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晨光驱散了周末的宁静,预示着新一轮博弈的开始。
王辰刚在办公室坐下,李静便带着一份详尽的报告走了进来,她的脸色比平时更加严肃。
“王董,根据我们多方渠道核实,华盛顿方面更新实体清单的提案已经进入最后审议阶段,速度比预期的还要快。”李静将报告放在王辰面前,“‘辰芯科技’和华芯科技的三个关联研发实体,都在建议名单上。”
王辰快速翻阅着报告,上面罗列了可能被禁运的关键设备、材料和软件,几乎涵盖了“辰芯”规划中高端智能传感芯片研发的所有核心环节。
“预案推进得怎么样?”他头也不抬地问。
“技术替代方案有,但都不完美。”李静直言不讳,“国内相关领域进步很快,但在部分尖端材料和精密仪器上,短期内完全替代进口不现实。我们正在通过东南亚和欧洲的第三方渠道尝试转口,但成本会增加三到五成,而且存在被追溯和断供的风险。最重要的是,时间!我们的研发进度会被严重拖慢。”
王辰合上报告,眼神冰冷。这正是对手想要的效果——延缓甚至扼杀“辰芯”于襁褓之中。
“继续推进所有备用方案,不计成本,抢占时间窗口。”王辰下令,“同时,让我们投资的那些媒体‘朋友’,开始造势,主题就是‘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紧迫性’和‘某些国家滥用制裁对全球科技生态的破坏’,把舆论水搅浑。”
“明白。”李静记下要点,顿了顿,又道,“另外,冯总那边传来消息,景明集团的动作加快了。郭景明昨天亲自出面,宴请了华芯的两位独立董事和一位持股比例不小的产业资本代表。”
王辰眼神微眯:“看来我这位‘伯父’,是迫不及待了。”
就在这时,林风的身影出现在办公室门口,他没有进来,只是对王辰微微点了点头。
王辰会意,对李静道:“先按计划进行。”
李静离开后,林风快步走进,关上门,直接说道:“老板,证据链基本完整了。我们截获了郭景明助理与‘蓝湾资本’方面多次加密通讯的破译内容,涉及交换华芯内部评估报告、讨论股权收购对价,甚至提到了在事成后如何‘妥善安排’冯总。资金流向也追踪到了几个离岸账户,最终源头与涡旋资本高度重合。”
“足够形成法律证据吗?”王辰问。
“民事层面足够,刑事层面还需要更直接的贿赂或内幕交易证据,但这需要时间,而且容易打草惊蛇。”林风回答。
王辰沉吟片刻,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有时候,证据未必要交给法庭。”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孙浩:“浩子,之前让你梳理的,与景明集团的业务关联和投资交集,清单出来了吗?”
“出来了,辰哥。”孙浩的声音传来,“主要集中在两个合资地产项目和一支文化产业基金,规模不小,但并非我们的核心资产。”
“很好。”王辰下令,“通知下去,辰星资本及旗下所有关联公司,立即启动与景明集团所有合作项目的退出程序。按照合同条款,该赔偿的赔偿,该切割的切割,用最快速度,完成剥离。”
电话那头的孙浩明显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釜底抽薪?明白!我立刻去办,保证在三天内完成所有法律和财务流程!”
这一招,极其狠辣。景明集团规模虽大,但近年来业务扩张迅猛,资金链并不宽松。辰星资本突然的、毫无征兆的全面撤资,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直接资金缺口,更会向市场释放一个极其负面的信号——王辰与郭景明彻底决裂。这足以引发景明集团的信用危机和股价震荡。
挂断电话,王辰看向林风:“把那些‘证据’,匿名发送给华芯科技所有的重要股东,特别是那几位还在摇摆的。让他们看清楚,郭景明合作的到底是什么人,想把华芯带向何方。”
“是!”林风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这是攻心之计,足以让那些还在观望的股东做出明智的选择。
“另外,”王辰补充道,“把我们全面撤资景明集团的消息,也‘不经意’地透露给那几位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