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的军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如同插上了翅膀,带着血与火的气息,飞越千山万水,直抵神京!
当那份由李敢主笔、措辞谨慎却依旧难掩震撼的详细战报,以及附带的缴获清单、重要俘虏名录,被呈送到御前时,
整个大周王朝的心脏,仿佛被一记重锤狠狠击中,随之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沸腾与震撼!
早朝。
当内侍用略带颤抖的声音,当众宣读那份战报时,宏伟的金銮殿内,落针可闻。
“……雍王赵钰,率孤军深入漠北,转战千里,于野马滩阵斩匈奴左贤王伊稚斜,溃其万军……
后直捣匈奴王庭于狼居胥山脚下,破十万之众,阵前折断单于大纛,单于冒顿仓皇北遁……
焚其庭,掠其众,俘匈奴王族、贵胄、各部首领共计三百七十九人,缴获无算……并于狼居胥山巅,刻石记功,祭告天地……”
每一个字,都如同惊雷,炸响在百官耳畔!
阵斩左贤王!
踏破王庭!
折断单于大纛!
俘获王族贵胄数百!
狼居胥山刻石!
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是足以载入史册、光耀千古的旷世奇功!
而完成这一切的,竟然是那位年仅十六、心智不全、被所有人视为累赘和笑料的九皇子,雍王赵钰!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如同火山喷发般的哗然!
“天佑大魏!天佑大魏啊!”
“雍王殿下……真乃神人也!”
“封狼居胥!这是真正的封狼居胥!自汉霍骠骑以来,何人能及?!”
“扬我国威,雪耻百年!此乃不世之功!”
许多老成持重的老臣激动得老泪纵横,胡须颤抖。
多少年了?自太祖开国以来,北疆一直是大魏的心腹之患,岁岁扰边,年年烽火!
何曾有过如此彻底的大胜?!这不仅仅是军事胜利,更是精神上的巨大提振!
端坐龙椅之上的皇帝,手中紧紧攥着那份军报的副本,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却翻涌着极其复杂的光芒——
有难以置信的震惊,有作为父亲本能的骄傲,有帝国扬威的狂喜,但更深处的,更多的是那一丝属于帝王本能的忌惮与审视。
钰儿……你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这身怪力……这泼天之功……朕,是该喜,还是该忧?
太子的脸色,在战报宣读的过程中,就已经变得惨白如纸,毫无血色。
他死死攥着手中的玉圭,指甲几乎要掐进肉里!
身躯因为极致的嫉妒、恐惧和愤怒而微微颤抖。
怎么可能?!这绝对不可能!那个傻子!他怎么可能做到?!是李敢!是林如海!是他们合起伙来欺君罔上,为那傻子造势!假的!都是假的!
他恨不得立刻跳出来,大声斥责这战报是荒谬的谎言。
但他残存的理智告诉他,李敢不敢,也没必要冒这诛九族的风险编造如此惊天谎言!那些俘虏,那些缴获,做不得假!
这意味着,那个他从未放在眼里的傻子九弟,真的立下了足以撼动他储君之位的擎天之功!
封狼居胥……冠军侯……他凭什么?!一个痴傻之人,凭什么获得如此荣耀?!我不甘心!
与太子的失态相比,林如海垂首站在班列之中,心中亦是波澜万丈,但更多的是一种“果然如此”的感慨和更深沉的忧虑。
殿下……您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功高震主啊!
陛下和太子……恐怕今夜都要睡不着了。
福兮祸之所伏,接下来的京城,才是真正的战场!
市井。
官方的捷报尚未完全公布,但各种小道消息已经如同野火般蔓延开来,并且越传越神!
“听说了吗?雍王殿下在北边,把匈奴单于的龙庭都给掀了!”
“何止啊!听说殿下身高八丈,口吐烈焰,一拳能轰塌一座山!匈奴人叫他‘巨灵神’!”
“放屁!我二叔在兵部当差,得到的内幕消息!殿下是用了仙法,撒豆成兵,呼风唤雨!”
“你们都out了!最新消息,殿下在狼居胥山上,得到了黄帝真传,现在已经是半仙之体了!”
“不管怎么说,雍王殿下威武!替咱们老百姓出了口恶气!”
“是啊!看那些匈奴崽子以后还敢不敢来抢咱们!”
茶楼酒肆,街头巷尾,所有人都在兴奋地议论着,与有荣焉!
赵钰那“傻王爷”的名头,在民间迅速被“战神”、“巨灵神”、“雍王千岁”所取代。
他的形象,在口耳相传中,变得越来越高大,越来越神秘,也越来越偏离事实……
**荣国府,贾母院。**
贾母拿着王熙凤不知从哪弄来的、抄录的捷报片段,手抖得几乎拿不住纸。
“这……这真是雍王殿下做下的?”她喃喃自语,脸上充满了梦幻般的神色。
那个曾在她们家宴席上,因为看黛玉看得发呆而被她们私下里笑话的“傻王爷”,竟然成了拯救国家的英雄?
王熙凤拍着胸口,心有余悸又带着兴奋:“哎哟我的老祖宗!千真万确!现在满京城都传疯了!您说,这雍王殿下,藏的也太深了!当初在咱们家,那是真人不露相啊!”
薛宝钗坐在下首,安静地听着,手中绣帕却被无意识地绞紧。
她想起扬州那个力能扛鼎的身影,想起关于他“痴傻”的传闻,再对照这惊天动地的功绩,只觉得一切都充满了巨大的矛盾和……
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她忽然觉得,母亲之前那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担忧,此刻看来,竟是如此的……可笑和短视。
雍王……你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林黛玉在自己房中,也从不离身的丫鬟紫鹃口中听到了消息。
她怔怔地放下手中的书卷,走到窗边,望着北方出神。那个人……真的做到了。
踏破王庭,封狼居胥……她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父亲林如海那忧心忡忡的面容。
父亲所虑……只怕要成真了。这般功劳,是荣耀,也是枷锁。他……能承受得住吗?
随着捷报细节的进一步披露和民间狂热的推动,一个响亮无比的称号。
开始在京城,在士林,在军中,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并迅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冠军侯!
“封狼居胥,禅姑衍,饮马瀚海!雍王殿下之功,堪比汉之冠军侯霍去病!”
“没错!霍骠骑十七岁率八百骁骑深入大漠,雍王殿下亦是少年英杰,以孤军创此奇功!冠军侯之名,当之无愧!”
“陛下当效仿汉武,封雍王为冠军侯,以彰其功!”
“冠军侯”这三个字,仿佛带着某种魔力,将赵钰的功绩和历史标杆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将其推向了神坛!
酒楼里,说书先生们已经开始连夜编排《雍王殿下三捣匈奴庭》、《巨灵神狼居胥山显圣》等新段子,场场爆满。
戏班子也开始排练新戏,扮演赵钰的武生必须要身材高大,气势威武。
甚至连小孩子们玩耍,都开始争着扮演“雍王赵钰”,把树枝当剑,喊着“挡我者死!”。
一股名为“雍王热”的狂潮,伴随着“封狼居胥”和“冠军侯”的呐喊,席卷了整个大周王朝!
捷报传天下,举国为之沸腾!
雍王赵钰,这个名字,不再仅仅代表一个皇子,一个王爷,而是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象征着无敌、荣耀与传奇的符号!
而这股席卷一切的狂潮之下,暗流,也愈发汹涌。
太子东宫的书房内,再次传来了瓷器被狠狠摔碎的刺耳声响。
皇帝的御案上,关于如何封赏雍王的奏折,已经堆积如山,其中意味,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