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钧当着诸圣点破此局,分明是要警醒座下 。毕竟是玄门师尊,纵使面临三道争锋,终究要为自己门下谋得一线生机。
姜邬神色淡然,既未承认也未否认。他此来确有两重深意:既要借量劫理顺三道因果,补全人道地道;更要伺机完善地府阴司体系。至于人族,当在劫火中淬炼,却不能伤及根本。
\"量劫既起,必然席卷天地人三道。\"姜邬直视鸿钧,虽修为不及,却透着人道之主的威严,\"道祖所思,正是吾心所念!\"
鸿钧不置可否,只挥袖化出云床请众人落座。随即直指要害:\"自巫妖劫后数千春秋,三道纠缠的因果已成洪荒桎梏。今劫运降临,身负因果者当入世应劫。\"
话音方落,诸圣面色骤变。原始、通天及西方二圣的道统因果最为深重,唯女娲因妖教早已式微而置身事外。此刻紫霄宫中,唯有执掌人道的姜邬与地母后土气定神闲。
姜邬早有筹谋——昔年补天所留的两枚五彩石,一枚将应于封神,一枚暗 游,皆为制胜先手。
通天忍不住稽首问道:\"师尊,这因果杀劫该如何化解?\"
\"此乃大道之劫。\"鸿钧的声音如金石交鸣,\"福缘浅薄者,非陨落不得解脱。自妖庭倾覆,吾立昊天执掌天庭,人皇地母创设地府。而今周天星斗无人值守,六道轮回职位空虚,当借此次杀劫分封诸神,一来了结因果,二来补全天庭地府。\"
听到此处,姜邬突然打断:\"地府虽有空缺,却非天道所封。\"
鸿钧目光微动:\"既开六道轮回,当有应劫之物...\"
鸿钧掌心光华流转,一卷土黄色卷轴浮现,萦绕着纯净圣光。
他道:\"此乃天书封神榜,应劫封神之物。仙缘深厚者可保全道果,次者凭此位列神庭,得享正神尊位。\"
\"人皇道友,请出示你的宝物。\"
姜邬闻言,自后土手中取出一册散发着轮回气息的典籍。封皮隐现幽冥纹路,正是可定地府神职的轮回生死簿。配套的千秋轮回笔悬于侧畔,笔锋流转着篡改命数的规则之力。
\"此物司掌阴司任免,亦能评判洪荒生灵资质。\"鸿钧向诸圣解释道:\"入劫者需先经生死簿验明仙缘——深厚者可超脱轮回封仙授神,浅薄者须入地府任职鬼差,度化众生。\"
诸圣闻言皆暗自凛然。
这洪荒因果杀劫何其可怖!纵是天道圣人亦不敢轻涉其中——虽能避过身陨之危,却有跌落圣位的风险。
那两句判词在诸圣心头萦绕不去。
阴司神职本为三教所求,如今却成避之不及的厄难。鬼差乃地府末流,既无功德加身,又要受高阶神只驱策。虽有自诩福泽深厚者不屑此职,然一切皆由生死簿定夺。
\"命数竟操于地府之手...\"元始余光扫过姜邬,眼中晦色难明。
通天却凝视着两件至宝,沉声诘问:\"阐教金仙不足二十,如何凑足三百六十五路正神?更遑论地府尚有职缺...\"
此言确有道理。当世人教势微,妖庭隐遁,西方教虽众却因果浅薄。莫非真要圣人亲历劫数?
鸿钧淡然而答:\"此劫乃因果轮回必经之途。圣人门下,洪荒万灵,皆需应劫了断因果。\"
诸圣闻言神魂俱震。这竟是席卷洪荒的天地大劫!
连后土都微微色变——如此杀劫之中,地府与人族将面临何等变故?
巫族的因果早在上一场量劫中已清算完毕。
然而地府作为洪荒万灵的最终归宿,若论洪荒天地间因果最重之处,轮回地府当属首位。
姜邬感受到后土的忧虑,轻轻握紧她纤细的手掌,淡然一笑:\"不必担忧……杀劫虽凶险,却也有执掌棋局之人……\"
鸿钧听闻姜邬之言,微微颔首,继而说道:\"此次杀劫威力巨大,波及整个洪荒天地及圣人教派,将有天命之子应运而生。此子拜入哪一教派,便由该教主持封神事宜!\"
众圣人闻言皆肃然应允。
虽说主持封神能抢占先机,但终究无法逆转大势。因果量劫之中,入劫者的福缘因果才是关键,而非其背景靠山。
\"师尊,可否对这天命之子稍加点拨?\"元始天尊意图抢占先机,尽管众人皆在场,他仍自信阐教能率先收得此徒。
鸿钧沉默以对。此乃天机,不可轻易泄露!
