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量子材料实验室的咖啡厅里,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木质桌面上投下细碎的光影。陆研新指尖捏着咖啡勺,正对着平板上跳动的数据出神,旁边的诺亚捧着杯美式,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脚边的元宝趴在软垫上,金棕色的毛被阳光晒得暖融融,耳朵时不时扇动两下,却始终闭着眼,像个懒得管闲事的监工。
“这数据不对劲。”诺亚把平板推到陆研新面前,屏幕上是星环都市三大科技巨头的资本流向图,红线蓝线缠得像团乱麻,“基石科技给苍穹系统砸了四百亿星币的芯片订单,转头苍穹就跟智瞳签了三千亿的云计算合同,结果基石又领投智瞳的融资——这不是左手倒右手吗?”
陆研新没说话,指尖在屏幕上划开一个视频,标题扎眼:《星环资本闭环局:万亿泡沫谁来买单?》。画面里的分析师举着数据图,声音尖锐:“智瞳去年亏了五十亿!却要硬扛三千亿的采购承诺,要么用户翻四倍,要么涨价四倍,否则就是债务炸弹!”
元宝似乎被声音吵到,懒洋洋地抬了抬眼,又把头埋进爪子里。陆研新喝了口咖啡,温声道:“别急,资本游戏从来不是非黑即白。你看这三家的战略需求——基石要推新芯片的应用场景,苍穹缺顶级AI客户撑业绩,智瞳有技术但没资金买算力。这个闭环,本质是资源整合的‘信心加速器’。”
“加速器?我看是泡沫发生器!”诺亚刚要反驳,咖啡厅门口突然传来清脆的脚步声,金一诺拎着个印着“星环特产”的果篮,亮片外套在阳光下闪得晃眼,一进门就冲他们挥手:“陆老师!诺亚!果然在这儿!”
她把果篮往桌上一放,顺手摸了摸元宝的头,小家伙难得没躲开,还蹭了蹭她的手心。“刚在星环都市的财经版刷到那则视频,吓得我赶紧来投奔你们俩‘科技脑’。”金一诺抓起一块芒果干塞进嘴里,含糊道,“我工作室最近在对接星环的珠宝供应链,怕踩进资本坑,你们帮我拆解下?”
陆研新把平板转向她,指尖点在屏幕上:“先看这个闭环的底层逻辑。基石卖芯片给苍穹,苍穹卖算力给智瞳,基石再投资智瞳——资金看似在内部循环,但实际上,是三家在用‘未来预期’换‘当下资源’。”
他画了个简单的流程图:“基石需要苍穹的订单证明芯片的市场价值,才能吸引更多下游客户;苍穹需要智瞳这个‘顶级AI客户’的背书,才能抬升算力定价;智瞳需要基石的投资和苍穹的算力支持,才能把技术落地。这是个非线性系统,前期能产生正反馈,加速赛道突破。”
“但智瞳的亏损摆在那儿啊!”金一诺戳了戳屏幕上的亏损数据,“五十亿的窟窿,靠什么填?”
“靠‘技术变现的时间差’。”陆研新推了推眼镜,“就像培育钻石的生长炉,前期需要持续投入能量,才能长出晶体。智瞳赌的是,等它的AI技术普及,用户增长能覆盖掉前期债务。要是赌赢了,这个闭环就从‘资本空转’变成‘价值创造’;赌输了,最先塌的就是智瞳和后期投资者。”
诺亚突然拍了下桌子:“我懂了!基石和苍穹是卖‘铲子’的,不管金矿挖不挖得出来,它们先赚了设备钱;智瞳是挖金矿的,赌对了分一杯羹,赌错了自己埋进去!”
“差不多这个意思。”陆研新点头,“但不能说这是骗局。星环都市的AI算力赛道,需要这种集中资源的方式突破临界点。就像当年培育钻石刚起步,也需要大量资金砸设备、砸研发,才有现在的成熟市场。”
金一诺抱着胳膊,若有所思:“那我对接供应链时,该怎么判断?比如星环有家珠宝科技公司,说要跟我搞‘AI定制+培育钻石’的联名,背后也有类似的资本链条。”
“看两个核心变量。”陆研新伸出两根手指,“第一,真实需求的增长速度。比如他们的AI定制,有没有实际订单?用户复购率怎么样?不能只看ppt上的预期。第二,现金流的健康度。如果公司靠不断融资填窟窿,没有正向收入,就要警惕。”
他拿过纸笔,画了个坐标图:“横轴是时间,纵轴是价值。资本预期曲线一开始会陡得吓人,但真实价值曲线是慢慢爬的。如果两条线能在泡沫破裂前交汇,就是好项目;要是一直背离,就是接盘侠陷阱。”
诺亚突然想起什么,掏出手机:“我上次去星环出差,听说智瞳在偷偷砍研发预算,把钱投到营销上了。这是不是说明他们对技术变现没信心?”
