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苏苹看陈嫂子做衣服着迷了。
另一边,苏省,淮市,安东县,红旗生产队。
“苏为民,苏为民,在吗?苏为民,有你的信。”
地里都在嘀咕,谁叫苏为民呢,
就听见老支书家大儿子在那喊,“爹,爹,有你的信,肯定是小妹的信。”
额,老支书叫苏为民啊,咳,平时都喊老支书。
不过也是平时哪有喊名字的,一个村都是沾亲带故的,老支书辈分又高,谁没事找死,叫他名字啊。
而能叫他名字的,平时又都是老三老三的叫着。
苏建国看自己老爹没有反应,猜到应该是没有听到,跑到苏老爹身边,摇了摇苏老爹的胳膊,“爹,小妹来信了。”
“你小妹来信了,在哪呢?我老闺女来信啦。”苏老爹听清后激动的问道。
“老支书,原来您是苏为民啊,要是早知道是你,我就直接给你送到家了。”邮递员看到自己要找的人是老支书,走到苏老爹的面前道。
苏老爹从田里上来,把邮递员手里的信接过来,“老大收拾一下,回家,得给你娘看看,你娘都想死老闺女了。”
这话说的 ,好像天天念叨老闺女的人没有你似的。苏建国心里想着。
但是一点不敢透露出来,老爹现在年龄大了,但威严是不减当年的。
“等一下,老支书,随信寄来的还有一个包裹呢,你慢慢走,我给你送到家,跟婶子说一声。”邮递员说完就骑着自行车,随着自行车的行驶,路上传来叮铃铃的声音。
苏老爹先苏建国一步回家了,苏大嫂也帮着收拾,跟着苏老爹的身后回苏家老宅了。
苏家人走后,地里的村里人轰了一声开始七嘴八舌的聊着八卦。
“我没有看错和听错吧,这个大包裹是谁寄的?支书家老闺女?怎么这么不信呢,说是苏老二寄的还差不多。”离田埂比较近的一位婶子说道。
“错不了,我听着也是他们家老闺女,女人就是要男人教教,看这效果多显着。”附近的一位大叔很懂的说。
“你他娘的放屁,人家苹苹一直懂事着呢,一直都想着爹妈。”这是苏苹的大伯娘桂花婶,说完就踮着小脚跟着去了。
等苏老爹回到苏家老宅后,发现邮差送完信已经走了。
他没有管放在院子里的包裹,大步往屋里走,到堂屋里,叶红梅在屋里已经将信拆开了。
正皱着眉头在看,苏老爹进屋看到这一幕,心里叮的一下,该不会出什么事吧。
“出什么事了。”苏老爹稳下心神。
“没什么,你来看看,这些都啥啊。”叶红梅把信递给苏老爹。
“我看看。”接过信,打开一看,豁,这字怎么缺胳膊少腿的。
“这是咱石头写的,老婆子,你看,这下面不是有咱苹苹的字吗,说是教石头认字了。”
“咱石头也太聪明了,这才去多久啊,都会给外公外婆写信。这字写得真不错,横平竖直的,多板正啊,咳,就是有点大啦。”苏老爹捏着手里的信纸,有点心虚,石头的字是真的有点大。
“爹,小妹信里写啥了,有没有问起我啊。”苏老爹皱眉看信呢,苏大哥就跑进来晃着他爹的胳膊问。
本来苏老爹看信就烦,苏大哥跑进来正好撞枪口上了。
“混蛋玩意,你多大人了?马上当爷爷的人了,你老这样,我怎么放心你来接手支书啊!!!”苏老爹随手拿了个东西就扔出去了。
苏大哥伸手接住搪瓷杯,顺手把杯子放到桌子上,“爹,这可是上面奖给你的,你也舍得扔。”
“我都被你气昏头了,还好没有磕着,不然我饶不了你。”
苏大哥看苏老爹倒打一耙,哭笑不得。
得,果然这个家自己地位最低,“爹,小妹在心里说啥了。”苏大嫂也在旁边眼巴巴的看着。
“你小妹在信里说一切都好,说是给我们大家寄了点特产,应该就是外面的包裹。”苏老爹将信给收起来了,打算晚上和老伴一起慢慢看,主要还是石头的字得好好辨认。
等晚上苏二哥也回家了,苏二哥在县城木材厂上班,晚上回来就听说小妹来信了。
叶红梅饭都没有心思做了,苏大嫂和苏二嫂动作麻利的把饭做好,但现在都没有人有心思了,全都看着那个大包裹拆出来的东西,一大包的芒果干,一大包的干海货,四罐麦乳精,两包红糖,一罐椰子粉,一大罐椰子油,一匹细棉布。
乖乖,不得了了,小姑子这次真的出大血了。苏大嫂和苏二嫂对视一下,眼里透露出的都是这个信息。
中午大伯娘来看了一眼就回去了,现在在老宅的都是自家人。
苏家老俩口看着桌上的东西,苏老爹开口,让叶红梅给大家都分了,也让大家知道苏苹的心意,这两年都是靠着哥俩的照顾。
“这芒果干和海货一家拿一包,老大媳妇,庆来媳妇要生了吧,麦乳精你拿两罐去,红糖也给你一包,这细棉布也给你扯点,留着给孩子做衣服,
老二媳妇你拿一罐麦乳精,多给你拿点海货,其他的拿个空瓶子来,给你们挖点。老二媳妇,你别觉得我偏心。”
“看娘你说的,我可不是那种人啊。”苏二嫂知道见好就收,平时哪能看到小姑子的东西啊,有就收着呗。
苏大嫂看着分给她的东西,喜出望外,回去可以给儿媳妇补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