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马寺中那股扭曲的杀意,如同投入心湖的巨石,在周长安心中持续漾开涟漪。她并未立刻行动,而是凭借风后奇门的敏锐感知,结合对周围环境和人员动向的观察,默默锁定了几个可疑的目标——一位对鞍马寺历史、特别是与“牛若丸宝藏”传说相关的某位偏执的本地学者,以及一位看似温文尔雅、实则眼神闪烁、与多位游客有过短暂不愉快接触的僧侣。
果然,在后续的集体活动中,一起围绕着所谓“牛若丸秘宝”的杀人未遂事件发生了。那位偏执学者试图利用鞍马山一处废弃僧坊的机关,杀害他认为是“背叛者”的竞争对手。然而,由于周长安提前感知到杀意并暗中留意,在其布置机关时,便通过匿名方式(利用易凌斋的渠道,将模糊的警告信息发送到了当地警方的非公开平台,并巧妙地引导了一位负责安保的老师注意到异常)进行了预警。
虽然未能完全阻止事件发生(学者仍按计划行动),但因为预警及时,受害者仅受轻伤,凶手也被迅速控制。整个过程,周长安如同一个真正的旁观者,未曾直接出手,甚至未曾靠近现场,只是在她该在的位置,与同学们一起表现出适度的惊讶与后怕。工藤新一(柯南)凭借其推理能力快速厘清了案件脉络,但周长安那看似“巧合”的预警,还是让他心中存有一丝疑虑,只是苦于没有证据。
案件迅速解决,并未过多影响修学旅行的整体行程,但无疑给这次旅行蒙上了一层阴影。校方加强了安全管理,学生们在唏嘘之余,也更加注意自身安全。
旅行接近尾声,最重要的集体活动——全班在着名红叶风景区进行“红叶狩”(赏枫)合影。地点选在一处可以俯瞰漫山红枫的开阔高地,背景壮丽。
就在摄影师调整设备,同学们整理队形,气氛看似轻松愉快之际,周长安的灵觉再次发出了尖锐的警示!这一次,不再是之前那种扭曲的、带着历史尘埃的杀意,而是一种冰冷的、精准的、充满现代武器硝烟味的锁定感!
有狙击手!目标……是工藤新一!
几乎在感知到危险的瞬间,周长安的身体已先于意识做出反应。她看似随意地向侧后方退了一步,恰好站在了工藤新一斜前方一个既能略微遮挡狙击视线,又不会显得过于刻意位置。同时,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飞速掠过对面山峦可能的狙击点。
阳光在某个镜片上的反光一闪而逝!找到了!
“新一,低头!”周长安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急迫,同时伸手看似自然地拉了一下正在和毛利兰说话的工藤新一的衣袖。
工藤新一虽不明所以,但对周长安的预警有着本能的信任,下意识地身体一矮。
“咻——!”
一声极其轻微、几乎被风声和人群嘈杂掩盖的子弹破空声掠过!子弹擦着工藤新一原本头部所在的位置,深深嵌入后方一棵枫树的树干,发出沉闷的“噗”声。
“啊!”附近的同学似乎听到了异响,发出低呼。
“怎么回事?”
“刚才是什么声音?”
人群出现了一丝骚动。工藤新一脸色骤变,瞬间明白了刚才的危险,他猛地抬头看向子弹射来的方向,但那个狙击点已然空无一人。
“有狙击手!大家快蹲下!找掩体!”工藤新一大声喊道,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现场顿时一片混乱,学生们惊慌失措地蹲下或寻找遮挡物。老师们也反应过来,急忙维持秩序,报警。
周长安站在原地,看似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到”,脸色微白,但眼神却冰冷如霜。她刚才的举动,在旁人看来,完全是巧合下的幸运预警。只有她自己和惊魂未定的工藤新一知道,那绝非巧合。
诸葛故里迅速来到周长安身边,低声道:“对面山腰,已经撤了。很专业,应该是组织的人。”
周长安微微颔首,心中了然。工藤新一的现身,果然还是引来了组织的清除行动。这次狙击失败,对方必定会更加警惕,也可能采取其他手段。
警方迅速赶到,封锁了现场进行调查,但除了那颗嵌入树干的子弹,未能找到狙击手的任何踪迹。
修学旅行在这样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氛围中提前结束。返回京都住宿地的巴士上,气氛沉闷。工藤新一眉头紧锁,陷入沉思。毛利兰担忧地看着他。其他同学则心有余悸地讨论着刚才的“意外”。
周长安靠窗坐着,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京都街景。指尖再次无意识地触碰着口袋里的金属烟盒。这次京都之行,历史遗留的杀意与现代组织的狙击交织,让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平静的日常之下,危机无处不在。
她看了一眼坐在前排、神色凝重的工藤新一,又看了看身边沉稳的诸葛故里。
组织的阴影,如同这京都的夜色,愈发浓重了。而他们的战斗,还远未结束。下一次,对方又会以何种方式出现?周长安闭上眼,感受着体内炁息的流动,心中已有决断。无论来者何人,她都必须守护好这条艰难维系着的、通往真相与光明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