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王辰飞抵深圳。
这座城市的活力扑面而来。在去往南山科技园的路上,他看到到处都是施工中的高楼和步履匆匆的年轻人。
深圳创芯软件的办公室充满硅谷风格:开放式办公区、休闲吧台、甚至还有个小型篮球场。创始人陈博士是个三十岁出头的海归,穿着牛仔裤和t恤,充满激情。
“王董,我们的EdA软件已经可以支持3纳米工艺。”陈博士直接打开演示界面,“华为和海思都在测试。”
王辰仔细查看软件性能,确实比国外主流产品不遑多让。
“为什么回国创业?”
“因为这里有机会改变世界。”陈博士眼神灼灼,“在美国,我们永远只能是配角。”
参观研发中心时,王辰注意到一个细节:虽然公司资金紧张,但研发人员的配置都是顶级的。
“我们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陈博士说。
中午在公司食堂,王辰和几个年轻工程师同桌吃饭。他们讨论技术时的专注和热情,让人动容。
“王董,您知道吗?”一个年轻工程师说,“陈博士为了发工资,把自己的特斯拉都卖了。”
下午的谈判很顺利。王辰决定投资八亿,持股35%。这个决定不仅基于商业考量,更基于对这份创业热情的尊重。
---
傍晚,王辰考察一家做半导体检测设备的企业。这家企业技术实力不俗,但创始人过于保守,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
“我们需要更多时间验证技术...”创始人反复强调。
“市场不会等我们。”王辰直言不讳,“有时候,快比完美更重要。”
考察结束后,他决定暂缓投资。在半导体这个快速迭代的行业,保守就意味着落后。
回酒店的路上,孙浩汇报:
“辰哥,查到些新情况。美国可能下个月要升级制裁,限制EdA软件出口。”
“消息可靠?”
“八成把握。”
王辰立即让孙浩调整行程,明天增加对几家关键企业的考察。
---
晚上,王辰在酒店餐厅见一位特殊客人——国家大基金的代表。
“王董,听说您这次考察收获很大。”
“确实。国内企业的技术突破比想象中快。”
“大基金三期很快启动,”对方压低声音,“我们希望辰星资本能作为合作方。”
这是个重要机会。成为大基金的合作方,意味着能接触到最顶级的项目和资源。
“我们需要做什么?”
“协助评估项目,共同投资。”对方递过一份保密协议,“首期规模五百亿。”
王辰仔细阅读条款,条件很优厚。他当场签字:
“辰星资本一定全力以赴。”
---
回到房间,王辰与郭慧视频。她正在批改作业,背景是熟悉的书房。
“今天顺利吗?”她放下红笔。
“很顺利。”王辰把白天的经历娓娓道来,“看到这么多人在为国产半导体努力,很受鼓舞。”
郭慧微笑:“这才是你真正想做的事,对吗?”
“是啊,”他感叹,“比单纯炒股有意义多了。”
视频结束后,王辰站在酒店窗前。深圳的夜景与上海不同,更加年轻,更加躁动。
这座城市的基因里写着“速度”二字。在这里,慢一步就可能错过一个时代。
他打开电脑,开始撰写投资建议书。不仅要投资这些企业,更要帮助他们成长,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天眼系统显示,未来半年将是国产半导体最好的发展窗口。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深夜,王辰收到陈博士的消息:
【王董,刚接到通知,华为决定全面采用我们的EdA软件。】
这是个重大突破。王辰立即回复:
【恭喜!明天详谈后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