沉吟片刻,鸿钧的目光转向姜邬。
原本洪荒之中唯有他能掌控量劫走向,如今却多了位人道之主。
他开口问道:\"道友身兼人道之主与人皇之位,虽超脱天道却仍在洪荒之内。此番因果量劫将了结天地间所有因果,你有何打算?\"
姜邬从容应答:\"洪荒中因果缠身者皆当入劫。轮回生死簿记载万物,一切依此而行。\"
他早已计划将人族磨砺到足以在量劫中从容应对。即便真有人族应劫,地府乃他所创,又有何惧?不过是从左手换到右手罢了。
鸿钧见他神色自若,心中暗叹。
人道与六道皆与姜邬相关,人族注定在此劫中崛起,成为洪荒主角。这场封神量劫,已将天地人三道尽数卷入。
波及之广,牵连所有圣人道统,无一幸免。
\"在此元会结束前,尔等自行商议,签押封神榜,入生死簿。待周天星斗正神归位,劫数自消。\"
鸿钧留下封神榜于紫霄宫,化作紫色云霞消散无踪。
此榜无人能动,连姜邬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修为尚不及道祖。
封神榜终究令人眼热!所幸生死簿在他手中,封神榜也未必没有机会。
众圣凝视封神榜,彼此观望,皆欲让对方门下先入劫。
通天与元始针锋相对,倒是太清圣人率先打破沉默。
他长久凝视封神榜,又望向姜邬。
二人之间尚存一丝未了因果——这因果源于太清唯一的亲传 ,玄门二代首座玄都法师。
最终太清老子叹息道:\"本座仅余玄都一徒。\"
身为玄门大师兄,人教已散,唯存此徒。若其他圣人还要断他道统,实在过分。
况且玄都乃先天人族,常年修持功德,几乎不染因果。
虽然太清与姜邬因玄都先天人族身份存在些许关联,但影响微乎其微。众人并不执着于争夺那个名额,自然不会将太清的道统推向绝境。
为区区一个名额得罪圣人?其他人都没那么愚蠢。
女娲目光扫过封神榜,忽然轻笑出声:
\"妖族经历巫妖量劫,妖庭覆灭,如今却要让前朝余孽担任天庭神职?昊天师弟当真愿意?\"
这番话意味深长。巫妖量劫虽摧毁妖庭,但女娲早已将妖族精锐安置在混沌天外,避开了洪荒纷争。妖族刚遭重创,谁能忍心再看女娲娘娘呕血?
更何况,妖族终究是前朝旧部。天庭踩着妖庭废墟崛起,如今还要榨取其残存血脉——莫说众圣人面上无光,就连昊天自己也觉得荒唐。
至此,六圣中已有两位不必签署封神榜。而执掌轮回生死簿的姜邬与后土,其麾下应劫不过是走个过场,结局早无悬念。
现在头疼的,只剩通天、元始与西方二圣。
\"准提接引这般精于算计,怎会再吃哑巴亏。\"姜邬冷眼旁观,想起当年地藏之事仍觉讽刺——那对师徒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倒立下四 宏愿。
果然,二圣将封神榜推回:\"西方教已遣地藏入地府应劫,余下皆是无名之辈。况且吾教人丁单薄,修功德者居多,何须再填神榜?\"
这番说辞令众圣哑然。原来教派凋零反倒成了优势?只是将嫡传 送入地府却无功而返,这等自揭伤疤之事,想来二圣每思及此必如刀绞。
但无论如何,西方教确实无多少人可上榜。
矛盾终归落在阐截二教头上。
阐教门人虽少,却个个根骨非凡,偏又桀骜不驯,积攒杀劫;截教万仙来朝,良莠不齐,造业者甚众。
此刻玉虚宫与碧游宫之主隔空对峙,两位圣人竟为封神榜僵持不下。
元始率先打破沉默:\"吾门十二金仙皆是功德之身。即便尽数上榜,截教也需补足三百之数。师弟何不痛快签了?\"
通天闻言勃然变色——要他亲手送 上榜?
绝无可能!
“荒谬!”通天面色一沉,厉声道:“莫非吾截教 ,就该平白遭劫上榜?”
元始嗤笑一声,语带讥讽:“师弟的截教自诩万仙来朝,门下 遍布周天,莫说一张封神榜,便是再来几张也绰绰有余。至于地府那些职司,牛头马面之流,倒与你那万族来贺的门风颇为相称。”
这哪是商议封神,分明是阐教与截教势同水火的对峙。
昊天静立一旁,眼见几位圣人为天庭封神之事争执不休,甚至要将两教彻底对立,心中忐忑,一时不敢出言。他悄悄看向身侧的姜邬,却见对方悠然自得,俨然一副局外人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