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站楼二层的最后一只丧尸在交叉火力下含铜量超标,重重倒地。
刺耳的枪声渐渐平息,只剩下战士们粗重的喘息声和弹药壳落地的声响在空旷的候机大厅回荡。
“二层清空!检查弹药,伤员!”李光鹏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依旧铿锵有力。
队员们迅速检查自身和队友的情况。
幸运的是,除了几名战士被腐蚀者的酸液轻微灼伤了作训服外,并无严重减员。
防弹插板和扎实的训练在刚才的混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林禹站在大厅中央,目光扫过一片狼藉的战场。
破碎的行李、倒塌的设施、遍布地面的尸体和污血,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血腥的臭味。
“干得漂亮,回去给你们每个班记个集体一等功。”
林禹肯定了大家的表现,随即命令道:“迅速建立临时防御点,控制所有出入口。狙击小组,跟我来!”
三名肩负特殊任务的战士——两名狙击手和一名精确射手立刻跟上林禹的步伐。
他们在一个视野相对开阔、靠近巨大落地窗的VIp休息区停了下来。
这里位置较高,且坚固的玻璃幕墙虽然脏污,但大部分保持完整,提供了良好的视野和一定的防护。
“就是这里。建立狙击阵地。无人机操作员,报告跑道情况,并为他们提供实时指引。”
林禹通过无线电呼叫。
“收到!无人机正在跑道上方持续监视。目前观测到跑道及两侧草坪上散布有丧尸约七十至八十具,大部分为普通型。
未发现特殊变异体,部分目标位于飞机残骸阴影下或机腹下方,视野受限。”
“收到。”林禹转向狙击小组,“任务明确:精确清除跑道上的所有可见目标,为后续地面清理扫除障碍。优先保证自身安全,由近及远。”
“明白!”三人异口同声。
他们迅速行动起来。
使用休息区内快速构筑了一个简易射击阵地。
狙击手一(7.62mm高精度狙击步枪)占据了左侧位置,他调整着32倍镜的焦距,呼吸平稳。
狙击手二(qbU-10式12.7mm反器材狙击步枪)位于右侧,沉重的大狙架设在稳固的支架上,他正在连接无人机数据链,瞄准镜辅助装置开始接收来自天空的实时信息。
精确射手(qbZ-191精确射手型步枪)则在稍后一点的位置,负责中距离补射和警戒狙击阵地侧翼。
“已就位。”
“数据链接收良好,目标信息清晰。”
“精确射手就位。”
“开始清理。”林禹下达了最终指令。
咻——砰!
首先开火的是使用7.62mm狙击步枪的狙击手一。
一声经过消音器压抑后的轻微枪响,近三百米外,跑道上一个的身影应声倒地,脑洞大开。
几乎是同时,更大的轰鸣声响起。
砰——轰!
12.7mm重狙发言了。
其威力远超中口径狙击步枪,一发子弹过去,不仅目标丧尸的上半身几乎被打碎,甚至连它旁边的一个行李车也被打得扭曲变形。
对于隐藏在障碍物后的目标,这把枪有时甚至能直接穿透障碍完成击杀。
精确射手则沉稳地点杀着中距离那些被同伴漏掉或者移动轨迹难以预测的目标。
qmK-171白光瞄准镜提供了清晰的视野,每一发5.8mm子弹都精准地钻入目标的头颅。
天空中的无人机如同无声的眼睛,不断将高清画面和激光测距、标定数据传递下来。
操作员的声音偶尔在狙击小组的耳机中响起:“注意,b区7号标记点,目标移动至机翼下方,建议等待…好,目标露出半个身位…可以射击。”
“收到。”12.7mm狙击手微微调整枪口,短暂的停顿后,扣动扳机。
子弹呼啸而出,精准地将那只试图躲在飞机起落架后的丧尸连同起落架的一部分金属结构一同撕裂。
点名的过程高效而冷酷。
跑道上原本散布的丧尸一个个减少。
然而,正如无人机之前报告的那样,总有一些目标是狙击步枪难以处理的。
它们或许深藏在坚固的飞机残骸内部,或许处于极其刁钻的视觉死角。
十五分钟后,枪声渐渐稀疏下来。
“报告连长,可视范围内清晰目标已全部清除。但仍存在约十五个目标无法通过狙击有效消灭,它们的位置过于隐蔽或存在有效遮挡。”狙击小组组长报告道。
林禹透过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下跑道,确认了情况。“收到。你们任务完成得很好,继续保持警戒,监视跑道和周边情况。”
他按下无线电通话键:“赵林!”
“收到!请指示,连长!”无线电那头立刻传来回应,背景音中还能听到零星的枪声,外围防线显然也一直在承受压力。
“跑道大部已被清理。现命你部派出一个班,乘坐两辆‘猛士’车,进入跑道区域,清剿狙击小组无法命中的残余丧尸,务必彻底扫清跑道,非必要情况下不要下车利用高机动性与丧尸拉扯,确保其绝对安全!”
