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要往省城进人,简直比登天还难。逸卿的接收单位一直没有着落,一家人干着急没有办法。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逸卿的心情愈发焦虑。
“我还想回七台河去,这么等下去哪年是头?”逸卿回哈快一个月了,他联系了几个单位都没能谈成,心里有点长草了。
“暑期你在家陪陪鹏鹏,开学以后要是还没有结果的话,你想回去我不拦着你。”月华说。
星期天的早上,艳丽的爸爸打电话说,“别人给我一块鹿肉,中午包饺子,你俩带着孩子早点回来吃饭。”
不怪栀兰说啥要给健斌找个有老丈人的媳妇,这个亲家可真是疼孩子,有一口好吃的也漏不下他们。
健斌抱着孩子走在前面,刚到院门口就闻见了肉香。艳丽的爸爸正蹲在灶门口烧火,看见他们来,赶紧站起来拍打着围裙上的灰:“可算来了,饺子馅刚和好,就等你们来包了就下锅。”
屋里暖烘烘的,煤炉上坐着的铝壶 “咕嘟咕嘟” 冒热气,艳丽妈妈跟几个孩子正在热热闹闹地包饺子,健斌放下孩子,也赶紧加入了进来。
一家人一边包着饺子,一边娴唠着,艳丽的弟弟无意中冒了一句,“我要是会俄语多好。”
“你要会俄语干啥?你想上老毛子那儿去当倒爷啊?”艳丽的妈妈笑着用擀面敲了儿子一下,逗得满屋子人哈哈大笑。
健斌正帮着摆碗筷,闻言随口问:“咋突然想起学俄语了?
“我在同学家玩,听他爸爸说,好像是咱们市里哪个局,要在哈尔滨办一个贸易公司,跟苏联做买卖,正到处招懂俄语的人呢。姐夫你说,我要是会俄语,是不是就能去俄罗斯溜达溜达了。”
“你早干啥去了?”艳丽的爸爸听着儿子的话就进来了,“当初让你好好学习,你一天到晚就惦记着玩弹弓、掏鸟窝,现在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了’吧?”
“哎呀爸,那哪是我不学呀?俺们上中学那会儿,学校他也不开俄语课呀。”引得大家又是一阵哄笑。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健斌眼睛倏地亮了一下。 ——逸卿懂俄语啊!他初中高中学的都是俄语。记得小时候总能听他“阿拉嫂、阿拉嫂”的不离口,他的俄语成绩正经不错呢。
这个消息如同及时雨般,让健斌顿时看到了希望。晚上,健斌回到家里,给他在市计委开车的朋友打了电话确认了一下,没想到还真有这么回事。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啊”,健斌高兴得地抓起电话就往逸卿家里拨,激动拿着电话的手都在抖,号码拨错了好几次。
电话接通的瞬间,他听那边传来鹏鹏的咳嗽声,健斌心里更急了,“大哥,有个好消息!咱们市在哈尔滨成立一个中俄贸易公司,找懂俄语的人,你明天快去试试。”
电话那头半天没说话,健斌以为线断了,刚要重拨,听见逸卿沙哑的声音,“贸易公司啊,我学的是无线电,跟贸易不搭边啊……”逸卿说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搭边!咋不搭边!” 健斌赶紧说,“你懂俄语啊!这就是最大的本钱!再说了,能回哈尔滨,能跟大嫂鹏鹏在一起,比啥都强啊。”
逸卿又沉默了片刻,逸卿说了句 “我想想”,就挂了电话。
健斌握着电话,心里七上八下的。
他知道逸卿的顾虑,从事业单位的正式干部,变成一个没听过名头的小贸易公司职员,关系还调不过去,只是换个地方,换谁都得犹豫。
可月华在旁边一听就高兴了,“去贸易公司咋就不行啊?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咱们一家三口守在一起,就算喝稀粥,也高兴啊。”
“可是关系转不过来,我还是七台河人呐。”逸卿的心里不是很情愿。
“要关系干啥,只要你人能回来就行。我不管你是哪的,只要你是我老公,是鹏鹏的爸爸就行。”月华兴奋说着,眼镜片后面的两只眼睛瞪得像两个黑琉琉。
鹏鹏在旁边听见了,一下抱住逸卿的腿,小嘴像喇叭一样:“爸爸,我不要新书包了,也不要变形金刚了,我就想让你每天送我上学,像别的同学一样,我每天都能见到爸爸。”
鹏鹏的话让逸卿心头一颤,眼眶不禁湿润。他摸了摸鹏鹏的头,那头发软软的,像刚出芽的麦苗。
十年了,他知道自己对家庭,对孩子亏欠得太多了,这次或许是给了他一次补偿的机会,尽管单位不太理想,至少三口人可以在一起过日子了。
第二天上午,逸卿揣着简历找到了贸易公司筹备处。那是栋老洋楼,墙皮都破旧了,门口挂着块临时牌子,上面写着“贸易公司筹备处”。
负责筹备的任总接过逸卿的简历一看,眼睛立刻亮了:“你懂俄语?还懂无线电?”
逸卿点点头,任总一拍大腿:“太好了!我们正缺你这样的人才。”
他高兴地握着逸卿的手说,“欢迎你的加盟!”
他拉着逸卿的手不肯放,非要留他吃晚饭。席间,任总喝着酒说:“咱们公司小,比不了你以前的单位,但你至少能跟老婆孩子在一块生活呀。”
从办公桌上拽一个文件,“你来了先研究客户资料,这些勾勾巴巴的东西,全公司也没有懂的,正好你来了,太好了。”
逸卿心中一暖,一块石头终于落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任总的认可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他端起酒杯,跟任总碰了一下:“任总,我啥也不说了,以后看我的。”
任总当即拍板,第二天一早,逸卿就去上班了。
筹备处就五个人,挤在两间办公室里,到处堆着资料和样品。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对俄贸易的拓展和联络,涉及进出口商品的洽谈与签约,逸卿的俄语功底和专业背景正契合公司的需求。
他的加入让公司如虎添翼,任总详细介绍了工作内容和职责,逸卿听得心潮澎湃,深知自己将肩负重任。
他暗下决心,要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和专业知识,为办事处的发展贡献力量。逸卿深知,这不仅是一次职业转机,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他勤勉认真,迅速掌握了业务要领,深得任总的赏识。同事们也对他赞誉有加。逸卿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与满足,家庭的温暖与事业的新起点让他对未来充满期待。
一切就绪之后,任总召开了全体会议,“我宣布,任命逸卿同志为我公司副总经理。”
逸卿站在会议室中央,掌声如潮水般涌来。他深鞠一躬,心中感慨万千。
大会结束后,几个老总又开了一个碰头会,讨论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逸卿积极参与,提出了多项切实可行的建议,得到了一致认可。他的专业能力和远见卓识,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老总们纷纷点头称赞。
栀兰听说儿子找单位后,乐得闭不上嘴,一个劲地说,“还真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啊,你说他要是找不着接收单位,我得后一辈子悔呀。”
几天后,逸卿回来了,他先到原单位办完交接,就回到北山的家里。
栀兰正在园子南头喂猪,看见逸卿,手里的猪食瓢 “哐当” 掉在了地上,愣了半天说:“你咋回来了?工作的事黄了?”
“没黄,我当副总经理了。我回来跟单位办一下交接。”
“这可好了,三口人终于团圆了,不用再遭那份罪了……”栀兰高兴得眼睛都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