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溃涡旋资本,如同在国际资本的围猎场上,完成了一次震撼人心的“屠龙”壮举。胜利的余波荡漾开来,带来的收获远超一场简单的商业胜利,堪称硕果累累。
首先,是资本市场上的直接斩获。
孙浩拿着最终的战报,兴奋地向王辰汇报:“辰哥,初步统计出来了!我们在这次多空大战中,通过反向操作、低位回购以及最后阶段的逼空,剔除掉前期防御性亏损和回购成本,净盈利超过八十亿!这还不算我们趁机增持的智云科技、长生生物等核心资产的股权增值!”
这是一笔惊人的财富,不仅完全覆盖了之前应对制裁和打压的巨额消耗,更为王辰接下来的产业扩张注入了充沛的现金流。
其次,是声誉和影响力的空前提升。
“王董,现在国内外主流财经媒体,都将您称为‘击溃国际资本的东方巨鳄’。”李静汇报着舆论风向,脸上带着自豪,“很多之前对我们持观望甚至怀疑态度的机构和合作伙伴,现在都主动递来了橄榄枝。甚至有几家之前迫于压力中断合作的欧洲二线设备商,也重新联系我们,表示愿意‘寻找变通方案’。”
王辰这一战,打出了声威,也打出了中国民营资本在面对不公正打压时的不屈与强悍。这无形中为他和他旗下的产业,构筑起一道强大的信誉护城河。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技术火种的巩固与壮大。
西南,“春芽计划”基地。
冯婷带着捷报亲自来到了王辰的办公室。她虽然依旧清瘦,但眼神明亮,充满了昂扬的斗志。
“王董,基于新型基底材料的突破,我们成功流片了第一款完全自主设计、采用去美化工艺的智能传感芯片原型——‘初芯一号’!”冯婷将一份测试报告放在王辰面前,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虽然制程还比较落后,性能也只达到国际主流五年前的水平,但关键的是,所有的设计、材料、设备、工艺,都实现了自主可控!”
她指着报告上的数据:“更重要的是,功耗控制和特定环境下的稳定性,甚至超出了预期!这证明我们选择的差异化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初芯一号……”王辰看着报告上那枚小小的芯片图片,眼中闪烁着光芒。这不仅仅是一枚芯片,这是在严酷封锁下,顽强破土而出的希望之火!它的意义,远超其本身的商业价值。
“辛苦了,冯总,辛苦了所有研发人员!”王辰郑重道,“加大投入,尽快完成迭代研发!我要在一年内,看到‘初芯二号’的性能,追上国际主流!”
“明白!”冯婷用力点头。
第四,是内部凝聚力的空前团结。
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辰星资本核心团队的向心力和执行力达到了一个顶峰。无论是孙浩、李静这样的老臣,还是林风、周毅、韩冰、巴颂这些后加入的骨干,都在这场生存之战中证明了自身的价值,也对王辰的领导力产生了近乎崇拜的信服。
甚至连原本有些隔阂的沈冰,也因为与郭慧关系的拉近,以及对王辰个人能力和担当的更深认知,而变得更加融入这个集体,眼神中少了几分疏离,多了几分归属。
最后,是战略空间的极大拓展。
涡旋资本的溃败,使得国际资本短期内不敢再轻易对王辰这条“过江猛龙”进行类似的狙击。这为他赢得了宝贵的喘息和发展时间。他可以更从容地布局产业链,推进技术研发,整合内外资源。
王辰站在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