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评分表事情怼得没了脾气的侯亮平,憋了三天才想透:祁同伟认实诚、陆则认规矩,直接跟这俩人掰扯,自己讨不到好。
虽然处处碰壁,但是不得不承认侯亮他的眼光还是有独到之处的,他早摸清了陈海的底细:
陈海他爹是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岩石,老革命出身,在省里人脉硬;
陈海他姐陈阳,不仅是祁同伟的老同学,还管着筹备会的物资采买。
借陈海的“室友情”搭陈阳,既能绕开陆则的规矩,又能攥住物资对接的实权,比自己硬扛强百倍。
这天晚上,侯亮平揣着袋刚买的糖炒栗子找陈海,语气热络得没话说:
“陈海,你看祁师兄天天跑吕州乡补案例,物资堆在仓库没人理,咱们俩搭把手呗?
你姐是采买负责人,咱们跟她对接,既能帮你姐分担,还能学怎么管实务,总比天天贴标签强,你说对吧?”
陈海本就实诚,一听能帮姐姐还能学东西,立马点头:“行!明天我就跟我姐说,咱们一起干!”
侯亮平心里偷乐,表面却装得仗义:
“别说是我提的,就说咱俩一起想的,咱们住一屋,就得互相帮衬。”
侯亮平算得门清:陈海老实,不会跟他抢功;陈阳看在弟弟面子上,肯定会多关照;只要自己能攥住对接权,那些“麻烦的规矩”,不就是自己说了算?
果不其然,第二天陈阳就把物资清单送到系办,还跟祁同伟特意叮嘱:“让陈海和他室友一起对接,年轻人灵活,有啥问题跟我吱声。”
祁同伟闻言,正愁没人管物资,当即把清单递给俩人:“记清楚数量,尤其是嘉宾手册和胸牌,每领一份都得登记,备用的单独放,别混了,免得最后不够。”
侯亮平赶紧接话:“师兄放心!我跟陈海天天一起核对,错不了!”
说着就把清单揣进自己兜里,转头跟陈海说:“你记东西慢,清单我先拿着,领物资的时候我喊你,省得你多跑一趟。”陈海没多想,点头应了。
接下来的六天,侯亮平彻底把“灵活”玩成了“随性”,不是他没能力按规矩来,是他打心底觉得“规矩太繁琐,耽误效率”。
新生来领嘉宾手册,按祁同伟说的得登记院系、姓名、数量,侯亮平却挥挥手:“不用写了,记我心里就行,你领10本是吧?直接拿,快!”
中文系的林晓领完还特意问:“侯同学,不登记行吗?祁师兄说要记的。”
侯亮平满不在乎:“嗨,登记那玩意儿费时间,我跟陈阳姐说过,灵活点来,效率高!”
机械系的赵磊来领胸牌挂绳,想多要两根备用,按规矩得跟陈阳申请,侯亮平却直接从仓库里抽了5根:“拿去吧,别跟别人说,申请多麻烦,我心里有数,够数!”
乔大力这几天也在仓库帮忙搬案例,每次看见侯亮平不登记就放物资,都想提醒两句,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侯亮平总说“我跟陈阳姐对接,你别管”。
乔大力怕自己多嘴招人嫌,只能默默从兜里掏出个旧账本,趁侯亮平不注意,把每次领用的情况记下来:
“9月12日,林晓领手册10本,未登记”“9月13日,赵磊领挂绳5根,未申请”
连领用人的院系都标得清清楚楚,字虽歪歪扭扭,却一笔没漏。
侯亮平看乔大力总在旁边记东西,还笑着调侃:“大力,你记这玩意儿干啥?浪费时间,我心里都有数,错不了!”
乔大力只是挠挠头:“我怕忘了,记下来踏实。”
侯亮平被捧得更飘了,连陈阳来问物资进度,他都拍着胸脯说:“姐您放心,啥都够,领的时候我都数着呢,没出错!”陈阳看他说得笃定,也没多查。
可到了研讨会前一天,麻烦彻底炸了锅。
陈阳来仓库核对手册数量,翻着清单皱起眉:“嘉宾手册应该剩25本,怎么现在就剩8本了?领出去的42本,登记本上才记了18本,剩下的24本去哪了?”
侯亮平心里咯噔一下,嘴上还硬:“不可能啊,我记着领出去的没这么多……”他赶紧翻自己揣在兜里的清单,上面除了最初的总数,啥记录都没有。他所谓的“记心里”,早被各种“灵活处理”搅乱了。
陈阳的脸色沉了下来:“明天嘉宾就要来,手册不够怎么行?你到底怎么管的?”
