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墨匠则忧心技术层面:“西班牙人的夹板船火炮犀利,航速也快,我们的新舰虽强,但眼下只成了四艘,形成绝对优势尚需时日。倭国的八幡船虽小,却灵活刁钻,擅长偷袭,济州岛是我们的前出基地,不容有失啊。”
韩冲拳头握得咯咯响:“罗刹骑兵悍勇,但缺乏攻坚手段,此次偷袭得手,是钻了我们守备兵力不足的空子。若能调给我一支精骑,必能将其击退!”
暗影统领补充道:“根据线报,这三股势力近期活动突然加剧,时间上如此巧合,背后恐怕……并非全然孤立事件。虽无确凿证据显示他们已联手,但难保没有相互试探、趁火打劫的意图。”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主位上一直沉默不语的凌风。他并未像众人那般焦虑,反而慢条斯理地用一把小钳子拨弄着炭火,让火焰燃烧得更旺些。跳跃的火光映在他平静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
“疤叔,”凌风突然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若此时让你率领已下水的‘定远’、‘镇远’、‘靖远’、‘平远’四舰,南下迎战西班牙那两条大夹板船和四条小护卫舰,你打算怎么打?”
陈大疤愣了一下,随即挺直腰板,独眼中凶光毕露:“这还用问?城主!咱们四艘新舰,火炮数量、射程都占优!当然是排开一字战列线,利用射程优势,远远地压着他们揍!保准把他们轰成渣!”
“嗯,典型的炮舰决战思路,扬长避短,不错。”凌风点了点头,但随即话锋一转,“那若是你正与西班牙人缠斗之时,倭国的那些八幡船,凭借其小巧灵活,突然从侧翼或后方,借助岛屿掩护穿插进来,专攻我舰船帆缆、甚至试图跳帮接舷,你又当如何应对?四艘战舰,能否同时应对两个方向、两种不同战法的敌人?”
“这……”陈大疤被问住了,张了张嘴,一时语塞。他光想着和西班牙人硬碰硬,却忽略了倭寇惯用的这种骚扰和偷袭战术。新舰虽强,但数量毕竟太少,顾此失彼的风险极大。
凌风放下火钳,站起身,走到悬挂着巨大东亚海陆态势图的墙壁前。他用手指蘸了蘸杯中的茶水,在地图上画了三条醒目的箭头:一条从南方的吕宋指向黑石城,代表西班牙的威胁;一条从东方的济州岛方向指向大陆,代表倭寇的窥伺;一条从北方的黑龙江流域压下,代表罗刹人的侵袭。
“诸位请看,”凌风的声音在议事厅内回荡,“西班牙船坚炮利,但远道而来,补给线长,其首要目的是维护贸易垄断权,而非与我决一死战,其心在‘利’;倭寇船小灵活,凶残狡诈,但缺乏持久战能力,惯于欺软怕硬,其心在‘掠’;罗刹骑兵彪悍,适应寒地作战,但后勤依赖掠夺,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差,其心在‘地’。”
他的手指点在三股势力的中心位置,画了一个圈:“三者看似同时发难,实则诉求各异,互不统属,甚至彼此之间也存在猜忌和矛盾。譬如,西班牙人与倭寇在香料群岛早有摩擦;罗刹人与我们冲突,西班牙人未必乐见其成,反而可能担心我们被削弱后,罗刹势力南下威胁其太平洋利益。”
分析至此,凌风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因此,我军当下策略,不应是分兵迎击,疲于奔命。而应利用其矛盾,制造错觉,让其互相牵制,为我主力舰队成型和北方边防巩固争取最关键的时间!”
他转向老拐,语速加快,指令清晰:“老拐叔,立刻通过我们在济州岛的商站,‘不小心’让西班牙运银船(假设存在)的航行情报泄露给倭寇那边知道,要做得像是意外。倭寇对西班牙人在美洲运来的白银垂涎已久,得知有此肥羊,岂能不动心?”
“同时,以匿名渠道,向驻马尼拉的西班牙总督送一封‘密信’,暗示倭国岛津家近期与荷兰东印度公司过往甚密,有意联手挑战西班牙在吕宋的统治。西班牙人与荷兰人是死对头,此消息必能引起其警惕。”
“至于罗刹人,”凌风看向韩冲,“他不是喜欢偷袭吗?让暗影小队扮作鞑靼流寇,深入罗刹人控制的据点附近,专门袭击他们的粮队和落单的小股部队。再设法让罗刹人以为,这些‘流寇’是得到了西边蒙古残余部落的支持。罗刹人睚眦必报,后方不稳,必然不敢全力南下。”
这一连串的计策,听得众人目瞪口呆。这已不再是简单的军事对抗,而是糅合了情报、欺骗、外交和心理战的高明谋略。
“城主此计,可谓釜底抽薪!”老拐率先反应过来,抚掌赞叹,“让恶犬互咬,我等坐收渔利!”
陈大疤也恍然大悟,摩拳擦掌:“妙啊!等他们自己先乱起来,咱们的新舰也差不多都下水了,到时候再收拾残局,岂不痛快!”
计策已定,黑石城这部庞大的战争机器立刻高效而隐秘地运转起来。
在南洋,往来于济州岛与倭国九州岛之间的商船“顺风号”,其船长在一次与岛津家低级武士的酒宴上,“酒后失言”,抱怨西班牙运银船如何傲慢,甚至提到了一个模糊的航线和时间窗口。消息很快通过武士的渠道传到了岛津家主的耳中。与此同时,一封字迹潦草、来源不明的警告信,被塞进了马尼拉西班牙总督府的门缝,内容直指倭寇与荷兰人的“阴谋”。
效果立竿见影。不到半月,暗影的南洋眼线传回消息:原本在济州岛附近活动的岛津家八幡船队突然转向南下,行踪诡秘。而西班牙驻马尼拉的舰队也明显加强了战备巡逻,对通往倭国方向的船只盘查格外严厉。两家原本潜在的冲突风险被瞬间点燃。
在北方,韩冲精心挑选的百人精锐小队,换上破烂的皮袄,使用缴获的罗刹式武器,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如同幽灵般在黑龙江北岸的森林草原间活动。他们不打旗号,行动迅猛,专挑罗刹人的薄弱环节下手,烧毁了一个前沿哨所,劫掠了两支小型运输队,并故意留下指向西方某个蒙古部落的“痕迹”。罗刹探险队头目哈巴洛夫暴跳如雷,果然将怒火转向了西边的蒙古人,派兵前去“讨说法”,对黑石城方向的压力顿时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