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个昼夜的打磨,新版的“雨算法”带着,满身的“补丁”和“限制”,再次悄无声息地,接入了实盘市场。
这一次,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预期中的波澜壮阔。柯景阳和林小雨的心,都悬着,像是在等待,一个久病初愈之人的,第一次下床行走,既期待又害怕。
策略运行得极其“克制”。
屏幕上,交易信号弹出的,频率明显降低,变得挑食而谨慎。它不再追逐,每一个微小的波动,而是像,一头经验丰富的猎豹,大部分时间,都在耐心潜伏,只在流动性充足、预期利润能明确,覆盖所有成本(包括那该死的滑点和最低佣金)时,才猛地扑出,完成一次短促,而精准的交易。
第一天,账户微微泛红,盈利数字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重要的是,没有亏损。 第二天,依旧是小幅盈利,曲线缓慢地、几乎是固执地向上,爬升了一点点。 第三天、第四天… ……
整整一周。
市场依旧波动,大盘起起落落,论坛里依旧,每天有人欢呼,有人骂娘。
但“雨算法”的账户,就像风暴中心,那一片诡异的平静区域,以一种近乎笨拙的稳定性,持续地,积累着微小的盈利。虽然慢,但每一步都踩得结结实实,回撤被严格控制在,那条他们预设的、狭窄的通道内。
周五下午三点,收盘的钟声(虽然是电子音效)仿佛天籁。
林小雨深吸一口气,点开了账户的,一周绩效报告。
那个代表总资产的数字,比起一周前,明确无误地增长了一小截。旁边那条资金曲线,不再是她最初回测时,那根陡峭上扬的,完美弧线,而是一根带着细微锯齿、却坚定向上的阶梯。
它不完美,但它真实。
成功了。
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虽然收益率,远谈不上惊人,但这是第一次,冰冷的算法,在充分考量了,真实世界的,所有摩擦和成本后,稳稳地实现了盈利。
一种巨大的、如释重负的喜悦,瞬间冲垮了林小雨,一直以来的冷静面具。她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因为熬夜,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她几乎是下意识地,转身就向旁边的,柯景阳伸出了手掌。
“Yeah!”
柯景阳也一直紧绷着神经,此刻看到,那根实实在在的阳线,看到林小雨罕见的激动,一股热流也涌上心头。他没有任何犹豫,抬手一拍,
“啪!”
一声清脆的击掌声,在安静的工作室里回响。
这是战友之间,庆祝胜利的方式,简单,直接,充满了无需言说的默契,和共享的喜悦。
他的手心,因为紧张而有些汗湿,她的手掌,则因为兴奋而微微发烫。
这一击掌,击碎了,之前所有的隔阂、质疑和不同的,理念之争。
在这一刻,没有量化大神,和破产会计之分,只有两个,在残酷市场里,并肩摸索、最终啃下,一块硬骨头的同伴。
柯景阳看着屏幕上,那根不再完美,却令人心安的增长曲线,又看了看身边,难得笑靥如林的女孩,忽然深刻地领悟到了什么。
“看来,”他笑着说,语气里充满了感慨,“光有冰冷的,算法不行,光有莽撞的,经验也不行。”
林小雨收回手,点了点头,目光重新落回屏幕,那根曲线在她眼中,比任何复杂的公式,都更美。
“嗯,”她轻声应和,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柔和,“得把它们结合起来。”
极致的理性(算法),确保了决策的纪律性,和效率的下限。 宝贵的经验(人性),弥补了模型,无法涵盖的,现实世界的,粗糙和陷阱。
唯有二者结合,才能在长期而残酷的,金融游戏中,找到那条真正,能够持续地走下去的、充满韧性的制胜之道。
服务器顶上的那盆绿萝,在机器散发的微弱热量中,翠绿的叶片,似乎又舒展了几分,悄然焕发着“稳定生长”的生机。
这是一个小小的胜利,却意义非凡。
策略初步成功,合作的喜悦,却很快被现实冲淡。王叔的状况,急转直下,医院发来了病危通知。而市场风格,悄然切换,他们这套基于,震荡市场优化的策略,能否应对新的,趋势行情?短暂的蜜月期后,更大的考验,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