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和谐的氛围很快被一个不那麽和谐的声音打破。一位看起来四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神情颇为严肃的男老师走了过来,目光直接越过郭慧,落在了王辰身上,带着审视的意味。
“郭老师,这位是?”他的语气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随意。
郭慧连忙站起身,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张主任,这是我朋友,王辰。王辰,这是我们年级主任,张主任。”
王辰也从容地站起身,面带微笑:“张主任,您好。”
张主任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那眼神仿佛在评估一件商品:“王先生看着面生,不是教育系统的吧?在哪里高就啊?”
“我在It行业,是一名程序员。”王辰语气平和,听不出任何情绪。
“哦,程序员。”张主任的语调拉长,带着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混合着清高与审视的味道,“It行业好啊,现在热门,赚钱多,比我们这清水衙门强多了。”他话锋一转,意有所指地看向郭慧,“不过我们教育系统,虽然清贫,但更看重稳定性和奉献精神。郭老师是我们学校重点培养的青年骨干教师,前途无量,平时交往朋友,还是要慎重一些,要多考虑志同道合嘛。”
这话里的潜台词再明显不过——他觉得王辰一个“程序员”,和郭慧这位“骨干教师”不太“般配”,甚至暗示郭慧交往朋友要注重对方的“稳定性”和“身份”。
周围瞬间安静了一些,不少目光都聚焦过来,带着看热闹的意味。郭慧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和尴尬,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碍于对方是主任,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王辰能感觉到郭慧的紧张和无措,他脸上那抹温和的笑容却没有丝毫改变,反而显得更加从容。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仿佛认真思考了一下张主任的话,然后才恍然大悟般,用带着点憨厚和诚恳的语气说道:
“张主任,您这话说得太有道理了!我听郭慧说过,您在学校里德高望重,最关心年轻老师的成长。”他先给对方戴了顶高帽,然后话锋一转,依旧带着那种略显“耿直”的笑容,“说到稳定性和奉献精神,我是真心佩服。像郭老师,还有您,为了教育孩子,默默奉献,这才是真正的稳定,是社会的基石。我们搞It的,看起来热闹,其实就是个手艺人,靠技术吃饭,今天这个技术流行,明天可能就落伍了,确实比不上教育工作的长远和厚重。”
他这番话说得极其诚恳,甚至带着点自嘲,把自己放在了“手艺人”的低位,却把教育和教师捧到了极高的位置。这让原本准备看他如何反击的张主任,一时有些愣神,拳头像是打在了棉花上。
王辰继续笑眯眯地说,眼神清澈,看不出半点心机:“至于志同道合,张主任您提醒得太对了!我和郭慧虽然行业不同,但我们都觉得,无论做什么,认真负责、真诚待人是根本。就像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一样,交朋友看重的也是品性和真心,行业什么的,反倒是其次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他巧妙地把“志同道合”的定义,从狭隘的“同行”或“身份匹配”,偷换成了更普世的“品性”和“真心”,并且再次引用“教育理念”来佐证,让张主任根本无法反驳,否则就是否定自己职业的核心价值。
张主任被他这一连串看似朴实、实则绵里藏针的话噎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本想打压一下这个“外来者”,显示自己的权威,却没料到对方根本不接招,反而用一套“大智若愚”的组合拳,把他架到了一个无法继续刁难的高度。他只能干笑两声,勉强维持着风度:“呵呵,年轻人……想法倒是挺独特。你们聊,我那边还有点事。”说完,几乎是落荒而逃。
周围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瞬间松弛下来,几位老师看向王辰的目光里,多了几分真正的欣赏和笑意。郭慧更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向王辰的眼神里,充满了劫后余生般的感激、安心,以及更深一层的倾慕。她没想到,王辰能用这样一种既不正面冲突、又完美维护了双方尊严的方式,轻松化解了主任的刁难。
王辰对她眨了眨眼,露出一个“搞定”的调皮表情。郭慧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之前的所有尴尬和紧张,都在这一笑中烟消云散。
联谊会后续的活动在更加轻松的氛围中继续进行。当活动结束,王辰和郭慧并肩走出礼堂时,夕阳的金辉洒满校园。郭慧的心情如同这晚霞一般,温暖而绚烂。她悄悄地、主动地,将自己的手,塞进了王辰温暖干燥的掌心。
王辰微微一愣,随即收拢手指,将她柔软的手紧紧握住。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个下午,不仅拉近了他们的距离,更让郭慧看到了王辰身上那种超越年龄的沉稳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