“是信号,但不是定论。”陆研新摇头,“也可能是为了快速拉用户,让真实需求曲线追上预期。就像何静他们搞直播,前期砸福利引流,也是为了后期的订单转化。关键看动作背后的逻辑,是在补短板,还是在拆东墙补西。”
金一诺抓起平板,翻出自己对接的珠宝科技公司资料:“你们看这家,去年营收三亿,融资五亿,却花了四亿在营销上,研发只占10%。这是不是有问题?”
陆研新扫了眼数据,眉头微蹙:“营收覆盖不了营销成本,研发投入又低,说明他们不是在做产品,是在做‘流量生意’——靠营销炒热度,再用热度骗下一轮融资。这种公司,就算跟你联名,也可能随时爆雷。”
“那我得赶紧止损!”金一诺立刻把这家公司的联系方式删掉,“还好来问了你们,不然我这‘一诺珠宝天团’就得栽进去!”
诺亚笑着递过一块草莓干:“你这反应够快,比智瞳那帮决策者清醒多了。他们现在还在给投资者画饼,说年底用户能翻三倍。”
“画饼也是资本游戏的一部分。”陆研新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梧桐叶,“星环都市的魅力就在于,它允许这种高风险的‘时间博弈’。就像刘知非搞的培育钻石工艺,也需要赌技术路线——是用cVd法还是hpht法,赌对了就能抢占市场,赌错了就错失先机。但关键是,博弈要有底线,不能靠虚假数据欺骗市场。”
金一诺突然想起何静和刘知非,忍不住笑:“何姐他们夫妻俩就踏实,搞珠宝靠手艺和口碑,不搞这些虚的。上次柘城考察,老刘还帮老周优化了培育钻石的切割工艺,实打实的技术输出。”
“这就是两种不同的商业逻辑。”陆研新点头,“一种是‘价值创造型’,靠产品和技术赚钱;一种是‘资本运作型’,靠预期和故事赚钱。没有绝对的好坏,但后者的风险要大得多,尤其对你们这种实体行业来说,踩坑的代价太高。”
元宝终于睡醒了,伸了个懒腰,慢悠悠地走到金一诺脚边,用头蹭她的裤腿。金一诺弯腰抱起它,笑道:“看来元宝也觉得陆老师说得对,让我远离资本坑!”
诺亚掏出手机,拍了张金一诺抱元宝的照片:“这张能发朋友圈,配文‘量子咖啡厅避坑指南,有猫有干货’!”
陆研新看了眼时间,起身收拾东西:“我下午还有个量子材料的实验,你们要是还想深入分析,晚上可以约何静和刘知非一起吃饭——刘知非对材料行业的资本运作也很懂,他之前在外企做研发,见过不少类似的闭环局。”
“好啊!”金一诺立刻掏出手机,给何静发微信,“正好跟何姐聊聊‘女性独立珠宝’系列的供应链,让老刘也帮我把把关,免得我又遇到不靠谱的合作方。”
三人走出咖啡厅,午后的阳光正好,元宝迈着优雅的步子走在前面,金一诺拎着果篮,跟陆研新、诺亚聊着星环资本的各种趣事。“你们说,智瞳最后会怎么样?”金一诺突然问。
陆研新想了想,笑道:“要么找到真正的需求增长点,把泡沫做实;要么在明年融资到期时爆雷,成为星环资本的又一个案例。但无论结果如何,这个闭环局都会给行业留下教训——资本可以加速创新,但不能替代创新。”
诺亚点头:“就像培育钻石,就算资本砸再多钱,要是没有刘知非这种技术人才优化工艺,也成不了主流。”
金一诺深以为然:“以后我对接合作方,先看他们有没有‘老刘这样的技术大牛’,再看有没有‘何姐这样的踏实作风’,双保险!”
走到实验室门口,金一诺抱着元宝,跟陆研新、诺亚告别:“晚上吃饭我来订地方,就选上次那家‘暮色自助餐厅’,让何姐和老刘也尝尝星环的特产果干!”
“没问题!”陆研新挥手,“记得叫上韩枚,她对供应链也很敏感,多个人多份参考。”
金一诺抱着元宝往停车场走,阳光洒在她的亮片外套上,闪着细碎的光。她掏出手机,给何静发了条语音:“何姐,晚上约饭!带老刘来,帮我拆解资本局,顺便聊聊新品供应链——保证有你们爱吃的提拉米苏!”
元宝在她怀里蹭了蹭,发出舒服的呼噜声。金一诺低头看着它,忍不住笑:“看来你也期待跟何姐他们见面,对吧?咱们今晚好好听听老刘的技术视角,以后在珠宝圈踏实搞事,不碰那些虚头巴脑的资本泡沫!”
夕阳慢慢沉下,把三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量子咖啡厅里的讨论声虽已散去,但关于星环资本闭环局的思考,却让金一诺对接下来的合作和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比起那些看似光鲜的资本游戏,她更愿意像何静和刘知非那样,靠设计和技术,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一诺珠宝”和“静心金坊”的联盟做好,让每一件珠宝都承载着真实的价值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