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阳山上,姜子牙收拾好茶具,转身请示:“师尊命 执掌封神,可阐教、截教、西方教皆为圣人道统,若有准圣入劫,是否会生变故?”
姜邬从容摆手:“封神乃因果量劫,无分对错,不过是洪荒天地的定数使然。”
“无论阐教、截教或西方教,既在天道之下,天道自会制衡各方势力,岂容一家独大?”
见姜子牙听得专注,姜邬轻啜一口悟道茶,继续提点:“再者,地府已先一步现世。”
“你虽为封神天命之人,却也不必忧心如何处置各教上榜者。”
“一切众生皆需经轮回生死簿审定,方入封神榜。”
姜子牙眼前一亮,追问道:“师尊是说,应劫而亡者皆由您掌控?这便再好不过!否则以的能耐,恐难圆满完劫。尤其截教若牵扯其中, 实在难下……”
姜邬一时语塞,这徒弟竟盘算着如何下。
他摇头失笑:“非我执掌生死簿,乃你师母统辖六道轮回,明察生死簿中一切定数。”
姜子牙嘿嘿一笑:“师母执掌与师尊执掌,有何区别?都一样嘛……”
姜邬佯怒瞪他一眼,却无责备之意,只端起师尊威严轻叹道:“快去准备吧。封神量劫连圣人都难脱干系,为师可替你挡下圣人,但圣人之下,全凭你自行应对。”
“ 谨遵师命!有师尊赐下的三千宇宙超脱证道之法,绝不负所托!”姜子牙郑重叩首。
“吾也该为这场量劫多做些准备了。”
姜邬低语一句,随即盘膝而坐,再度提笔着书。
秦峰以传世杰作提升人族整体实力,却难以抵消天命劫数的反噬。
权衡之下,他决定另辟蹊径,以多部上乘典籍代替稀世神作,逐步增强人族底蕴。
千年之间,十部佳作接连现世。
平均每百年便有一部问世。
人族由此迎来前所未有的蜕变。
仙道修士突破百亿,太乙金仙级强者逾万。
其声势之盛,已堪比巫妖量劫时期的洪荒大族。
唯一缺憾,在于大罗金仙依旧仅有秦峰与 姜尚二人。
纵使燧人氏、石荒、神农氏等初代读书人凭借至宝可抗衡大罗,但终究困于太乙巅峰数千载。
大罗之境,乃是洪荒世界划分众生的一道天堑。
未入此境,终为凡尘蝼蚁。
\"三百余位初代读书人皆可越阶战大罗,然真正突破者不足五指之数。莫非唯有顺应天命,等待应劫之人开启特定典籍,方能造就大罗乃至更高存在?\"
秦峰时而苏醒,一为延续人族血脉,二为培养人族至尊。
前者与后 行,后者则依托传世典籍。
精品典籍夯实族群根基,传世神作缔造人族至尊。
岁月流转,时值人族历一万五千三百年……
洪荒大地上,原始部落渐被巍峨城池取代。
这是人族数千年发展的结晶,亦是人道完善的象征。
文明当向前迈进,茹毛饮血的部落时代终将消逝。
这些雄伟城池非为内斗而生。
如今的人族万众一心,再无纷争。
东海之滨,陈塘关上空。
阐教十二金仙太乙真人手握红蓝灵珠,俯视苍生。
\"人族小辈,量劫将至。此珠蕴含洪荒至宝,尔等既有天命在身,何不入我圣人门下?\"
\"赐尔等仙缘,当知感恩!\"
拂尘轻挥间,灵珠坠入陈塘关李府。
径直没入总兵李靖夫人腹中。
此刻李府内,李靖正在产房外焦急徘徊。
已有金吒、木吒二子的他,面对夫人殷氏三年六个月的怀胎,心潮难平。
忽见血色金光贯天而下!
整座院落笼罩在妖异光柱中。
李靖不及细想,夺门而入。
迎面撞见惊慌失措的产婆,失声尖叫:\"夫人生了个肉球!\"
肉球?!
李靖骇然,本能祭出后天灵宝级法器。
只见房中血光冲天,夫人昏迷在榻,角落处诡异光团吞吐不息……
李靖的面容瞬间被恐惧笼罩,握在掌中的长剑折射出刺骨冷芒。整座厢房内,赤色光华与凛冽剑影纠缠不休,他的额前渗出细密汗珠。
当看清本该是婴孩的肉团竟如此可怖,李靖终是按捺不住,厉声喝问:\"何方宵小!竟敢谋害我儿!\"身为参悟古籍获得神通的人族强者,他立即察觉此事暗藏玄机。
霎时间,屋外降下功德金辉,驱散漫天血光。那团血肉凌空飘出屋外,李靖持剑疾追而出。只见一名仙风道骨的道人正托着那团血肉,李靖双目赤红喝问:\"仙长何人?\"
\"贫道乃玉清圣人座下,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道人拂尘轻扬,声若金玉。
李靖剑锋微转:\"阐教仙家,何故踏足我人族疆域?\"虽知对方乃大罗金仙,但为护初生骨肉,他寸步不让。
太乙真人傲然道:\"洪荒天地,何处不可往?此番特来度化尔等脱离苦厄。\"他注目手中肉球又道:\"此间血光之灾,唯贫道可解。\"
\"我李府何来灾劫?仙长请回!\"李靖心生疑窦,暗忖此事或与眼前道人有关。
真人缓声道:\"此子孕育三载有半,乃天地煞气所钟。若非贫道以灵珠 其煞,早成魔童祸世。今欲收其为徒,十八载后必令其得证仙道。\"
\"不必!\"李靖断然回绝,\"人族自有 地只护佑,不劳天道仙真挂怀!\"
\"大胆!\"太乙真人眸绽寒光,\"汝可知这魔童现世,将致亿万人族遭劫?届时汝万死难赎!\"
李靖紧握剑柄,沉默如铁。
李靖心中纠结万分。若因自己的孩子而为人族招来灾祸,他绝不愿见到这样的局面。
然而若要拜入阐教门下,岂不是背叛人皇?这更不可为!
