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领着五千兵马,一路旌旗招展,浩浩荡荡直扑武陵郡。他牢记临行前诸葛亮的嘱咐,没有像以往那样冲到城下就叫阵,而是在离城三十里外便下令扎营,并派出了大量探马细作。
不过一日,探马便带回消息:“将军,武陵太守金旋,是个胆小的文人。听闻我军前来,已在府中慌得六神无主,城中官吏百姓亦是人心浮动。”
张飞一听,环眼一亮,猛地一拍大腿:“嘿!军师果然神机妙算!”他立刻想起诸葛亮交给他的那个锦囊,赶紧从贴身甲胄内取出,小心翼翼地打开。只见帛书上写着一行小字:“扬将军之威名,慑其心胆,可不成而屈人之兵。”
“哈哈哈!俺老张的威名,就是最好的兵器!”张飞顿时心领神会,哈哈大笑。他当即唤来麾下几名嗓门洪亮、机灵过人的军校,低声吩咐了一番。几人领命,混入城中,依计行事。
很快,一股令人不安的流言就像瘟疫般在武陵城内蔓延开来:
“听说了吗?那张飞张翼德,在当阳桥头一声吼,就吓死了曹操身边的夏侯杰!”
“何止啊!赤壁之战,他埋伏在小路,一把丈八蛇矛杀得曹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我有个远房亲戚在江夏当兵,说那张飞顿顿要吃十斤肉,喝酒用坛子灌!”
“他带来的都是百战精兵,一个能打十个!咱们这点守城的老弱病残,够人家打吗?”
流言越传越凶,细节也越来越夸张。与此同时,张飞每日派出一队队精锐骑兵,在城下往来驰骋,烟尘滚滚;又命士兵们擂动战鼓,操练阵法,那震天的喊杀声和冲天的士气,即使隔着厚厚的城墙,也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守军和百姓的耳中,重重敲打在他们的心头。
太守府内,金旋被这些流言和城外的动静折磨得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短短几天仿佛老了十岁。他再次召集属下商议,堂下几乎是一片倒的投降之声:
“府君,大势已去啊!刘皇叔仁德,张将军勇猛,不可力敌!”
“为全城百姓计,请府君早做决断!”
“听闻那张飞性情暴烈,若等其攻城,恐……恐玉石俱焚啊!”
金旋看着堂下这群早已丧失斗志的属下,又想起那些关于张飞如同鬼神般的恐怖传闻,最后一丝抵抗的勇气也彻底消散了。他瘫坐在席上,有气无力地挥了挥手,声音沙哑:“罢…罢了…开…开城…迎降吧……”
次日清晨,张飞正准备按计划进行试探性佯攻,却见武陵城门缓缓打开,一名官员捧着印绶兵符,引领着一队手无寸铁、身着素服的人马走了出来。为首者,正是面如死灰的武陵太守金旋。
“罪…罪官金旋,率武陵全郡官吏,归顺皇叔,迎…迎张将军入城……”金旋跪伏在地,声音颤抖得几乎听不清。
张飞勒住乌骓马,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对军师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努力压下脸上的得意,摆出威严的姿态,洪声道:“既愿归顺,便是自家兄弟!俺大哥刘皇叔仁德爱民,必不亏待尔等!起来,随俺进城!”
于是,张飞未损一兵一卒,便拿下了武陵郡。他严格执行刘备定下的规矩,严禁扰民,秋毫无犯,迅速接管城防,安抚百姓。
捷报传回,刘备大喜。诸葛亮在众将面前欣然赞道:“翼德将军勇猛盖世,今番更兼用智,不成而屈人之兵,保全生灵,此乃大功,足可为帅才矣!”这番评价,让原本对张飞独自领兵还有些担忧的众人,彻底心服口服。
武陵的顺利平定,为后续的行动开了个好头。所有人的目光,又投向了另外两路兵马——前往桂阳的赵云,和奔赴零陵的马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