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板攥着饭盒跟在治安队身后时,指尖反复摩挲着盒盖,但他不知道的是,自己能顺利拿到这个“送信工具”,背后藏着陆则的系统助力。
就在周主任掏出饭盒的瞬间,陆则脑海里已弹出系统提示:
【聂明宇好感度达20(系统指定节点)!解锁“眼线轨迹预判”功能:
1. 仓库后巷常有瘦猴盯梢,换班间隙5分钟;
2. 家属院附近刀疤活动,警惕性高但易被“日常伪装”迷惑】。
陆则当时没声张,只把系统信息揉成“跟周主任聊的岗哨规律”,悄悄传递给王老板:
“遇到瘦猴别慌,他每5分钟会看仓库;要是撞见刀疤,就提你是送咸菜的,越日常越安全。”
走到镇口分岔路,王老板按陆则“提前叮嘱”的借口脱身:“同志,张主任老婆子等着咸菜腌肉,我送完就回!”
领头的副主任瞥了眼饭盒,挥挥手放行。王老板转身往仓库后巷走,刚拐过弯,果然看见瘦猴倚着墙抽烟,橡胶棍在地上敲着节奏。
王老板赶紧躲进废品堆,心里默数“一、二、三、四、五”——数到“五”时,瘦猴果然转头往仓库喊:“里面没动静吧?”
王老板趁机猫着腰冲过窄巷,饭盒贴紧腰侧,鞋底蹭过碎纸的声响被远处狗叫盖过,顺利绕开了第一关。
可刚松口气,家属院树后的黑影突然动了,是刀疤!王老板的心脏“咚”地一下跳到了嗓子眼,手里的饭盒差点掉在地上。
他下意识想往后退,可退一步就是开阔地,更容易被发现。
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的粗布褂子,他想起刚才绕开瘦猴的轻松,以为这趟活能顺顺利利,没成想最后关头撞上了刀疤。
这可是刘老板最得力的手下,据说当年在边境跟着走货时,手里沾过血,去年听人说镇上有个司机因为不交‘过路费’,就被他打断了腿。
“王老板,这么晚了,揣着个饭盒往哪儿去啊?”
刀疤的声音粗哑,像砂纸磨过木头,目光死死盯着王老板怀里的饭盒,脚步往前挪了半步,挡住了唯一的去路。
王老板的手心全是汗,捏着饭盒的指节泛白,脑子里一片空白。
他想不出该怎么解释,想不出怎么才能绕开这个硬茬,甚至想过干脆把饭盒扔了,自己先跑。
可就在这时,陆则昨晚在后厨说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来:
“王叔,您当年在部队,有没有渴望成为一次英雄?哪怕只有一刻钟,能护着点什么的那种。”
王老板下意识的摸了摸腰间,那里有块淡褐色的旧伤疤,是当年在炊事班切菜时,为了赶给前线送的热汤,不小心被菜刀划的,缝了三针。
那时班长拍着他的肩说:“老王,咱炊事兵也是兵,守住这口热汤,就是守住战友的命,这就是英雄。”
老班长的这句话像团火点燃了心里的怯意。
王老板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板,不再躲躲闪闪,反而掀开饭盒盖,露出里面浸在酱油汁里的芥菜:
“刀疤兄弟,我给张主任送咸菜,他老婆子念叨好几天了。你看这咸菜,刚腌半个月,脆得很,要是耽误了腌肉,张主任该跟我急了。”
他故意把饭盒往身前递了递,咸香飘出来,透着股生活化的烟火气,这正是陆则说的“日常伪装”,也暗合系统“刀疤易被生活化场景迷惑”的预判。
刀疤的目光在咸菜上扫了圈,又落在王老板腰间的疤上:“你当过兵?”
王老板点头,声音稳了些:“当年在炊事班,冒着雪给岗哨送过热汤,手冻得握不住勺也没退过。现在就送个咸菜,总不至于拦着我吧?”
这话不是刻意炫耀,却戳中了刀疤对“当过兵”的复杂态度。
陆则在系统标注下,特意提示过王老板,刀疤早年在边境见过军人的硬气,虽混了黑道,却对曾经当过兵的人多了份忌惮。
刀疤捏着黄铜打火机转了两圈,没再追问,挥了挥手:“赶紧走,别在这儿磨蹭。”
王老板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却没敢快走,一步一步稳稳地往家属院走,后腰的疤好像也热了起来,像是在替他记着这“一刻钟”的硬气。
到了张主任家楼下,王老板按周主任说的“老战友暗号”,用指节敲了三下窗沿,停两秒再敲两下。
窗户很快拉开,张主任探出头,看见他就皱着眉:“你小子怎么才来?脸都白了,跟丢了魂似的!”
“遇到刀疤了,没怂。”王老板把饭盒递过去,声音还有点哑,却带着股骄傲,“想起陆同志说的‘当英雄’的话,就没敢退。”
张主任接过饭盒,指尖一摸就摸到了盖内侧的夹层,一边抠一边吐槽:
“你总算像个兵样了!当年在炊事班抢着送热汤的劲哪去了?这几年开饭馆,把你那点英雄气都磨没了!”
掏出纸条快速看完,又从抽屉里翻出信纸,写上:
“护林站破洞有新土,疑似埋了土雷”
“冷藏车停在仓库后门,车牌号xxx”,
写完之后,张主任折好裹上石蜡塞进夹层:“回去路上小心,要是再遇到刀疤,就说我张建国的人,他不敢动你。”
王老板揣着饭盒往回走时,晚风好像都软了些。路过树底时,刀疤已经不在了;
路过后巷时,瘦猴也换了岗。
回到饭馆,他把饭盒藏进灶台下的柜子,摸着腰间的旧伤疤,突然觉得这疤不再是不起眼的印记,而是他“一刻钟英雄”的证明。
此时招待所二楼,陆则靠在窗边,脑海里弹出系统提示:
【王老板成功传递线索,“眼线轨迹预判”功能验证有效,聂明宇好感度+2(20→22);
同步获取“土雷”关键信息,行动风险降低30%】。
陆则闻言没露声色,只对聂明宇说:
“张主任那边应该收到信了,我估计护林站可能有埋伏,明晚得让省厅绕着走。”
聂明宇点点头,以为是陆则“心思细”,却不知道这“细”的背后,藏着系统的预判,和一个退伍炊事兵找回的英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