“明白!一班,跟我来!登车!目标跑道,清剿残余!”赵林的声音带着兴奋。
一直防守难免憋闷,主动出击总是更让人热血沸腾。
很快,两辆东风猛士装甲车轰鸣着从入口防御阵地中冲出,驶入开阔的跑道区域。
车顶的12.7mm车载机枪和成员从车窗探出的自动步枪,构成了移动的火力平台。
在狙击小组和无人机的持续指引下,猛士车灵活地穿梭在跑道和停机坪上。
车载机枪对着飞机舱门、起落架舱、破损的机身等角落进行短点射或压制性扫射,将藏匿其中的丧尸逼出或直接消灭。车内的步兵则精准地点杀那些被赶出来的零星目标。
砰!砰!砰!哒哒哒…
跑道上再次响起枪声,但这一次,是干净利落的收尾工作。
看着跑道上最后一处顽抗点被猛士车的机枪火力彻底摧毁,林禹对着无线电说道:“所有单位注意,跑道已清理完毕,赵林,派出你的人检查机场塔台和关键基础设施特别是给我清理出一条跑道,李光鹏带着你的人巩固航站楼防御。”
机场,这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潜在的安全点,终于被他们牢牢控制在了手中。但每个人都清楚,夺下它只是第一步。
【叮!夺取新宁机场-任务完成!奖励已发放战争点数+3000!】
【预计三个小时后一个空中突击旅将抵达新宁机场请指挥官保证有可降落的区域。】
【空袭模块已升级】
【可使用空袭载具:1:A-10“疣猪对地攻击机”x2(每架冷却时间为180分钟)】
【军衔已升级上尉→大校】(两毛四)
【军衔章和夏、冬常服以及夏、冬季迷彩以及各种常用服饰即将在指挥官的位置进行空投】
“我操,我成旅长了”
收到指令,林禹兴奋目光扫过刚刚肃清的跑道区域。
三个小时,时间紧迫。
“赵林!”他通讯装置联系道。
“到!”
“跑道基本清理完毕,但需要进一步检查和确保绝对安全。”
“你带你的机械化步兵排,立刻对主跑道进行快速勘察,重点检查有无未爆弹药、大型障碍物以及丧尸残留,特别是飞机残骸内部和下方。”
“发现任何异常,标记并回报,非必要不交火,优先确保跑道可用性。动作要快,我们只有不到三小时时间。”
“明白!一排,跟我来!”赵林没有丝毫迟疑,立刻点人,带着战士们乘坐着三辆步战车以战术队形迅速冲向跑道,开始进行细致的检查。
就在这时,天际传来一阵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声。
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抬头望去。
只见蔚蓝的天空中,一个巨大的灰色身影正由远及近。
正是一架国产运-20“鲲鹏”大型运输机!它飞得并不高,正在进行空投作业前的准备。
运输机飞临机场上空,调整姿态,尾部舱门缓缓打开。
一个小小的黑点被推出舱门,瞬间,一朵巨大的、色彩鲜艳的降落伞在空中猛然绽放,减缓着其下挂载的物资箱的下坠速度。
物资箱平稳地向着预定空旷区域——一条辅助滑行道落去。
砰的一声闷响,沉重的物资箱稳稳地砸落在跑道上,降落伞随之飘落覆盖其上。
“赵林,分几个人,去把那个空投物资箱拖回来,注意警戒周边!”林禹通过无线电命令道。
“收到!”赵林立刻安排一个班的战士,保持警戒队形,快速机动到空投落点。
他们利落地收起降落伞,检查箱子外部无误后,将箱子用步战车运回航站楼下的临时防御点内。
箱子被打开,里面整齐地码放着各种崭新军服。最上面是几个精致的硬盒,打开后,赫然是代表着大校军衔的肩章、领章、资历章以及帽徽。
其下是分门别类折叠好的夏常服、冬常服、夏季迷彩作训服、冬季迷彩作训服以及其他常用服饰和配套鞋帽,所有物品都是崭新的。
林禹拿起那副四颗星徽加两条边线的大校肩章,眼中闪过一丝波澜说到:“这下,一步登天了。”
肩章这是一种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当即卸下了自己上尉军衔的肩章和领章,仔细地将大校的军衔标志佩戴在自己的作战服相应位置上。
佩戴整齐后,林禹挺直了脊梁,目光扫过周围注视着他的战士们。
虽然只是军衔的改变,但他周身的气场似乎也随之变得更加强大。
他沉声下令:“通知下去,跑道检查加快进度!空中突击旅即将抵达,三个小时内清理完成!”
“是!旅长!”李光鹏地立正回应,声音中带着前所未有的敬畏。
【军衔已更新:大校】
【权限提升。】
【空袭模块已就绪。】
【主线任务更新:确保机场跑道安全,迎接空中突击旅降落。】
这时林禹突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利用系统的通讯频率联系了突击旅的旅部
在系统通讯频道中一个清晰沉稳的声音响起:“旅部收到,旅长请讲,副旅长顾卫国及旅部机关等候您的指示。”
“顾卫国,新宁机场卫星平面图及设施数据已通过系统终端数据链发送至你部。”
“我需要你立即带领旅部机关人员,根据现地情况,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部队降落序列、各单元驻扎区域划分以及机场外围及内部关键节点的警戒阵地部署预案。”
“核心原则:所有部署不得影响机场跑道、滑行道及主要联络道的正常起降功能。预案制定完毕后报我批准。”
林禹语速快而清晰,他知道自己并非战术部署专家,必须让这群自带的专业指挥团队来做计划。
“明白!接收数据完毕,立即组织部署,尽快呈报预案!”顾卫国的回答没有丝毫迟疑,充满了职业军人的干练。
不到四十分钟,一份详尽的部队展开方案就传回了林禹的终端。
方案细致标注了每一型直升机的建议降落次序和停放区,各营连的临时驻地区域巧妙利用了机场的停机坪、绿化带和闲置场地,警戒阵地则覆盖了塔台、油库、入口及周边制高点,完全避开了飞行区。
林禹快速浏览
专业的事果然得交给专业的人。
“方案批准,按计划执行。”林禹回复道。
“收到!部队将按预定方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