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会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结束后,与会者心思各异地散去,会议室里只剩下冰冷和残余的硝烟味。
陆则川正准备离开,沙瑞金的秘书却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恭敬地传达了一个邀请:
“陆书记,沙书记请您到他办公室喝杯茶,说是有几份关于欧洲城市发展的资料,想请您帮着看看。”
这是一个无法拒绝,也意料之中的邀请。陆则川微微颔首,跟随秘书来到了沙瑞金那间更为宽敞、陈设也更具个人风格的办公室。
与会议室剑拔弩张的气氛截然不同,沙瑞金的办公室里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茶香。他亲自坐在茶海前,动作娴熟地烫壶、洗茶、冲泡,俨然一位温和的长者,与方才会议上那个霸气侧漏、手段强硬的封疆大吏判若两人。
“则川,来,尝尝这个,老朋友送的武夷山母树大红袍,平时舍不得喝。”沙瑞金将一盏橙黄透亮的茶汤推到陆则川面前,脸上带着一种近乎慈和的笑容,
“刚才会上,话赶话,可能有些急躁了,你别往心里去。都是为了工作嘛。”
陆则川接过茶盏,道了声谢,心中警惕却丝毫未放松。
他知道,这杯茶,绝不比会议室里的交锋来得轻松。
“瑞金书记言重了,会上讨论工作,各抒己见,很正常。”陆则川语气平和,轻轻抿了一口茶,醇厚的香气在口中弥漫开。
沙瑞金也喝了一口茶,目光投向窗外渐渐暗淡的天色,仿佛在回忆什么,语气变得有些悠远:
“则川啊,我在汉东待了这么多年,看着它从一座不起眼的内陆省会,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干部,甚至很多看似不起眼的人和事,我都或多或少有些了解。”
他转过头,看向陆则川,眼神变得深邃而复杂,带着一种长辈审视晚辈的锐利,却又奇异地混合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你年轻,有冲劲,有理想,想做事,这是好事。我从你身上,看到了我年轻时的影子。但是啊……”
他拖长了语调,手指轻轻敲击着紫砂壶身,发出沉闷的声响,
“汉东这地方,情况复杂,盘根错节。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很多人,并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个道理,你从京城下来,应该比我更懂。”
他这是在重复上次谈话的主题,但语气不再是尖锐的对立,而是更像一种经验之谈,一种带着善意的提醒。
陆则川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知道,沙瑞金真正想说的话在后面。
“你做事,讲究程序,坚守原则,这没错。”沙瑞金继续道,
“但你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或者说,是你们这个年纪、这种背景的干部容易有的通病——有时候,太过理想化,也太过于依赖自上而下的‘势’,而忽略了自下而上的‘根’。”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意味:
“你以为掌握了证据,推动了程序,就能无往不利?殊不知,在这汉东的地面上,有些‘根’扎得太深,牵一发而动全身。”
“你动一个人,可能扯出的是一大片藤蔓,掀翻的是无数张看似无关实则紧密相连的桌子。到时候,引起的动荡,可能远超你的想象和控制能力。”
他这话,像是在说姚卫东案可能牵扯出的更大范围,又像是在暗示高育良乃至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更深网络,甚至可能……影射着陆则川自己尚未完全清晰的婚姻困局。
“而且,”沙瑞金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和坚定,“我现在不会离开汉东。以前或许有过别的想法,但现在……”
“这里是我的根,我倾注了太多心血。我不会眼睁睁看着它因为某些人的‘理想’和‘原则’而陷入不必要的混乱和停滞。稳定,压倒一切。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他这是在明确宣告,他不会像之前某些人猜测的那样被调离,他将牢牢钉在汉东,成为陆则川改革路上最强大、也是最顽固的‘障碍’。
他的态度很明确:要么妥协,在他的规则下共存;要么,就准备迎接一场漫长而残酷的拉锯战。
陆则川握着微凉的茶杯,指尖感受到一丝寒意。沙瑞金这番话,软硬兼施,既有看似真诚的提醒,也有不容置疑的警告。
他承认了汉东问题的复杂性,甚至隐晦地指出了陆则川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和政治上的不成熟,但他最终的落脚点,依然是维持现状,维持他沙瑞金主导下的“稳定”。
“谢谢瑞金书记的提醒。”陆则川放下茶杯,目光清亮而坚定,
“复杂性我明白,根基的重要性我也深知。”
“但我始终相信,只要方向正确,只要是为了汉东长远的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复杂的局面也可以理清,再深的根基,如果是腐烂的,也该有勇气去触碰和清除。至于稳定……”
他顿了顿,迎上沙瑞金深邃的目光,
“真正的稳定,来自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掩盖问题下的虚假平静。这一点,我相信我和瑞金书记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在路径和手段上,或许有不同的理解。”
他没有直接反驳沙瑞金的“扎根”宣言,而是将话题拔高到发展和人民利益的层面,重申了自己的立场。
沙瑞金看着他,看了很久,办公室内只剩下茶壶滋滋的轻响和窗外隐约传来的城市噪音。最终,他笑了笑,那笑容里含义难明,有欣赏,有遗憾,或许还有一丝“孺子不可教”的无奈。
“路漫漫其修远兮,则川,你好自为之。”他摆了摆手,端起了自己的茶杯,送客的意思已然明显。
陆则川起身,礼貌告辞。走出沙瑞金的办公室,走廊里空旷而安静。
他深吸一口气,感觉到肩上的担子又沉重了几分。
沙瑞金这次谈话,与其说是缓和,不如说是更清晰地划下了道儿。他不仅不会走,还会用他全部的经验、手腕和影响力,来守护他心目中的汉东“稳定”。
而陆则川知道,自己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更加谨慎,更加扎实,既要仰望星空的理想,也绝不能忘记脚下这片土地盘根错节的现实。
这场较量,从这一刻起,进入了更深、更耐人寻味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