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玉要正式调查侯亮平宣传册问题的消息,像一阵冷风,迅速刮遍了政法系。
原本只是小范围流传的“资料室冲突”,瞬间升级为全系关注的焦点事件。
侯亮平彻底慌了。他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来回踱步,脑子里飞速盘算着对策。
他先是试图找自己的父亲求助,但侯亮平的父亲和他一样,有着自私的本性。面对如此大的麻烦,第一个反应就是撇清自己的责任。
“现在知道怕了?早干什么去了!我早就告诉过你,做人要脚踏实地!别总想着走捷径、耍小聪明!
现在捅出这么大篓子,我怎么帮你擦屁股?你自己惹的事,自己扛着!”
侯亮平看着自己的父亲,脸色惨白,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
他转而想找高育良教授求情,希望能通过系里内部解决,不要把事态闹大。
侯亮平忐忑不安地敲开高育良办公室的门,还没开口,就被高育良冰冷的目光钉在了原地。
“亮平同学,如果你是来解释宣传册的事,那就请回吧。”高育良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这件事,既然肖检察长以市检察院的名义正式介入调查,那就必须按程序走。系里会全力配合,绝不会包庇任何学术不端行为!”
侯亮平的心沉到了谷底。他知道,高育良这关,彻底没希望了。
【侯亮平求助无门,陷入孤立,气运值-10%,获得积分+300】
与此同时,陆则的寝室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祁同伟和陈海都在,桌上摊开着各种原始材料。
“肖检察官那边派人来调阅资料了。”陈海有些紧张地说,“我把我的工作日志副本和当时的一些现场照片都整理好了。”
祁同伟则小心翼翼地捧出三本边缘磨损、甚至沾着些许泥点的厚笔记本:“这是我的原始调研笔记。每一页都有时间、地点、受访人签名和红手印。侯亮平抄了多少,哪里抄错了,一对比就清清楚楚。”
陆则仔细翻阅着这些凝聚着心血和汗水的第一手资料,眼中系统面板无声闪烁,快速进行着证据比对和风险评估:
【关键证据链完整性验证:通过】
【证据真实性验证:100%(附有大量当事人签名、手印及时间戳)】
【与侯亮平宣传册内容重合度分析:87.3%(抄袭成立)】
【逻辑漏洞检测:发现侯亮平声称的3起“调解案例”在陈海工作日志与乡政府记录中均无迹可寻(虚构成立)】
【风险评估:证据链牢固,无懈可击。建议:可将核心证据提前交付肖钢玉,强化其调查信心与针对性。】
“这些证据,足够了。”陆则抬起头,目光锐利,“肖钢玉要的是程序正义和铁证如山,我们就给他铁证如山。”
他沉吟片刻,对祁同伟说:“同伟,你找个机会,‘无意间’让肖检察官的人看到你这几本原始笔记。不必主动递交,只需让他们‘发现’其存在和重要性即可。肖钢玉自己会依法按程序调取的。”
祁同伟立刻心领神会:“明白!我会让他们‘偶然’看到笔记扉页上柳溪乡村民和干部的联合签名确认页。”
【策略执行:引导调查方向,强化证据权重,宿主保持安全距离】
另一边,肖钢玉的行动效率极高。拿到系里配合提供的材料清单后,他迅速联系了两名得力的年轻检察官,直接前往柳溪乡政府驻村点,实地调取1986年度的全部调解记录、会议签到表、甚至乡广播站的工作日志等一切可能相关的原始档案。
乡干部们从未见过这阵仗,配合之余也窃窃私语:“市检察院都惊动了?这侯亮平到底犯了多大事?”
调查人员不辞辛劳,挨家挨户走访了侯亮平宣传册中提到的几乎所有案例涉及的家庭。在王大爷家,老人握着检察官的手,情绪激动:“俺可以摁手印证明!帮俺家解决宅基地纠纷的是陈同学和小祁同学!那个姓侯的后生?俺压根没见过!”
