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十五年,腊月。
凛冽的北风卷过华北平原,北京城却沉浸在一片与严寒截然不同的火热气氛中。持续近一年的东瀛战事,以大明帝国的彻底胜利告终。平定东瀛、设立五省的消息早已传遍天下,如今,承载着最终荣耀的凯旋之师,即将在岁末班师回朝,为这波澜壮阔的一年画上圆满的句号。
紫禁城,乾清宫。天启皇帝朱由校身着赭黄常服,立于巨大的《坤舆万国全图》前,指尖轻轻划过已变为帝国深红色的东瀛列岛。一份由东瀛总督洪承畴呈递、确认东瀛全境已基本平定、土改新政已稳步推行的奏报,让他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
“宣。”皇帝转身,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躬身领命,尖细悠长的声音次第传下:“陛下有旨,宣内阁、五府、六部、九卿及在京勋贵,即刻于皇极殿议事!”
庄严肃穆的皇极殿内,文武百官依班次肃立。皇帝朱由校高踞龙椅之上,天威凛凛。
“东瀛已平,四岛归化。此乃列祖庇佑,将士用命之功。”皇帝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今,东瀛大局已定,朕意已决,召定国公卢象升、平倭侯俞咨皋,携东瀛故王室献降之三神器——草薙剑、八尺琼勾玉、八咫镜,凯旋回京,献俘阙下,告祭太庙,以彰武功!”
“陛下圣明!天佑大明!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山呼,声震屋瓦。
皇帝微微颔首,继续颁下旨意:“着靖国公毛文龙,率其本部天雄军精锐,留镇东瀛,为东瀛五省巡抚府常备镇守总兵官,授‘镇东大将军’衔,节制东瀛诸卫所兵马,确保新政推行无虞,地方靖安!”
“着伏波侯戚镇海,暂留东瀛,总督东瀛水师事宜,授‘靖海都督’衔,负责筹建大明东瀛水师,统辖未来驻防东瀛各要港之舰队,肃清海疆,护卫商路!”
这一系列人事安排,可谓深思熟虑。卢象升、俞咨皋作为平定东瀛的最高军事统帅,功勋卓着,凯旋受赏,理所当然;毛文龙骁勇善战,其部久经战阵,留镇新附之地,可保无虞;戚镇海乃水师名将之后,精通海事,由他组建东瀛水师,更是人尽其才。帝国的东方战略,环环相扣,井井有条。
与此同时,遥远的东瀛广岛港,已是人声鼎沸,旌旗蔽日。新任东瀛总督洪承畴,率领着东瀛省巡抚张国维、西海省巡抚陆梦龙、安夷省巡抚解经雅、北溟省巡抚何腾蛟、南溟省巡抚陈必谦,以及各省巡按御史、布政使、按察使等大小文武官员,齐聚码头,为即将启程返国的定国公卢象升、平倭侯俞咨皋举行盛大的送行仪式。
港口内,卢象升的座舰“镇远”号与俞咨皋的旗舰“靖海”号为首的庞大船队,已然升帆起锚。洪承畴身着总督官袍,郑重一揖:“卢公、俞侯凯旋回京,必得陛下重赏!东瀛之事,承畴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恩!”
卢象升还礼,声若洪钟:“洪总督辛苦!东瀛新附,百废待兴,安抚教化,尤赖总督运筹!卢某回京,定当禀明总督之功!”俞咨皋亦笑道:“有毛公、戚侯在此坐镇,洪总督可无后顾之忧!”
靖国公毛文龙按剑而立,虎目生威:“卢公、俞侯放心!有毛某在,东瀛乱不了!”伏波侯戚镇海亦拱手保证必将练出劲旅。
号炮鸣响,船队缓缓驶离,承载着无上荣耀和那象征东瀛王权正统的三件圣器,向着大明京师的方向破浪前行。
旬月之后,北京城万人空巷。时值腊月,寒风刺骨,却挡不住京师百姓的热情。凯旋大军自正阳门入城,经千步廊,过承天门,直抵皇城。道路两旁,旌旗招展,百姓箪食壶浆,欢呼雷动。
最引人注目的,是队伍中央那辆由八匹骏马拉着的、覆以明黄绸缎的御辇。辇上三座水晶罩匣内,安放着东瀛三神器:
? 草薙剑(天丛云剑):剑身狭长,寒光隐现,象征着武力与征服。
? 八尺琼勾玉:色泽深邃,温润神秘,象征着神圣与祭祀。
? 八咫镜:纹饰古朴,可照真实,象征着智慧与王权。
这三件圣器作为战利品献于御前,标志着东瀛旧有王权体系的彻底终结和融入大明。
皇极殿内,大朝会的规格至高。卢象升、俞咨皋身着戎装,至丹陛之下,行三跪九叩大礼:
“臣,卢象升(俞咨皋),奉旨征讨东瀛,赖陛下洪福,今已克竟全功,特献上东瀛‘三神器’,献俘阙下,恭请陛下圣裁!”
声震殿宇。
朱由校步下丹陛,亲自审视三器,脸上露出欣慰而威严的笑容:“好!定国公、平倭侯为国拓土,扬威海外,立下不世之功!此三器,便是明证!东瀛永绝倭患,此功当彪炳史册!”
他回到龙椅,朗声道:“卢象升、俞咨皋上前听封!”
“臣在!”
“尔等勋爵已定,今日朕再赐恩赏,以表殊荣:赐定国公卢象升,京师府邸一座,位于皇城东南勋贵坊,原英国公别院,即日赐予定国公府!赐平倭侯俞咨皋,京师府邸一座,位于定国公府之侧,原成国公别院,赐予平倭侯府!”
赐予京师核心地段的顶级府邸,此乃莫大恩宠,象征着功勋之臣已彻底融入帝国最高权力圈层,恩及子孙,荣耀无比。
“臣,谢主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卢、二人激动叩首。群臣再次山呼万岁,眼中满是钦羡。
盛典之后,卢象升和俞咨皋入住御赐府邸。这两座毗邻的府邸,顿成京师新贵之地,彰显着东征之功的极致荣耀。
而在此刻,范·德·桑德的船正驶向西方,带着震惊与秘密;东瀛五省,深刻的变革仍在龙魂化雨下悄然进行。大明的东方新省,正稳步融入帝国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