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决断如同战鼓,敲响了战争的序幕,却并未平息朝堂上的暗流。
相反,关于如何应对这场危机的争论,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愈演愈烈,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主战与主和两派。
御书房内,小范围的枢机会议气氛更加紧张。
以兵部尚书、镇国将军李敢以及一批勋贵武将为首的主战派,情绪激昂。
兵部尚书指着北疆地图,唾沫横飞:
“陛下!匈奴狼子野心,此番大举入侵,若不能迎头痛击,将其打疼打怕,则我天朝威严何在?北疆百姓何以安居?必须打!而且要狠狠地打!让李将军率精锐出关,配合边军,定能将匈奴逐回漠北!”
李敢虽未在场,但其旧部纷纷附和:
“尚书大人所言极是!我边军将士血染疆场,岂能白流?当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然而,以户部部分官员、礼部尚书以及一些言官为首的主和派,则忧心忡忡。
一位老成持重的阁老颤巍巍出列:
“陛下,老臣非是畏战。然国库方才经历扬州盐案动荡,虽抄没巨资,但清点入库、填补亏空尚需时日。此时大举用兵,钱粮耗费何其巨大?此其一也。”
“其二,”礼部尚书接口道,他更注重“体面”,
“匈奴虽悍,然化外蛮夷,所求者,不过财货女子。或可遣一能言善辩之使,许以金帛,暂缓其兵锋,待我国库充盈,兵精粮足,再图后计。岂不闻‘韬光养晦’之理?何必逞一时之勇,致生灵涂炭?”
“荒谬!”一位武将忍不住怒斥,“割肉饲狼,狼岂能饱?今日许他金帛,明日他便要城池!此乃亡国之道!刘将军和数千边军将士的血,就白流了吗?!”
“将军息怒,下官亦是为国考量。战端一开,胜负难料。若……若前线再有闪失,京师震动,社稷危矣!不如暂避其锋,以空间换时间……”主和派官员据理力争。
双方引经据典,争吵不休。主战派斥主和派懦弱误国,主和派讽主战派穷兵黩武。御书房内唾沫横飞,面红耳赤。
皇帝面无表情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他深知双方都有道理。战,风险巨大,国库确实吃紧;和,屈辱且后患无穷。这个决定,关乎国运。
国库……钰儿带回来的那些银子,倒是解了燃眉之急,但支撑一场大战,仍显不足……
皇帝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瞟向坐在角落,因为“旁听”而昏昏欲睡的赵钰。
赵钰被带来“学习”朝政,但他对这些吵架一点兴趣都没有。
他只觉得这些老头子吵来吵去,比扬州茶馆的说书先生差远了,一点不好听。
他偷偷从袖子里摸出一块糖塞进嘴里,然后开始神游天外,想着那两只猴子今天有没有又把他的点心偷吃掉。
就在这时,主和派中一位官员,或许是急于说服皇帝,竟将话题引到了一个危险的方向:
“陛下,臣闻匈奴左贤王此番虽来势汹汹,但其内部亦有纷争。或可……或可效仿前朝旧例,选宗室女,加以封号,遣使和亲,以结其好,暂息刀兵……”
“和亲”二字一出,御书房内瞬间安静了一下。这可是极度敏感的话题!
一直没吭声的三皇子,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忽然出列,一副为国分忧的恳切模样:
“父皇!若……若真能免动刀兵,保境安民,儿臣以为……此议或可考量。毕竟,百姓安危为重啊……”他这话说得漂亮,仿佛全是出于公心。
妈的,和亲?卖女人求和平?这特么是哪个孙子想出来的馊主意?
赵钰脑子里,那个穿越者人格猛地炸了。
三皇子这货跳出来,怕不是想借机把哪个看不顺眼的姐妹或者政敌之女推出去吧?其心可诛!
赵钰虽然不懂那么多弯弯绕,但他捕捉到了“和亲”这个词,以及三哥那让他不舒服的语气。
他记得好像听故事里说过,把家里的女孩子送给坏蛋,是很丢脸很没用的事情。
他嘴里的糖还没化完,就含糊不清地、带着点嫌弃地大声插话道:“不好不好!把女孩子送给坏蛋,太窝囊了!我们家的女孩子,凭什么给那些打死我们人的坏蛋?要送也是送拳头!送大刀!”
他这话说得孩子气十足,甚至有点粗俗,但却像一块石头砸进了平静的湖面!
主战派的武将们闻言,虽然觉得王爷用词不雅,但道理糙理不糙,顿时觉得无比解气!
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主和派和三皇子等人则脸色难看至极。这话等于直接扇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说他们“窝囊”!
皇帝看着一脸“我说得不对吗”表情的赵钰,再看看神色各异的重臣们,心中忽然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钰儿啊钰儿……
你这话,倒是比他们引经据典吵半天,更让朕听得明白。
他轻轻咳嗽一声,压下了众人的骚动,目光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兵部尚书身上:
“和亲之议,休要再提!天朝上国,岂能受此屈辱?朕意已决,战!”
他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李敢即日点兵出征!户部、兵部全力保障!朕要在三个月内,听到雁门关大捷的消息!”
皇帝一锤定音,主战派精神大振,主和派也只能悻悻闭嘴。
三皇子低着头,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赵钰见没人吵架了,父皇也做了决定,满意地舔了舔嘴巴里的糖,觉得是自己“劝架”成功了,功劳很大。
退议后,皇帝单独留下了林如海。
“林爱卿,粮饷之事,乃重中之重。钰儿带回的那些……你要优先保障军需。”皇帝意味深长地说。
“臣明白!”林如海躬身,“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望!”
他知道,这场战争,也是对他人能力和忠诚的巨大考验。
而蹦蹦跳跳离开御书房的赵钰,则被三皇子在廊下“偶遇”。
三皇子皮笑肉不笑地说:“九弟今日在御前,真是……快人快语啊。”
赵钰歪着头看他:“三哥,我说得不对吗?女孩子要保护起来,坏蛋就要打回去!这有什么不对?”
三皇子被噎得说不出话,看着赵钰那“清澈愚蠢”的眼神,最终只能干笑两声,拂袖而去。
傻人有傻福?哼,只怕是傻人死得快!
三皇子心中冷笑。
这场仗,若是赢了便罢,若是输了……我看你这傻子和那林如海,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