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川的脚踝扭伤,让“惊蛰”小队撤离的速度骤减。身后日伪军的叫喊声、杂乱的脚步声以及狼犬的狂吠越来越近,子弹不时掠过身边的草丛,发出令人心悸的嗖嗖声。绝望的气氛开始蔓延。
“放下我!虎哥,大脚哥,你们快走!”王小川忍着剧痛,试图挣脱。
“闭嘴!‘惊蛰’没有扔下兄弟的先例!”刘大脚低吼,和山雀死死架住他,额头上青筋暴起,汗水混着泥土往下淌。但拖着一个人,速度实在太慢,眼看就要被追兵咬住。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侧前方的黑暗处,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枪响!
“砰!”
冲在最前面的一条狼犬应声倒地!
紧接着,又是几声精准的点射,打在追兵的前方土地上,溅起一串尘土,有效地阻滞了他们的追击势头。
“是虎哥!”山雀惊喜地叫道。
是赵虎!他和黑娃、孙老蔫等接应队员,一直潜伏在预定汇合点附近,听到枪声和动静,立刻前来接应!
赵虎等人利用地形,迅速占据了一个小小的土坡,组成了一道简易的阻击线。
“大脚!带小川先撤!黑娃,火力掩护!老蔫,准备手榴弹!”赵虎冷静地下达命令,展现出了小队长的素质。
黑娃的步枪再次响起,又一个追兵惨叫着倒下,精准的枪法让敌人产生了犹豫。刘大脚和山雀趁机架着王小川,快速向后方安全地带转移。
孙老蔫看准时机,将一颗林枫特制的加重手榴弹奋力扔出。手榴弹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落在敌群中。
“轰!”
一声比普通手榴弹更沉闷的巨响,破片和冲击波将追兵炸得人仰马翻,攻势顿时一滞。
“撤!”赵虎见目的达到,毫不恋战,下令全体交替掩护后撤。“惊蛰”小队如同默契的狼群,利用夜色的掩护,迅速脱离了接触,将晕头转向的追兵甩在了身后。
一路不敢停歇,直到确认彻底安全,小队才在一个隐蔽的山洞里停下来休息。王小川的脚踝已经肿得像馒头,沈月兰不在,只能由略懂包扎的孙老蔫进行简单处理。虽然疲惫不堪,但劫后余生的喜悦和成功完成任务的兴奋,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几天后,当“惊蛰”小队全员安全返回黑龙沟时,整个基地沸腾了!他们不仅成功狙杀了残暴的佐藤一郎,更是从敌人重兵驻扎的据点内部成功渗透并安全撤离,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王猛重重地拍着每个队员的肩膀,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赵指导员握着赵虎和刘大脚的手,连声道:“好!好样的!你们打出了咱们的威风!”
林枫仔细检查了小队带回的装备,特别是黑娃那支立下大功的步枪,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次实战检验,证明了他的训练方法和武器改良是行之有效的。
很快,“惊蛰”小队马家镇锄奸的事迹,通过地下交通站和百姓的口口相传,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根据地和周边区域流传开来。人们传说着一支神秘的小部队,来无影去无踪,专杀鬼子军官,甚至能钻进鬼子窝里再跑出来。佐藤的死,极大地震慑了周边的日伪军,一些原本气焰嚣张的据点也收敛了不少,马家镇的碉堡修建计划果然陷入了停滞。
“惊蛰”之名,不胫而走,成为了一把悬在敌人头顶的利剑,也成了百姓心中希望的象征。
基地为此举行了简单的庆功会。会上,王猛正式宣布了对“惊蛰”小队全体队员的嘉奖,并特别赞扬了林枫的卓越贡献。队员们成了所有战士羡慕和崇拜的对象。
然而,在庆功会的喧嚣之外,林枫和赵虎、刘大脚等人却聚集在一起,进行着冷静的战后总结。
“这次任务,有运气成分。”林枫指着地图上马家镇的位置,“如果不是李老栓,如果不是内部排查导致警戒外紧内松,结果难料。我们暴露的问题也很明显:对意外情况(如小孩出现)的备用方案不足;撤退路线过于依赖单一预案;潜入据点更是被迫的冒险,不可复制。”
赵虎点了点头:“林教官说得对。我们这次能成功,靠的是大家平时的苦练和临场的应变,但也有侥幸。以后的任务,必须考虑得更周全。”
胜利的荣耀和百姓的赞颂,并没有让“惊蛰”小队迷失。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名声打响了,也意味着他们将成为日伪军重点关注和对付的目标。下一次任务,敌人必然会有所防备,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狡猾的对手和更加险恶的处境。
(第二卷 第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