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苹没有见到李团长一家搬家的过程,因为那天是交流会开始的时间。
一大早,苏苹交代厂里的人,昨天他们就过来一批人,其他的人留着今早开车过来。
为了这次交流会,政委是大力支持,直接给搞了辆车。
“厂长,他们马上应该就到了。”
苏苹站在门口给这些人讲话,“好的,我们也要马上出发了,先去布置场地,昨天都带大家去看过了,待会就跟昨天一样不许乱。”
她和第一批的人先去,到场子那的时候,已经摆了好多的展台,各行各业都有,她看到茶叶、丝绸、瓷器等,还有机械厂的,棉纺厂的。
“嫂子,你带着他们在这里布置展台。”苏苹跟她说完就走了。
苏苹整个场子逛下来,发现基本都是轻工业、纺织品和粮油用品为主,虽然也有重工业的但是不多。
比较好的展区摆放的都是传统商品,像苏苹这种以零食为展区的很少,几乎可以说是没有。
现在大家还没有意识到零食这个巨大的市场,做的还是传统的,比如卖茶叶的,刚刚她看了一圈,基本只有茶叶,像是后世卖的比较好的花茶一点都没有。
这样的话,苏苹可以放下心来了,他们这个厂子虽说是国营单位,但肯定是比不上那些传统的国营大厂。
“嫂子,我刚刚大致看了一下,这场子里没有出现竞品,我们的机会来了,告诉大家准备好。”回来之后,苏苹把她知道给大家说了,打打士气。
业务员庞旺握拳道:“行,厂长,你就放心吧,我们一定不给你丢脸。”
苏苹也双手握拳给他们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大家全都打了鸡血一样,大喊:“加油!!!”
声音大到隔壁的人的视线都被吸引过来了。
旁边的摊子上过来一人问:“你们这是卖的什么?怎么没有听说过?”
苏苹把刚装好的试吃装,递给她面前,“大哥,我们卖的零食,这就是我们的产品,你尝尝看。”
朱庆国迟疑地看着盘子,没有伸手。
苏苹把手里的牙签塞到他的手里,“大哥,尝尝看,不收你钱,这是我们厂子生产的小鱼干,全是用新鲜的小鱼做的。”
祝庆国用牙签挑了一块,“哎,真是肉,你这个是油炸的啊,得用不少油吧,这价钱得不便宜啊。”
苏苹被他给逗笑了,“大叔,你这话说的,我们这是正宗国家厂子,不会有糊弄人的事。”
看他吃的好,苏苹又让他尝了别的,这个大礼包里面的东西全都尝一遍。
“丫头,是有什么事吧,你直接说吧。”
“您好,您看你也吃了,觉得怎么样。”苏苹询问着。
祝庆国开始回味,“很好吃,就是有点少啊,我看你那一袋子里面也没装多少啊。”
苏苹解释:“我这个是有规格的,刚刚好,您看我们能卖出去吗,给点意见。”
隔壁来人了,祝庆国说完就回自己的摊位上了“这我给不了意见,我们也是第一年,谁知道外国人喜欢是什么?”
看到隔壁来人,这边全都严阵以待,摆好东西,希望走的时候可以看一下,没想到,这些人看都不看一眼的就走了。
苏苹觉得不行,借口去了趟厕所,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叠纸。
“我们的位置偏僻,客人会把我们给忽略了,我给大家想了一个办法,我们现在分为两路,一路在摊位上守着,还有一路带上东西拿上传单,给大家试吃,发传单。”苏苹把手里的传单发了下去。
这个是她自己做的传单,事先找印刷厂做出来的。
庞旺看着手里的传单,“哇,厂子,这是你做的,这也太真了吧,光看这些图片我都觉得要流口水了。”
“别贫了,快点干活吧。”
“好。”
一共四个人,分为两组,分头行动,苏苹身前挂着个小木箱,里面装上产品。
跟着苏苹的也是岛上的军嫂叫宋春,大家平时叫她小春。
苏苹碰到人,就会让人试吃一下,再让小春发传单。
苏苹全程不管是客人还是外国友人都会让试吃,宣传他们厂子。
一路上苏苹使用好几种语言,把跟在她身后的小春都惊掉了下巴。
等走过一个摊位的时候,小春问:“厂长,你会外国话啊?”
苏苹边微笑的看着路人,边回答她:“对,会一点点,不是很精通,也就是可以和人交流。”
小春心理……一点点,光这会时间就不止一点点啊。
“bonjour ,mIIe Sue,nous nous retrouvous.(你好,苏小姐,我们又见面了。)”
眼前的正是上次见过的路易斯,他身边还站着好多人。
“bonour Louis,ne le perds pas cette fois.(你好,路易斯,这次可不要在走丢哦。)”
路易斯哈哈地大笑两声,问苏苹怎么会在这里。
“merci de m'avoir parle de cet echange la derniere fois .(感谢你上次告诉我这次交流会。)”
苏苹把自己身前的试吃递给他们品尝,这群人吃完之后带出来的样品也没有了,苏苹就带着这群人往自己的摊位走去。
中途路易斯给苏苹介绍了身边的人,其中一个人简直是为苏苹量身定做的,那个人家里开大型商超的。
苏苹知道这是路易斯给自己还的人情,没想到这小老外还挺讲人情世故的。
到了摊位上,苏苹给他们介绍了自己的产品,还给他们看了包装。
给他们看着正装,还让人去隔壁拎壶茶水过来解腻。
最后在苏苹的三寸不烂之舌下成功的签订了今天的一个大单。
——两万欧元。
还帮助隔壁祝庆国的茶叶摊子销出去5000欧元的。
把他给高兴的,直接扬言苏苹这边喝茶不要钱。
接下来,苏苹没有停留,把木箱装满和小春继续出去。
又拉了好几笔订单,不过都是一些小单子,比不上早上的约翰那笔。
中午都没有走人,大家是分批出去吃饭的,苏苹没有出去留下来看摊子了。
主要是她的语言比较好一点,让人给带一点包子回来就行。
隔壁的祝庆国也没有走,他看苏苹在这,觉得不能错过。
这时,一帮人直接朝着苏苹的摊子走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