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徐厂长说好了,到时会送货上门,苏苹就走了。
她得往回赶了,不然就没有船了。
到码头,苏苹没有马上回家,找了个没人的地方,从空间拿点东西出来。
这都是做给石头和外人看的。
现在霍文杰不在家,没人给打掩护,要是还是一直光吃不买,要有人怀疑了,更别说,现在他家天天有人盯着。
好不容易去趟县城,得多拿点东西出来。
20斤的面粉拿了一袋,这是苏苹在空间换好的,包装用说的现在的面口袋。
两斤大白兔,两斤坚果酥糖,五斤红糖,两袋奶粉,家里奶粉消耗量大,得多备点,一块五花肉,
一只鸭子和一只鹅,这边村里挺多人养鸭子和鹅的,
主要是靠海边,平时出海捕到的小鱼小虾的就喂给这些家禽吃,省事的很。
到家,院门从外面锁着,看来石头应该还在陈嫂子家玩呢。
没有着急去找人,她打算把晚饭做好后,在去喊人,顺带给陈嫂子家送点过去。
正好今天有鹅,她打算做个铁锅炖大鹅,上面贴点饼子。
说干就干,把大鹅剁成两半,今天就吃一半,留一半等霍文杰回来再吃。
唉~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了,这么多天也没个消息,希望大哥能把人带回来吧。
把鹅放锅里炖上,放点土豆进去,这期间苏苹开始和面,用的白面,不想吃玉米面了,换换口味。
很快香味就出来了,苏苹拿碗,盛了一碗,把灶里的火灭了。
端着碗来到陈嫂子家里,还没进去呢,就听见里面叮叮哐哐的声音传来。
“你妈也真是的,现在还成大忙人了,比我这个团长都忙。”王团长不停地絮絮叨叨。
苏苹在门口看着,灶下烧火的是铁蛋和石头,
灶上,王团长在和面,边上铁柱给往盆里倒水,也不知道到底要做什么的,
就这么一会功夫,她已经看到加了好几次面和水了,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
全场最忙的人,当属铁柱了,一会加水一会加面的,旁边铁蛋和石头还在瞎指挥。
照他们这么加下去,估计他家一月的面都得被霍霍了。
等陈嫂子回来,也得骂人,她看王团长头上冷汗都下来了。
看铁柱又要往里加水了,苏苹赶忙上前阻止。
“这是在干嘛呢?”她把手里的碗放到桌子上。
王团长看到苏苹来了,那像是见到亲人了,他娘的,比打仗还累人。
“妈妈,我们在做窝窝头呢。”石头冲过来抱住苏苹的大腿,说道。
“王大哥,我来吧,这是我今晚做的铁锅炖大鹅,给你们送点。”
苏苹接过面盆,看面做窝窝头有点干,又加了点水,揉好后,放到蒸锅上蒸。
王团长看苏苹三下五除二的做好,他在下面就开始烧火了。
而原来的烧火二人组,已经解散,现在都围在桌边对着大鹅流口水呢。
“王大哥,嫂子没有回来吗?”
苏苹做完把手洗干净,得到王团长的回答,点点头。
喊上石头,回家吃饭,就走人了。
苏苹先绕道去了厂里,厂里一点都没有要下班的意思,还在热火朝天的干着呢。
“嫂子,怎么还不下班,不急这点时间。”
苏苹让陈嫂子组织人下班,各位嫂子跟她打完招呼,都结伴下班了。
她和陈嫂子将厂里四周都看了看,把门锁了,一起回家。
路上陈嫂子跟苏苹说了那个牛嫂子的事情。
这位牛嫂子也是个蠢货,他的丈夫原来是一团下面的一个连长,家里婆婆是个后妈,在家天天磋磨她,好不容易有了随军名额,怕到时拿捏不了她,就不让随军。
是不是以为是个小可怜,结果人家居然听自己婆婆的话,要把孩子给卖了,给小叔子结婚用,还好他男人及时赶回去,不然孩子都被他卖了。
那连长气个半死,当天就收拾东西,带着孩子随军来了,让她跟她婆婆一起过,结果老太婆不傻,人不要,给撵走了。
来了家属院,什么都不懂,别人随便撺掇几句,就把人家话当圣旨捧着。
这次也是,人家就说一句,‘他家天天吃肉,也不知道哪来的肉票。’
没想到,她回家就琢磨上了,不敢得罪霍文杰,想出个写匿名举报信的主意。
也不知道说她傻还是蠢,这是哪,这是部队,分分钟给你查出来。
她男人这次跟随霍文杰一起出任务去了,听说很拼,作为一名农村兵,一路干到连长,谁都知道不容易。
平时大家看他男人面子,有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没跟她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