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融雪退去,三月春来,院落中的红梅凋谢,粉嫩的桃花开了一片,远远望去,像是一抹娇俏的粉色云雾。
上京城人山人海,考场外多的人翘首以盼,点柠去也看了个热闹,看来不管在哪里,在什么时候,科考都是人人关注的热点新闻啊。
明天的新闻报道有头目了。
“老六,我的阅读值是不是爆表了。”
点柠看着后面那一长串的零,心中无比激动,摩拳擦掌准备到别的州府开分店。
老六也是馋得流口水,它是不是又能换皮肤了。
“宿主,这些阅读值够我们开好多好多分店了。”
她攒了这么久就是为了一次性开个够,平板上看了看大邺的地图,她准备以上京为中心,逐渐向四周铺开网络,先去青州,锦州,连州,和晋城。
这四个地方距离上京近,且都是人口密度较多的州府,就是晋城靠近漠北,属于两国边界,最近正在小范围的碰撞,有些不安全。
“先去锦州吧,老六我们走。”
“好咧,”老六宛如一个叮当猫掏出一扇任意门,只要默念想要去的地方开门就能瞬间抵达,非常方便。
锦州位于上京西方,是个临海城市,点柠打开门就看了无边无际的海浪,一瞬间还以为回到了海上餐厅。
踩在软绵的沙子上,海面吹来咸腥的味道,让她想起了第一次做任务的时候,转眼间,已经过去好几年了。
“姑娘,小心!”
一道穿着麻衣粗布的少年迅速出手抓住了点柠脚边的大螃蟹,举着张牙舞爪的钳子差一点就要夹到她的脚。
少年干脆利落将螃蟹丢入海中,黝黑的脸上带着憨憨的笑意,看清女孩的脸后脸颊浮现两团红晕。
“这叫黑蛛蟹,喜欢藏在泥沙底下捕猎,有毒,经常有渔民不小心被它伤到。”
点柠莞尔一笑,“多谢,要不是你我说不定就要被钳子夹了。”
少年摸摸后脑勺,女孩穿得干净漂亮,一看就不是他们村的人。
“我叫阿默,是前面渔村的渔民,姑娘,天快黑了,一会儿涨潮就危险了,你快回家吧。”
阿默长得人高马大,裸露在外的肌肉是健康的古铜色,一看就是赶海的好手,背篓里全是各种海货。
看点柠没有要走的意思,斟酌开口。
“姑娘,你要是没地方去,可以先去我家,我没别的意思,就是天快黑了.......”
“我知道,谢谢你,那就打扰了。”
“我叫点柠。”
点柠跟着阿默回了渔村,渔民们收网回家,整理着今天的收获,看到两人露出淳朴善意的微笑。
“阿默回来了,这是你朋友?”
“对,姑娘迷路了,今天太晚了,明天我再送她到城里。”
“那是,人家丫头不回家父母指不定多担心咧。”
说话的阿婶拎了一条鱼热情递给点柠,“这是咱家自己打的鱼,今早刚打上来,可新鲜了,丫头那去吃啊。”
点柠推辞,“不行,我不能要。”
“嗐,这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咱们渔村没钱,就是不差鱼,拿去吃吧。”
“好吧,谢谢阿婶。”
阿默爹去年出海遇上风暴没了,只剩一个身体不好的老娘和一个妹妹。
“点姑娘,你坐。”
阿默拿了抹布将凳子擦得曾亮,就怕女孩嫌弃,他家里条件不好,下雨还漏水,怕怠慢客人。
点柠自然落座,屋里光线暗,阿默拿出所剩不多的煤油灯点上,暖黄的烛光点亮这一方天地,也让人心头温暖。
“我去帮我娘做饭,就当自己家别客气。”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点柠四处观望,房子虽然落破,但是打扫得很干净,屋内还有许多贝壳制成的小装饰,窗户上挂了一串贝壳风铃,风一吹响起清脆的碰撞声,像是浪花击打的声响,令人心静。
角落里一个小女孩抱着一个大贝壳,怯生生望着女子,圆润的双眼湿漉漉的,像是林间小鹿。
点柠温柔一笑,朝她招招手,“妹妹,过来。”
小女孩抿唇,小步小步靠近,眼神中又是渴望又是害怕。
这位姐姐长得真好看,比传说中的鲛人还要漂亮,不像自己,邋里邋遢,姐姐会不会不喜欢她。
小姑娘长得瘦弱,头发凌乱扎起两个小揪揪,黑白分明的眼睛像是两颗湿润的葡萄,看得人直心软。
点柠摸摸她的头,变戏法似的掏出一根草莓棒棒糖,剥去糖纸放入对方手中。
“妹妹,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我叫小意,爹爹希望我万事胜意。”
“小意,真好听,这是棒棒糖,很甜的,你尝尝。”
“哥哥说不可以要别人的东西。”
点柠眼眸弯弯,“你哥哥今天救了姐姐,这是谢礼,再说了,你们还请姐姐吃饭呢,姐姐请你吃糖也是应该的,吃吧。”
小意珍宝似的接过,甜丝丝的味道像是要窜入心底,圆圆的眼睛弯成好看的弧度,显示着主人愉悦的心情。
“吃什么呢?”
阿默端着两盘菜进门,“点姑娘,糖金贵,你给她吃,这......”
“你们就别跟我客气了,再这样我走了。”
阿默娘的手艺好,鱼煮的又鲜又香,蛏子肉鲜嫩下饭,点柠打听起了锦州的情况,大致了解了下。
这里靠海,贸易还算发达,人口也多,像他们这样的小渔村更是数不胜数。
点柠摸摸小意的脑袋,“对了,圣上不是颁布了诏令,小意的年龄看样子也可以上学了,你们这里书院多吗?”
阿默娘叹息,“上什么学,像我们这样的渔民一辈子就靠海吃海,有什么好学的。”
“那不行,阿婶,既然圣上给了女子入学的权利,这就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一定要让小意上学。”
阿默沉默良久,“姑娘,你是有钱人,我们这样的人家连吃饭都成问题,还说什么读书啊。”
点柠看着小意清澈明亮的双眼,怎么也不愿让这束光熄灭,虽然朝廷规定了统一学费,但还是有很多人交不起。
她决定了,成立一个教育基金会,帮助那些想上学却交不起学费的孩子。
如果还是有很多连学都上不起的人,甚至一辈子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那她的书店开再多又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