李家拥有的一切皆由人皇赐予,岂能归顺阐教?即便真要投靠一方圣人道统,也该选择地母后土。
正当李靖犹豫不决时,那团肉球骤然迸发血光,巨大的球体竟自行绽放出一朵莲花。花瓣舒展, 竟躺着一个婴孩!
“爹爹!”孩子一出生便看见李靖,稚嫩的小手伸向父亲,口中不住呼唤。
李靖毕竟修行多年,又得人族先贤赐下神兵,眼力非凡,一眼便看出这孩子天命不凡。此刻见他张开双臂求抱,心中坚定更甚。
“仙人,请将吾儿归还!若执意不肯,李某即便拼上性命,今日也要向仙人讨个公道!”
话音未落,李靖已持剑直指太乙真人,明知实力悬殊,却无半分退路。
太乙真人气得胡须直颤,双目圆睁,死死瞪着李靖。若非元始天尊严令因果量劫未消前不可妄造杀孽,以免引火烧身,他恨不得当场拍死这凡人。
只是思来想去,与人族结下杀劫确实不智。人族执掌封神大权,又握地府生死簿,此劫几乎全由人皇定夺,若贸然沾染因果,只怕后患无穷。
况且灵珠已融入李家三公子体内,无论如何,这孩子终将入劫,倒也不必急于一时。
“可惜!白白浪费一件先天灵宝来化解因果,真是亏大了!”太乙真人心疼不已,未能收徒虽遗憾,但总算有所收获。
“罢了!本座倒要看看,你如何应对一个堕入魔道的孩子!”
既然无法得手,太乙真人索性破罐子破摔,不再压制灵珠中的恶念,任由善恶之力全部涌入哪吒体内,随后将孩子抛向李靖。
李靖慌忙接住,只见幼子浑身笼罩血色光芒,再抬头时,太乙真人早已消失无踪。
望着怀中魔气缠绕的三子,李靖陷入沉思。
“是否该去祖地求见人皇?可人皇为人族大计常年闭关,族人皆知不可轻易打扰……”
“罢了!魔童也好,灵童也罢,身为其父,我自当尽责教导!”李靖想起人族自强不息的传统,遇到困难首当自己解决,而非一味求助他人。
……
三年时光转瞬即逝。
如今的李家三子哪吒调皮机灵,时常爬上屋顶远眺外界。他扎着冲天辫,小手托腮,眼中满是向往。
“哥哥和爹娘总说人皇开辟了新书大道之路,为何我感受不到?”
“为何陈塘关的人都视我为妖邪?”
“为何他们推崇的人皇新书,我却无法参悟半分?”
“难道真是我这妖邪之身,才无法参悟其中玄机?”
“真想去人族祖地拜见人皇先祖,看看这广阔天地。可惜爹爹总将我困在陈塘关内。”
年幼的哪吒回想着这些年的遭遇。已具灵智的他,思绪渐渐飘向远方。
这时,院中走来两位少年,见哪吒又坐在屋檐上,顿时惊呼:“三弟!快下来!”
哪吒回头见是兄长,一个翻身跃下,欢快道:“大哥二哥是来陪我玩的吗?整日闷死了!”
金吒皱眉责备:“你尚未修炼,怎敢爬这么高?若有个闪失......”
哪吒甩了甩额前碎发,满不在乎:“我这身板结实着呢!”
忽又低落道:“听闻大荒中的孩童,年幼便能移山。若能像他们该多好......”
“兄长,给我讲讲人皇先祖的事吧?书里写的,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金吒木吒立刻正色:“不可妄议圣典!”
“知道啦!”哪吒撇撇嘴。
三人于院中石凳坐下。金吒娓娓道来:“昔日我族在洪荒不过是......”
“幸得人皇开创新道,传下修炼之法。父亲镇守之能,也是由此而来。”
“人皇庙中供奉的轩辕弓,乃是从《仙墓》中悟得的至宝,可诛太乙金仙!”
哪吒听得入迷。虽为灵珠化身,终究孩童心性,对神兵利器充满向往。
提到《仙墓》,木吒补充道:“传说那神弓配有三箭,一箭诛妖,一箭平叛,最后一箭的威能更是神秘莫测!”
“真想见识见识!”哪吒眼中闪着光。
金吒笑道:“待你能参悟圣典时,自会明白其中玄妙。”
好的,我明白了。\"顽皮鬼,你天生不凡,为父必会为你重塑筋骨,定能等到下一部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