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钦天监官上前赞礼,高声念诵:“今日昭华公主满月之喜,天赐麟趾,福泽绵长——吉时到,满月宴开!”
赞礼声落,奶娘抱着昭华公主从偏殿缓缓走入正殿,绕殿一周让众人见礼,殿内妃嫔命妇纷纷起身行礼道贺。待乳母抱公主站定在宜修身侧,太监便开始高声唱喏献礼清单,声音穿透殿内笑语,传到院外:“华妃娘娘送——帝王绿翡翠平安扣一对,蜀锦绣金凤锦缎小衣十套!”
“淳亲王送——和田羊脂玉婴戏图摆件一座,足银鎏金麒麟长命锁一柄!”
“果郡王送——赤金累丝嵌绿松石平安锁一把,西域和田青白玉卧鹿小摆件一件!”
“端妃娘娘送——银质鎏金婴儿拨浪鼓一个,亲手绣双鱼戏水纹小肚兜两对!”
“安常在送——亲手调制凝神香两盒,红布虎头绣珍珠小鞋一双!”
“镇国公送——银质钝头小弓箭一套,虎皮软毛小坐垫一个!”
……
众人按位份依次上前,将贺礼递到案前,甄嬛也让槿夕呈上锦盒,里面是她备下的和田青白玉雕“昭华如意”小佩(佩身刻“平安”二字,配藕荷色丝绦),及苏州绣娘手绣的兰草纹软缎小衣四套,礼毕便归了座。
这时殿外突然传来太监高唱:“皇上驾到——”
话音未落,殿内众人瞬间噤声,纷纷起身垂首候驾。皇帝身着明黄常服,龙章凤姿,缓步走入殿中,宜修忙携众人行礼:“臣妾(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皇帝抬手,目光先落向宜修身侧的公主,嘴角漾开笑意,“今日昭华满月,朕怎会缺席。”说着便走向主位,奶娘忙抱着裹着石榴红襁褓的公主上前,皇帝轻轻逗了逗公主的小手,又道:“方才在殿外,就听见里面热闹,继续吧。”
待献礼毕,宜修作为中宫,率先起身赐下自己的满月礼——一柄羊脂玉如意,由太监呈至奶娘手中,她柔声颔首:“愿昭华公主岁岁安康,永承圣恩。”
皇帝看着这一幕,指尖叩了叩御座扶手,含笑道:“朕也为昭华备了份礼物。”说罢,便示意身后的总管太监上前。
太监立刻捧上一个明黄色锦盒,打开时,殿内瞬间晃过一片金光——盒中是一套赤金累丝嵌东珠的项圈与手链,东珠颗颗圆润饱满,在烛火下泛着莹润的珠光,项圈中央还缀着一枚小巧的玉坠,刻着“昭华”二字。“这东珠是去年松花江进贡的上品,累丝工艺也是内务府最好的匠人所做,”皇帝目光落在公主脸上,语气放缓,“愿朕的昭华,做个被捧在手心的掌上明珠。”
宜修忙起身谢恩:“皇上厚爱昭华,臣妾替公主谢过皇上。”殿内众人也跟着俯身行礼,齐声道:“皇上圣明,公主有福。”
皇帝抬手免了礼,目光扫过殿中长案上的贺礼,又道:“今日是家宴,不必拘礼。听闻稍后要抓周?”
“回皇上,正是,”宜修含笑应道,“已让内务府备好了物件,就等皇上驾临,便请公主试试。”
“好。”皇帝颔首,示意太监将案上另一侧的空位摆开。不多时,内务府的小太监便端着托盘上前,将笔墨、玉印、书本、金元宝与一柄银质小弓箭一一摆上长案,件件精致小巧,透着喜庆。
奶娘便将醒了的公主放在案前。众人含笑观礼,只见公主小手乱挥,最终攥住了那枚玉印。一旁的太监立刻高声唱喏,语气满是喜气:“公主抓得玉印!玉印象征尊贵命格,聪慧通达——恭喜皇上,恭喜皇后,昭华公主将来必是有福有禄、尊贵无忧之人!”
“哈哈哈,好!好一个尊贵无忧!”皇帝笑得眉眼舒展,指着方才唱喏的太监,语气畅快:“你这奴才,嘴倒伶俐,赏!赏银五十两。”
那太监喜出望外,忙跪倒在地,连连叩首:“谢皇上恩典!奴才谢皇上恩典!祝昭华公主福寿绵长,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摆了摆手让他起来,目光重新落回攥着玉印的公主身上,伸手轻轻接过奶娘怀中的昭华,小心翼翼地托着,语气是从未有过的柔和:“朕的昭华,既有玉印护持,往后这宫里,谁敢让你受半分委屈?”
宜修在旁含笑看着,适时开口:“皇上对公主这般疼爱,是昭华的福气,也是臣妾的福气。”
“你是孩子的额娘,”皇帝侧头看她,眼底带着几分暖意,“往后昭华的教养,还要多劳烦你。”宜修忙起身应下:“臣妾遵旨,定当尽心竭力,护公主平安长大。”
殿内的欢笑声更盛,华妃趁机起身,端着酒杯走到殿中:“皇上,皇后娘娘,今日公主抓得吉兆,臣妾愿敬皇上、皇后一杯,祝公主岁岁安康,祝皇上皇后福寿绵长!”
皇帝笑着点头,接过太监递来的酒杯,与宜修一同举杯,朝众人示意:“今日不谈朝政,不论位份,只为昭华高兴——诸位,都满饮此杯!”
“谢皇上!”众人纷纷举杯,琥珀色的酒浆入喉,暖意散开,殿内的乐声、笑声、碰杯声交织在一起,将满月宴的热闹推向了顶峰。
唯有甄嬛,举杯的动作慢了半拍。她垂着眼,指尖捏着杯沿,目光却越过人群,冷冷落在不远处笑语张扬的华妃身上——那笑意未达眼底,瞳仁深处凝着一片化不开的寒意,恨意像淬了冰的针,藏在平静的神色下。
众人举杯饮尽,杯盏碰撞的脆响混着乐声,在殿内久久回荡。皇帝将昭华公主递回乳母怀中,叮嘱道:“仔细抱着,别让风着了。”乳母忙应着,轻轻退到偏殿角落,留殿中众人继续欢宴。
御膳一道道呈上,水晶肘子、松鼠鳜鱼、八宝鸭,皆是精致的宫廷菜式,连寻常的青菜豆腐,也做得玲珑剔透。宫女们捧着托盘穿梭,为各位主子添酒布菜,太监们则站在殿角,时不时添一句吉祥话,逗得皇帝愈发开怀。
宜修目光扫过殿下,见余莺儿与果郡王并肩坐着,正听得入神。恰时余莺儿笑着开口:“昭华公主真是可爱极了,臣妾也盼着,将来能生一个像公主这般伶俐可爱的女儿。”
宜修闻言,嘴角漾开一抹温和的笑意,目光落在她的小腹上,语气带着几分关切:“哦?你这胎,算着也有三个月了吧?倒是该好好养着,往后若真能诞下公主,与昭华作伴,也是一桩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