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还挂在竹叶尖,竹坞村的炊烟就袅袅升起。虎娃刚把竹谱的最后一页校完,就听见院外传来一阵欢快的喧哗——是邻村的几个孩子,背着小竹篓,叽叽喳喳地涌到竹坊门口。
“虎娃姐!我们来学编竹篮啦!”为首的孩子举着柳先生给的字条,脸上沾着泥巴也顾不上擦,“柳先生说您这儿可以学手艺,我们跟爹娘说了,来当学徒!”
虎娃笑着打开门,见五六个半大的孩子挤在门口,眼里都闪着期待的光。最小的那个还拖着鼻涕,手里攥着一根磨得光滑的竹枝,大概是自己捡来的“工具”。
“进来吧,”虎娃侧身让他们进来,指了指院里的竹凳,“先坐着歇歇,我去拿些竹篾来。”
文轩从里屋出来,手里拿着刚削好的细篾,见这阵仗愣了一下,随即了然地笑了:“柳先生动作挺快啊。”
“孩子们积极性高,”虎娃接过竹篾,分给每个孩子一小捆,“从最简单的竹篮底开始教吧,他们手小,太复杂的做不来。”
文轩点头,拿起一根竹篾演示:“看好了,像这样交叉搭成十字,然后一根压一根……对,就是这样,慢慢来,别着急。”
孩子们学得认真,小手指捏着竹篾,虽然笨拙,却格外专注。有个孩子的竹篾总缠在一起,急得直跺脚,虎娃蹲在他身边,手把手教他分篾条:“你看,这篾条有正面反面,顺着纹路就不打结了。”
竹芽也凑过来,把自己做的小木马分给最小的孩子玩:“别着急,我刚开始学的时候,比你还笨呢。”
院外忽然传来马蹄声,是周掌柜派来的伙计,赶着一辆马车,车上装着刚印好的竹谱。“虎娃姑娘,文轩小哥,”伙计跳下车,擦了擦汗,“第一批竹谱印出来了,周掌柜让先送五十本过来,说让你们看看合不合心意。”
虎娃拿起一本翻看,纸张厚实,字迹清晰,连竹芽画的封面都印得活灵活现。她笑着点头:“挺好的,替我们谢谢周掌柜。”
伙计笑着应了,又指了指马车:“后面还有些东西,是一位姓苏的先生托我带来的,说是给虎娃姑娘的。”
虎娃疑惑地走过去,见马车上放着一个精致的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套竹制的茶具,茶盘、茶杯、茶壶都做得小巧玲珑,竹纹里还嵌着细细的银丝,一看就价值不菲。盒里还有一张字条,字迹清隽:“闻君竹艺精湛,特赠薄礼,望乞笑纳。苏某不日将登门拜访,讨教竹艺。”
“苏先生?”文轩凑过来看了字条,“没听过这号人物啊。”
虎娃把茶具放回盒里:“管他是谁,先收着吧。”她摸着茶具上温润的竹面,忽然想起柳先生说过,城里有位姓苏的富商,最近在收各种精巧竹器,说不定就是他。
孩子们的注意力被茶具吸引,都围过来看新鲜。那个最小的孩子指着茶壶:“这个能喝水吗?”
“能啊,”虎娃笑着拿起茶壶,“等你们编完竹篮,我就用这个给你们泡竹叶茶喝。”
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编竹篾的劲头更足了。
中午时分,竹坊里飘起了饭菜香。虎娃去厨房做饭,文轩留在院里教孩子们编竹篮。他正教到收编的步骤,忽然听见一阵笛声,抬头一看,只见竹坊门口站着个青衣男子,手里拿着一支竹笛,正望着院里笑。
“阁下是?”文轩站起身,警惕地看着他。
青衣男子拱手笑道:“在下苏珩,久闻虎娃姑娘竹艺高超,特意前来拜访。”
虎娃端着菜从厨房出来,正好听见这话,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这人眉目清朗,气质温润,倒不像个富商,反而像个读书人。
“苏先生客气了,”虎娃放下菜盘,“先进屋坐吧,正好刚做好饭,不嫌弃的话一起吃点。”
苏珩也不客气,笑着点头:“叨扰了。”
饭桌上,苏珩说起自己对竹艺的兴趣,从竹器的发展史聊到各地的特色竹艺,见解独到,连文轩都听得入了神。虎娃发现他不仅懂竹艺,对书画、音律也颇有研究,偶尔提到某句诗,还能准确说出出处。
“苏先生看着不像商人。”虎娃忍不住说。
苏珩笑了笑:“在下确实不是商人,只是喜欢收集些精巧玩意儿。前几日见了周掌柜送的竹谱,实在喜欢,便打听着找来了。”他指了指桌上的茶具,“那套茶具是我托人做的,手艺粗劣,让姑娘见笑了。”
“苏先生太谦虚了,”文轩放下筷子,“那套茶具做得很精致,我们都很喜欢。”
苏珩看向虎娃:“实不相瞒,我最近在筹备一个竹艺展,想邀请姑娘的作品参展,不知姑娘愿不愿意?”
虎娃愣了一下:“竹艺展?”
“嗯,”苏珩点头,“就在下个月,地点在城里的文化馆,会邀请各地的竹艺匠人参展。我看了姑娘的竹谱,觉得那些设计很有新意,尤其是那个‘竹制水车’,既实用又精巧,肯定能引起关注。”
虎娃看向文轩,文轩对她点了点头。
“好,”虎娃答应下来,“我准备准备。”
苏珩脸上露出笑意:“太好了!那我先告辞,过几日再派人来取展品。”
送走苏珩,孩子们已经吃完饭,正围在一起比谁编的竹篮好。见虎娃进来,都举着自己的作品喊:“虎娃姐你看我的!”
虎娃挨个儿看过去,每个竹篮底都编得有模有样,虽然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儿。她拿起那个最小的孩子编的,上面还歪歪扭扭刻着个“竹”字。
“都做得不错,”虎娃笑着说,“这些竹篮底留着,下午教你们往上编篮身。”
孩子们欢呼雀跃,竹坊里的笑声像一串清脆的风铃,伴着竹篾的沙沙声,在午后的阳光里荡开。虎娃望着这热闹的景象,忽然觉得,竹谱就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不仅激起了涟漪,还引来了越来越多的鱼,让这片原本平静的水面,变得热闹又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