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爬到头顶时,虎娃和小石头拎着编了一半的竹篮往回走,远远看见村口的老槐树下围了不少人。走近了才知道,是镇上的货郎来了,挑着满满两筐新奇物件——有花花绿绿的玻璃珠、会跑的铁皮青蛙,还有印着小人儿的画片。
“快看!”小石头拽着虎娃的胳膊往前挤,眼睛瞪得溜圆,“那画片上的人跟你编的灯笼上的将军长得好像!”
虎娃踮起脚,果然见货郎摊位最上层摆着一叠画片,其中一张画着披甲的将军,跨着红马,手里的长枪直指前方,威风凛凛。他正看得入神,忽然后背被人轻轻一拍,回头见是林澈,手里还攥着早上砍的那捆竹篾。
“喜欢?”林澈笑着扬了扬下巴,“货郎说这画片是按说书先生讲的《岳飞传》画的,一套有十二张呢。”
虎娃点点头,手指不自觉地摸了摸兜里的铜板——那是昨天卖灯笼赚的,本想留着买新颜料,可眼睛却黏在画片上挪不开。
小石头已经掏出自己攒的糖纸换了两颗玻璃珠,凑过来说:“虎娃,你看我这颗蓝的,在太阳底下会变颜色呢!”
正热闹着,货郎忽然拿起个铁皮喇叭喊:“各位乡亲,今天新到了会转圈的竹蜻蜓,买一个送一张画片,数量有限嘞!”
“我要一个!”虎娃想也没想就喊出声,手忙脚乱地掏出铜板递过去。拿到竹蜻蜓和画片的瞬间,他忽然发现画片背面还有字——是“精忠报国”四个字,笔锋刚劲,看得人心里发烫。
林澈拿起竹蜻蜓试了试,手腕一转,竹片“呼”地转起来,带着画片飞到半空,引得周围孩子一阵欢呼。“这竹蜻蜓的竹片削得不够匀,”他接过来看了看,“回头我给你修修,保准转得又高又稳。”
虎娃把画片小心地夹进自己的小本子里,忽然想起什么,抬头问:“林澈哥,你说岳飞是不是也像咱编灯笼那样,心里装着好多想做的事?”
林澈望着远处的山,半晌才说:“是啊,就像这竹篾,看着细,可拧成一股绳,就能撑起一片天。”
夕阳西下时,虎娃坐在门槛上,把画片上的“精忠报国”描了又描,竹蜻蜓在旁边转着圈,影子投在地上,像个不停奔跑的小将军。
竹蜻蜓转得渐慢,最后轻轻落在虎娃膝头。他指尖捻着那张印着岳飞的画片,忽然觉得“精忠报国”四个字烫得厉害,像有团小火苗在胸口烧。
“在想什么?”林澈递来一碗凉糖水,碗沿还沾着片薄荷叶。
虎娃抬头,见他手里拿着把小刀,正削着根竹篾,竹丝簌簌往下掉。“林澈哥,你说…咱做灯笼、编竹器,算不算有用的事?”他摩挲着画片边缘,“岳飞能保家卫国,咱好像就只会这些小玩意儿。”
林澈把削好的竹篾弯成个圈,随手编了个小竹环递给他:“你看这竹篾,单根一折就断,编在一起能承住水。”他指了指院里晾着的灯笼,“镇上张婶用咱编的竹篮装菜,李伯靠咱修的竹梯上房补瓦,这些事小,可少了不行。”
虎娃捏着竹环转了转,竹篾的纹路硌着手心,倒比画片上的字更实在。这时院外传来货郎的吆喝渐远,小石头举着铁皮青蛙跑进来,青蛙一跳一跳撞在门槛上,发出“咔嗒”响。
“虎娃哥,你看!这青蛙会跳!”
虎娃忽然笑了,把画片夹进本子,抓起竹蜻蜓往院里跑:“来比谁的竹蜻蜓飞得高!”竹环在兜里硌着,像揣了个小太阳。
林澈看着他和小石头追跑的身影,将剩下的竹篾码齐,阳光透过竹篾的缝隙落在他手背上,明明灭灭,像撒了把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