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府,书房。灯火通明,檀香袅袅。李泰端坐书案后,面前摊开着刚刚装订成册、散发着墨香的《括地志》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三卷。书册制作极其精美,图文并茂,字迹工整,尽显皇家气派。
谋士苏勖(历史上李泰的重要支持者)侍立一旁,面带得色:“殿下,这三卷《括地志》已成,堪称煌煌巨着!详实程度远超历代地理图志!一旦献于御前,必能震动朝野,再为殿下贤名增辉!”
李泰修长的手指抚过书页上绘制精细的山川舆图,脸上露出志得意满的微笑:“此乃父皇所托,更是本王心血所系。苏先生与诸位学士,功不可没。”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然,书成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天下皆知本王心血,如何让父皇龙颜大悦,如何让这贤名深入人心…还需仔细筹谋。”
苏勖会意,低声道:“殿下放心,舆情早已铺开。长安各大书坊、茶楼酒肆,已有‘饱学之士’在热议《括地志》之宏大精妙,盛赞殿下博闻强识、礼贤下士,为修此书,殚精竭虑,遍访名宿,实乃文坛盛事,皇子楷模!不出三日,殿下贤名,必将传遍京畿!”
“嗯。”李泰满意地点点头,“舆论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要引导好,让其成为本王入主东宫的助力。”他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另外,献书之时,场面要足。本王要亲率参与编纂的名士、学士,一同入宫献书!让父皇看看,本王身边聚集了多少英才!这,就是人心所向!”
“殿下高明!”苏勖赞道,“届时众口一词,盛赞殿下贤德,必能令陛下龙心大悦!太子…呵呵。”他后面的话没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太子李承乾除了一个名分,在声望和“贤德”上,早已被魏王远远甩开。
李泰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眼中野心毫不掩饰:“名分?名分固然重要,但父皇的心,天下士林的心,才是根本。本王要的,是水到渠成,是众望所归!”他放下茶杯,语气转冷,“东宫那边,最近有什么动静?”
苏勖收敛笑容:“据安插的眼线回报,太子腿疾稍愈,但脾气越发暴躁。前几日因魏王献书之事,在东宫又大发雷霆,砸了不少东西。其身边那个叫称心的内侍,似乎颇得信任,常与之密语。”
“称心?”李泰嘴角勾起一丝不屑的冷笑,“一个以色侍人的佞幸罢了。李承乾宠信此等小人,自毁长城,何愁他不倒?继续盯着,尤其注意他们有无结交外臣、武夫之举。若有…便是本王的良机!”他需要李承乾犯错,犯一个足以让父皇彻底失望的大错!
“是!”苏勖躬身领命。
李泰的目光重新落回《括地志》上,眼神变得深邃。这不仅仅是一部书,更是他精心编织的一张网,一张网罗贤名、彰显能力、动摇东宫、直指储位的巨网!献书之日,就是他这张网,正式撒向太极殿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