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的暑期,健斌上高中了,他还不到十五岁就带着行李来到场部住校。
他长这么大从来没离开过家,突然把他就这么往集体宿舍里一放,他好像刚断奶的孩子,吃、住都不习惯。
尽管筱媛比他大两岁,可高一和高二两个校区正好一南一北,相距四、五里地。姐弟俩只有中午在职工食堂吃饭的时候能打个照面。
看他每次都是跟同学在一起,筱媛也没想到他会想家,会不适应,也没想到去看看他,或多关心一下他。
再加上那几个总是想针对筱媛的男生,拿筱媛没办法,看健斌又小又弱,白白静静地像个小姑娘,偶尔遇上他就会故意骂他或欺负他一下。
健斌从小到大一直是栀兰和嘉濠的掌上明珠,本来就想家想得受不了,再加上不开心,所以,他开学一周就病了。
一天中午筱媛和同学们一起去吃饭,刚走到门口,就看到健斌手里拿着一馒头在等她。
“你怎么不吃饭啊?”筱媛看到弟弟高兴地问。没想到健斌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他说他嗓子疼,不想吃饭。
筱媛这才注意到,健斌的小脸烧得通红,比在家的时候瘦了不少。看到弟弟哭她也哭,心里一点办法都没有。
两个人站在食堂门口哭了一个中午,也不在乎出出进进的人看没看到他们。
大食堂平时的伙食一般都是馒头、大头菜汤、臭豆腐、咸菜,筱媛早就习以为常了。
但是健斌不一样,他虚岁才十五岁,又第一次离家这么长时间,就是没有病,叫他吃这种饭他也很难下咽。
嘉濠年轻的时候胃就不好,栀兰都是要给嘉濠吃小灶的,这个习惯是从他们刚结婚的时候有就的。
自从有了健斌,嘉濠吃饭的时候总是叫健斌跟着他一块吃。哥哥姐姐也都习惯了。
健斌自己也以为是理所当然,就算后面有了三个小的,家里要是做点好吃的,嘉濠也是格外惦记他。
筱媛从小就口壮,吃啥都行。每天中午她甚至连两分钱的汤都不买。她把馒头一掰,在中间夹上一块臭豆腐,一边吃着一边往学校走,两三分钟一个馒头就吃下去了。
她每个月只花十块钱的伙食费,多一分都不要。当她听说健斌一个礼拜就把十块钱花完了,心疼得自己坐在宿舍里哭了好一会儿。
筱媛从小就心粗,在六队吃了两年职工食堂以后,对吃、住这些生活的细节更不在意了。所以,她压根就没想到健斌能这么不适应。
来食堂吃饭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筱媛实在不知道怎么办,就带着健斌去了医院,找到了王江大夫——小凤武的干妈。
自从凤武认王江大夫干妈以来,两家人就像亲戚一样相处。后来王大夫和曲大夫都转到场医院工作,筱媛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家长。
王大夫给健斌测了一下体温:“哎哟,发烧了。”她转头对筱媛说,“你回去上课吧,等一会儿到点了,我给他挂个吊瓶就没事了。”
筱媛赶紧跑到学校上了两节课,下课后又跑回了医院,健斌看到姐姐来了,一下就笑了。
他已经不烧了,脸色也跟平常一样。而且看他心情也好了,手里还拿着一个大苹果,看到弟弟没事了,筱媛紧绷着的心才放松下来。
第二天,嘉濠来场部进货,中午特地在食堂等着两个孩子,又陪了健斌单独待了一会儿才回去。从那以后,健斌渐渐地适应了集体生活,学习状态也渐渐提上去了。
十月初,国务院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传来后,马场沸腾了。知青们像疯了一样,奔走相告。
他们抢购复习资料,给家里发电报寄书,请长假参加高考辅导班。整个马场都被这种激昂的情绪所感染着。
学校也像庆祝重大节日一样,专门组织了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的高考动员大会,号召学生们积极准备高考。
学校把学生进行了分层管理,把要参加高考的学生进行单独编班辅导。筱媛和健斌分别被编进各自年级的高考重点班。
嘉濠和栀兰两个人都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给砸懵了,他们不相信这是真的,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当他们反应过来以后,嘉濠的眼眶红了,他激动得晃着头,张了几次口,最终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栀兰泣不成声地说:“老天有眼!……你这些年的罪没白受,咱俩终于熬出头了……。”
嘉濠也哽咽着说,“谢谢你一直为我守着这个家,拼命地护着这几个孩子,如果不是你的坚持,现在就算政策放开了,恐怕他们也错过了机会。”
他们两个人高兴得跟个孩子似的,欢欣鼓舞地,在地上转来转去地不知道要干啥,突然,栀兰哈哈大笑起来:
“老天爷呀,谢谢你给我的孩子们敞开了高考的大门!我的孩子终于不再低人一等啦!哈哈——我高兴地快要疯啦……”她情不自禁地趴在嘉濠的肩上哭了起来。
的确,对于栀兰和嘉濠来说,这是天大的喜事,必须庆祝。
“杀猪!”
“庆祝!”
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喊着。
他们选了一个星期天,把孩子们都叫了回来,全家人都像大跃进一样的群情振奋。
嘉濠郑重地跟孩子们承诺:
“从今以后,你们的任务就是学习,你们的目标就是考学,家里所有的事情都不用你们考虑。我的计划是,争取三代以内,彻底脱离农村,扒掉农民这身皮!”
栀兰也激动地说,“以前,我俩做梦都想叫你们上大学,有出息,可是咱家没有这个资格。为了这一点,你爸爸不知道背地里叹了多少气,上了多少火,他觉得对不起你们。”
栀兰说着说着声音哽咽起来,她抹了一把眼泪,提高了音调看着孩子们说:
“现在机会来了,就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只要你们能考上,就算砸锅卖铁我们也供!”
嘉濠也补充说,“而且,将来你们能上到哪我俩就供到哪,哪怕是要饭吃,也绝不后退半步!”
孩子们都被他们的情绪所感染,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着泪花,他们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出去!
嘉濠见三个大孩子都兴奋得摩拳擦掌,对着三个小孩子说:
“前面有哥哥姐姐给你们做榜样,你们都听好了,谁也不许掉队。我们要比一比,看看轮到谁的时候给我卡住了。”
三个小家伙听得眼睛瞪溜圆。就连六岁的小凤武也大声说:“我要跟俺大哥去上大学。”逗得全家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