侯亮平急了,想拉陈海垫背:“陈海也跟着记了,他说不定知道……”可陈海却憨乎乎地开口:“我没记啊,你说不用我记,让我等你喊我……”
周围的新生也围了过来,林晓小声说:“我领了10本,侯同学说不用登记……”
赵磊也跟着点头:“我领了5根挂绳,他说不用申请……”
你一言我一语,领出去的数量越凑越多,侯亮平的脸越涨越红。
就在这时,乔大力突然凑过来,手里捧着那个旧账本,小声说:“陈阳姐,我记了每次领用的情况,您看——从9月12号到今天,一共领出去42本手册、38根挂绳,都在这儿记着,谁领的、领多少,都没漏。”
陈阳赶紧接过账本,翻开一看,每一页都记得清清楚楚:
9月12日,中文系林晓,手册10本;
9月13日,机械系赵磊,挂绳5根;
甚至连侯亮平借给他室友2本手册,都标了“9月14日,侯同学室友,手册2本,未登记”。
对着账本一算,剩下的手册数量刚好是8本,分毫不差。
“多亏你记了!”陈阳松了口气,转头看向侯亮平,语气里没了之前的温和
“亮平,不是规矩繁琐,是你太想‘省事’,要是早按规矩登记,能出这种错吗?
手册不够,我连夜去印,可你这‘心里有数’,靠不住!”
祁同伟也赶了过来,看完账本,对着侯亮平叹了口气:“我不是说你能力不行,是你太不把规矩当回事。实务工作,最怕的就是‘想当然’,一笔糊涂账,最后坑的是所有人。”
侯亮平站在原地,手指死死攥着衣角,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嫌麻烦省掉的“登记”,最后会让自己这么难堪;
更没想到,乔大力那个他笑话“浪费时间”的账本,反倒成了救命的证据。
这时,陆则拿着一摞油印的《物资领用管理细则》走了过来,正是之前跟高老师报备过的版本。
把细则放在桌上,陆则指着其中一条,语气平静却掷地有声:
“亮平,细则里写得很清楚:‘所有物资领用需双人登记(领用人签字+对接人签字),每日核对库存,确保账实相符’。
咱们学法学的,讲究‘程序正义’,规矩不是用来麻烦人的,是用来避免出错的。
你觉得登记繁琐,可乔大力的账本证明,按规矩来,才能心里踏实。”
他顿了顿,转头对陈阳和祁同伟说:“剩下的物资对接,不如让乔大力来负责吧,他有完整的记录,懂规矩,也细心,不会出岔子。”
陈阳立马点头:“我同意!大力,以后你跟陈海一起对接,按细则来,每一步都登记清楚。”
祁同伟也跟着应了:“就这么办!”
侯亮平看着乔大力接过账本,看着新生们围过去问“乔同学,明天领手册要登记吗”,心里又气又慌,他费尽心机借关系攥住的对接权,因为自己嫌规矩麻烦,全没了;
那些他觉得“没用”的记录,反倒成了别人顶替他的理由。
就在这时,陆则的脑海里响起系统提示:
【叮!检测到侯亮平钻营行为:借陈海-陈阳关系掌物资权,因嫌规矩繁琐拒绝登记,导致手册数量混乱,被乔大力记录实锤拆穿!】
【叮!关键数据变化:侯亮平对陆则敌意值95%→98%(记恨规则+乔大力顶替),对祁同伟信任利用度30%→10%(因失职彻底失去信任);
祁同伟对侯亮平信任偏差修正45%(原线“轻信”→现线“否定”)
乔大力实务能力被认可(新增“物资对接负责人”身份),多人命运轨迹显着偏离原线!】
【叮!宿主陆则通过“前置细则+乔大力记录佐证”验证规矩必要性,压制失职行为,奖励积分1500(累计积分1500)!
此乃优质“积分韭菜”,请尽力培养,能够获取更多积分!】
原来陆则之所以盯着侯亮平,主要就是为了获取积分兑换积分商城里的东西。
原本路则以为积分获取难度会比较高,但是没想到侯亮平这个优质的“积分韭菜”会主动长出来,积极的为陆则获取积分奉献自己。
侯亮平看着乔大力和陈海开始按细则登记物资,看着自己被晾在一边,终于明白:
他输的不是能力,是骨子里的“规矩意识”,陆则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