的主力舰艇以及大量征用民船。”
“目前已在沿海接应点收容了相当数量的阿三技术人员,精锐士兵及其家属,并转移了部分轻便技术装备和资料。
“其主力船队预计将在36小时后开始成规模通过马六甲海峡,返回本土。”
林禹的手指在全息地图上那条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狭窄水道上轻轻敲了敲,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来都来了,还带了这么多礼物,不给他们回家的路上添点风景,岂不是显得我们招待不周?”
他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
“秉持着能捣乱就捣乱,能拖延就拖延的原则,给他们准备点惊喜。”
他转向顾影疏,命令道:“让寂静黎明部队出动,以远征号两栖攻击舰为核心,054A护卫舰护航,前出至南部海域预设阵位。”
“任务目标:在马六甲海峡西口至中段主要航道上,布设一片高密度智能水雷区。重点关照霓虹撤离舰队的预计航线。”
“明白。”
顾影疏立刻领会了林禹的意图。
这不是寻求决战,而是纯粹的骚扰和阻滞,目的在于恶心对手,拖延其消化吸收阿三资源的进程,并制造心理压力。
命令迅速下达。
位于海州港的“远征”号两栖攻击舰和4艘054A型导弹护卫舰,在接到指令后的整个下午。
都处于一种异常紧张却有序的临战准备状态。
这一次,它们的所有最终出航准备,都必须在日落前完成。
首先,是舰载航空力量的快速置换。
利用午后相对繁忙的港口背景作为掩护,原本配属在舰上的常规舰载直升机依次升空,它们奉命转场至内陆几个备用野战机场待命。
旋翼的轰鸣声混合在港口日常的作业噪音中,并不显得突兀,成功地为即将到来的特殊直升机腾出了甲板与机库空间。
紧随其后,来自内陆的双翼隐身直升机便在夕阳斜照中悄然抵达。
当最后一抹金色的阳光洒在“远征”号高大的舰岛上时,一群体型庞大采用明显隐身设计的双翼重型直升机。
以紧密编队的形式,精准地降落在已然清空的飞行甲板上。
地勤人员身着深色作业服,在傍晚的光线下高效运作,引导这些属于“寂静黎明”部队的专属座驾精准定位,并用系留索将它们牢牢固定。
核心“货物”的装载工作同步高效进行。
“远征”号巨大的坞舱大门完全敞开,港口的重型吊机与舰上起重机协同作业,将一个个特制军用集装箱和圆筒状容器。
里面正是此次任务所需的各型智能水雷稳稳地吊运上舰。
甲板上,技术军官和“寂静黎明”部队的武器操作员们争分夺秒,在夕阳的余晖下,将这些水雷逐一挂载到隐身直升机的机身外部挂点,或装入机腹内置弹舱。
每一颗水雷都在港口内完成了最后的检查、激活与参数设定。
当黄昏最后的光线即将被地平线吞噬时,最后一颗水雷的固定锁扣发出了清脆的咔哒声,所有准备工作宣告完毕。
此刻,夜幕开始降临。
“远征”号与它的护航舰队已经完成了彻底的“变身”,化身为一个移动满载致命“蜂群”的隐秘前进基地。
当天空完全被墨色浸染,只有稀疏的星光和远处城市的微光映照在海面上时。
“远征”号在两艘054A型护卫舰的前出引导下,缓缓驶离了灯火管制的泊位。
另外两艘054A则如同忠诚的影卫,悄无声息地融入编队,构成严密的护航阵型。
这支特遣编队没有开启航行灯,庞大的舰影在黑暗的海面上几乎无法分辨。
它们凭借着先进的导航系统,径直劈开黑色的波浪,向着西南方向的预定任务海域隐秘地驶去。
所有的准备已在白昼的尾声完成,此刻,它们正利用这完美的夜幕,悄然潜向目标,准备在适当的时机,释放出那足以搅动风云的致命雷区。
.........................
经过一夜的疾驰,特遣编队抵达了位于广南省与马六甲海峡之间,计算精确的远程布设阵位。
这个位置确保了双翼隐身直升机在满载水雷的情况下,拥有足够的航程抵达马六甲海峡并返回,同时又远离常规航道,极大降低了被发现的概率。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海面上微风习浪。
“远征”号的甲板上灯火管制,只有红色的作业灯在微弱地闪烁。
“起飞作业准备!”
“检查直升机状态!”
“水雷挂载确认!”
低沉的指令在加密通讯频道中传递。
地勤人员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最后检查。
一架架黑色的双翼隐身直升机旋翼开始缓缓转动,发出低沉压抑的嗡鸣。
“允许起飞!”
“祝任务顺利!”
随着指令,领头的直升机率先拔地而起,强劲的引擎推动它迅速爬升,然后机头一压,以极低的高度切入海面,几乎贴着浪尖飞行。
紧接着,第二架、第三架……数二十架隐身直升机如同从母舰上腾空而起的巨大蝙蝠群,在空中略作编队后。
便纷纷降低高度,组成多个小编队,朝着西南方向的马六甲海峡,开启了超低空突防航程。
它们严格保持着无线电静默,依靠先进的导航系统,精确地沿着预定航线飞行。
庞大的机群在海面上投下模糊的移动阴影,发动机的噪音被特殊的设计和飞行高度尽可能压制,完美地融入了夜晚的海浪声中。
经过数小时的贴海飞行,马六甲海峡那标志性的昏黑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直升机群进一步分散,按照预先分配的区域,如同撒网一般,扑向各自的目标航道。
抵达预定布设点上空后,直升机悬停在海面以上数米的高度。
舱门打开,“寂静黎明”部队的队员操作着专用的布放设备,将一枚枚涂着暗色保护漆形态各异的智能水雷,精准地投放入海。
这些水雷并非传统的碰炸式武器,而是经过巨神工业集团加装高度智能化模块的水下杀手。
它们具备声纹识别,磁信号感应,水压变化监测等多种引信模式,内置的微型处理器可以记忆并区分过往船只的特征信息。
部分先进型号甚至具备一定的自主移动能力,可以在布设后根据指令微调位置,或者潜伏在更深的水域,等待特定高价值目标的出现。
扑通、扑通……
重物入水的声音轻微而短促,迅速被海浪声掩盖。
黑色的圆柱体或球体迅速下沉,消失在深邃的海水中,进入静默的待机状态。
它们将牢牢吸附在海床上,或者悬浮在特定深度,冰冷的传感器持续扫描着周围的环境,等待那支满载着“战利品”和野心的舰队闯入它们的死亡领域。
布设行动高效而迅速。
直升机群在清空挂载后,立即转向,沿着原路开始返航。
当第一缕晨曦照亮马六甲海峡时,海面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只有那些悄然潜伏在海底的致命陷阱,无声地宣告着这片水域已然易主。
至少,不再是谁都可以安然通行的公共走廊。
当最后一架隐身直升机稳稳降落在“远征”号甲板上,特遣编队立即转向,以最高航速悄然撤离现场,返回广南基地。
林禹在指挥中心收到了“布设完成,部队安全返回”的最终确认信息。
他走到巨大的电子海图前,看着马六甲海峡那片被标记为深红色、代表高密度雷区的区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好了,礼物已经送到。”
他轻声自语,仿佛在期待着远方客人的“反应”。
“接下来,就等着听响了。”
“就算炸不沉几艘主力舰,能让他们疑神疑鬼,耽误几天行程,或者逼得他们绕道远行,这恶心一下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