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码头地下暗室中的箱子,如同潘多拉魔盒,静静地躺在冰寒之中,却散发着危险而诱人的气息。知晓其存在后,每一分每一秒的流逝都变得格外清晰,仿佛能听到组织转移行动开始的倒计时。
临时指挥点内,气氛紧绷如弦。
“强行突入风险极高。”安室透盯着码头的结构图和热感应扫描图(源自公安的远程侦察设备),“对方经历了检查事件,警戒等级已提到最高。暗室入口狭窄,易守难攻,强攻必然造成伤亡,且不能保证在对方销毁证据前得手。”
“调虎离山?”诸葛故里提议,“制造一个更大的混乱,比如码头其他区域起火或爆炸,吸引大部分守卫力量,再小队突入地下。”
“可行性存在,但时机和火候难以把握。”周长安沉吟,“朗姆刚打过电话敲打,码头立刻出大事,我们的嫌疑会直线上升。而且,混乱中能否确保箱子不被组织趁机转移或紧急销毁?”
灰原哀清冷的声音插入讨论:“或许……不必我们亲自去拿。”
众人目光转向她。
“如果箱子里真的是极度危险的生物样本或病原体,”灰原哀分析道,“它们的保存条件必然极其苛刻。剧烈的温度变化、物理撞击、或者特定的化学触发剂,都可能造成其失效甚至自毁。”
周长安眼神一亮:“你的意思是,远程破坏?”
“嗯。”灰原哀点头,“既然难以安全取走,那就让它们在原地‘报废’。只要破坏其稳定环境,目的同样达到。”
这个思路打开了新局面。直接夺取难度巨大,但远程破坏,操作性和隐蔽性都更高。
“那个信号发射器能提供精确定位。”安室透立刻调出数据,“如果能将某种干扰装置或破坏性装置投送到暗室附近……”
“升降平台是唯一通道,但肯定被严加看管。”诸葛故里思考着,“通风管道?地下排水系统?”
周长安再次回忆潜入时的感知:“暗室是完全密闭的合金结构,通风管道极其狭窄,且内部一定有过滤和监测系统。排水系统……似乎没有直接连接,但不确定。”
时间不等人。就在众人紧张推演各种远程破坏方案的可能性时,安室透面前的另一个监控设备发出了急促的低声警报。
“码头有动静!”安室透脸色一变,“三辆经过改装的黑色厢式货车从不同方向驶入码头,直接开往2号仓库!是转移!他们开始行动了!”
计划赶不上变化!组织的果断超出了预期!
“必须阻止他们!”周长安斩钉截铁。
强行突入已不可能,远程破坏方案尚未成型。眼看线索就要在眼前消失……
周长安猛地站起身,眼神决绝:“我以‘茅台’的身份进去!”
“什么?!”诸葛故里和安室透同时出声。
“太危险了!”安室透反对,“你现在进去,等于自投罗网!朗姆刚怀疑你,你就出现在转移现场?”
“正因为朗姆刚怀疑我,我才更要出现!”周长安思路清晰,语速飞快,“我可以借口‘听说有不明车辆闯入,不放心,亲自过来监督转移安全’,表现出对任务的极度负责,甚至是对朗姆命令的过度执行!这反而能一定程度上打消他的疑虑!至少,我能近距离观察他们如何转移,运往何处,甚至有机会在混乱中做手脚!”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甚至疯狂的计划,赌的是组织对“茅台”尚且存留的一丝信任,赌的是周长安的临场应变能力。
安室透和诸葛故里都沉默了。这无疑是火中取栗,但似乎是目前唯一能及时介入、可能保住线索的方法。
“我同意。”诸葛故里率先开口,目光沉静地看着周长安,“但你不能单独行动。我以‘五粮液’的身份,和你一起去。理由同样是‘听闻异常,协助监督’。两人在场,既能互相照应,也能增加话语的可信度,分散注意力。”
双人行动,风险倍增,但成功的可能性也似乎多了一分。
“好!”周长安没有犹豫。
“我会在外围全力策应,指挥公安便衣制造一些小的交通‘意外’,拖延他们的速度,给你们创造时间和机会。”安室透也知道这是最优选择,立刻开始部署。
周长安和诸葛故里迅速更换衣物,拿起属于“茅台”和“五粮液”的装备,驾车朝着黄金码头疾驰而去。
车内,两人沉默着,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前的凝重。他们都知道,这一次,可能是最接近暴露边缘的一次行动。
码头的轮廓在夜色中越来越近,那几辆黑色货车如同蛰伏的巨兽,正在吞噬着那些危险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