铁一般的证人证言、白纸黑字的原始记录,被一一固化、整理、归档。
【调查进展:肖钢玉方证据收集完毕,证据链闭合,结论明确】
几天后,一场小范围、高规格的情况通报会在政法系的小会议室举行。参会者除了系领导高育良和几位资深教授,便是肖钢玉和他的调查团队。
陆则、祁同伟、陈海作为相关方和举报人(间接)也被要求列席。
侯亮平则被“请”到了隔壁的休息室等候,如同等待宣判。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
肖钢玉面无表情,展开手中的材料报告:
左边,是祁同伟原始笔记中泛黄的纸页,上面是略显潦草却充满现场感的笔迹,附有村民歪扭的签名和红手印,甚至还有当时测量宅基地画的简易草图,草图上还沾着一小块干涸的泥点。
右边,是侯亮平那本印刷精美、装帧整齐的宣传册内页。内容、示意图、甚至是一些非关键的描述性文字,相似度高得惊人。
更致命的是,祁同伟笔记中一处明显的、将“1985年”误写为“1986年”的笔误,在宣传册中被原封不动地印刷了出来!
“各位老师,”肖钢玉的声音冷硬如铁,带着检察官特有的不容置疑,“这是其中一例。经我院初步调查核实,侯亮平编撰的《柳溪乡法治宣传册》中,超过85%的核心案例与分析结论,均抄袭自祁同伟同学的私人调研笔记,且未注明任何出处。”
他接着展示了柳溪乡政府的出勤记录和调解档案:“经与柳溪乡政府原始档案比对,侯亮平声称由其‘独立调解’的十二起纠纷中,九起实际由陈海同学独立完成并记录在案,另外三起…在任何官方记录中均不存在,系其凭空虚构。”
最后,他出示了厚厚的证人证言笔录和现场记录:“多位柳溪乡村民、干部均证实,侯亮平在其声称的‘驻村调研’期间,从未实质性参与过任何调解工作,其主要活动仅限于‘收集资料’和‘找人聊天’。
而祁同伟与陈海同学的工作,则有大量工作日志及当事人证言相互印证。”
证据确凿,逻辑清晰,无可辩驳。
高育良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深吸一口气,看向祁同伟和陈海:“同伟,陈海,这些情况你们之前是否知晓?”
祁同伟站起身,语气沉痛但坚定:“高教授,我之前只是怀疑,但没有确凿证据。直到肖检察官启动调查,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那本笔记是我半年多风里来雨里跑的心血,我没想过…”
陈海也补充道:“我的工作日志都是按实记录的,侯亮平声称调解的那些纠纷,时间地点根本对不上。”
肖钢玉总结陈词,语气斩钉截铁:“综合现有证据,侯亮平的行为已严重违背学术诚信基本准则,涉嫌抄袭、虚构实务经历,其目的显然是为了骗取荣誉和资格,性质恶劣,影响极坏!建议汉东大学政法系依据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侯亮平在政法系的前途,基本已经断送。
【侯亮平学术造假行为被官方确认,气运值暴跌-40%,获得积分+2000】
【核心目标:“揭穿侯亮平”完成度80%,获得阶段性奖励】
高育良沉默良久,最终沉重地点头:“情况已经很清楚。感谢肖检察官和市检察院的严谨调查,还事实以真相。系里绝不会姑息这种行为,将立即启动处理程序。”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陆则、祁同伟和陈海:“也感谢你们坚持原则。维护学术公正,需要这样的勇气。”
会议结束,肖钢玉率先起身离开,与陆则擦肩而过时,目光似乎在他脸上停留了极其短暂的一瞬,没有任何表情,随即大步离去。
陆则面色平静,心中却了然。肖钢玉这把剑,用对了地方,而且足够锋利。系统面板上,关于肖钢玉的评估数据悄然更新:
【信任度(对宿主):+5(谨慎观察)】、【利用价值:高(已验证)】。
隔壁休息室的门开了,侯亮平面色灰败地走出来,迎接他的是众人复杂而冰冷的目光。他知道,一切都完了。
公审结束,序幕才刚拉开。等待侯亮平的,将是正式的裁决和全系的唾弃。而陆则,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更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