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京城三环外的安全部门指挥中心内灯火通明。
巨大的电子屏幕被分割成多个区域,左侧实时跳动着季鸿远核心党羽的身份信息与活动轨迹,右侧则标注着境外资金账户的加密状态与服务器破解进度。
陆则身着黑色作战服,胸前的警徽在荧光灯下泛着冷光,他指尖重重落在屏幕上“欧洲黑蝎雇佣团”的标识上,声音沉稳如铁:
“雇佣团三人已通过伪造的外交人员身份入境,携带的微型爆炸装置藏在艺术品包装箱内,目标直指我住所。
更关键的是,季鸿远布下的‘文化渗透网络’尚未瓦解,高校的3名绿卡教授、出版界的5名核心编辑,以及影视圈被他操控的7家制作公司,这些都是‘白帆计划’的关键节点,必须在他反应过来前逐个击破。”
秦峰站在一旁,将加密通讯器分发到众人手中,语气凝重:
“我们在陆局住所周边部署了三层防御网,但季鸿远在小区内安插了至少两名眼线,目前还未锁定具体身份。
另外,那7家影视公司近期正在集中转移版权资产,试图通过跨境交易洗白非法所得,税务与工商部门已介入,但对方聘请了顶尖律师团队拖延时间。”
周明远补充道:
“技术组遭遇难题,季鸿远的核心资料存储在瑞士的加密服务器中,对方配备了专业的网络防御团队,我们的破解进度只完成了30%。
更紧急的是,那3名持有外国绿卡的教授,正借助国际学术组织的名义向外交部施压,声称‘遭遇政治迫害’,部分境外媒体已开始炒作相关话题。”
陆则目光扫过在场的联合行动组成员,下达指令:
“分兵三路,同步行动。
第一组由秦峰带队,负责化解雇佣团的暗杀威胁,同时揪出小区内的眼线,务必保证现场无人员伤亡,完整缴获爆炸装置;
第二组联合教育、纪检部门,针对3名教授的学术造假、历史歪曲证据展开突击审讯,同时联系国际学术组织出示初步证据,粉碎舆论谣言;
第三组协同金融、税务部门,冻结7家影视公司的资产账户,控制核心负责人,追查版权交易的资金流向。
技术组全员通宵作战,务必在天亮前突破服务器防御,重点提取党羽与季鸿远的间接关联证据,避免打草惊蛇。”
凌晨一点五十分,一辆悬挂外交牌照的黑色轿车缓缓驶入陆则住所所在的小区。
车内,雇佣团首领“毒蝎”通过加密频道向未知终端汇报:“目标区域安保松懈,两分钟后行动。”话音刚落,他收到一条匿名短信:“有埋伏”。
毒蝎当机立断按下烟雾弹开关,推开车门就想引爆装置,却被对面写字楼射出的麻醉针击中肩膀,控制器瞬间滑落。
其余两名成员冲出车外反抗,很快被特警制服,但混乱中,藏在围观人群里的季鸿远眼线将控制器踢进花坛,现场立刻启动排爆程序。
秦峰一边指挥排爆人员作业,一边对围观群众进行身份核查,最终通过监控回放锁定了两名形迹可疑人员,在其住所搜出加密通讯设备。
设备内的通讯记录已被远程清除,仅残留部分与境外服务器的连接日志,未发现指向季鸿远的直接信息。
同一时间,某高校教授公寓内,纪检人员出示搜查令时,张教授正将一叠篡改过的历史教材手稿塞进碎纸机。
“这些都是季鸿远逼我做的!”他见无法抵赖,试图撇清关系,纪检人员当场拿出他与境外空壳公司的资金往来记录:
每月高达50万的“咨询费”转账清晰可查,但资金源头经过多层嵌套,无法直接追溯到季鸿远。
而在另一处高档写字楼内,7家影视公司的核心负责人正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如何转移资产。
房门被猛地踹开时,他们面前的电脑屏幕上还显示着跨境转账的操作界面,税务人员当场查封了所有财务账簿,却发现关键的资金调度指令均来自匿名邮箱,未留下任何个人签名痕迹。
境外某隐蔽别墅内,季鸿远通过加密监控画面看到雇佣团被制服的场景,指尖在桌面轻轻敲击,脸上未露丝毫慌乱。他拨通加密卫星电话,语气冰冷:
“启动‘清道夫’程序,销毁所有与被捕人员的关联线索,通知瑞士服务器团队升级防御等级。另外,让第二支雇佣小队暂缓入境,先摸清对方的布防规律。”
电话那头恭敬应答后,他随手将手机扔进一旁的高温销毁炉,转身走向书房——那里的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10名出版界亲信编辑的实时定位,他们已按预设指令向边境方向移动。
黎明时分,第一缕阳光洒向京城,收网行动取得阶段性胜利:雇佣团全员被控制,2名眼线落网,3名教授、7家影视公司核心负责人悉数被拘,资产冻结工作顺利推进。
但陆则在指挥中心内眉头未展,秦峰递上的紧急情报显示:“所有被捕人员的通讯设备均被远程格式化,资金链条多层隐蔽,未找到指向季鸿远的直接证据;
沈曼作为7家影视公司的名誉顾问,其提供的U盘内容残缺,疑似隐瞒核心资料;
出版界10名季鸿远亲信编辑已失联,初步判断正试图潜逃出境。”
陆则拿起笔,在标注着“剪除党羽”的笔记本上补充道:
“深挖沈曼隐瞒的证据,对被捕人员进行突击审讯,重点突破资金嵌套链条;联合边境管控部门设卡拦截失联编辑;技术组持续攻坚瑞士服务器,务必找到季鸿远遥控指挥的间接证据。”
笔尖落下的瞬间,他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这场剪除羽翼的战役,才刚刚撕开第一道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