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组的效率高得吓人。
他们进驻江城一中的第一天就让整个学校都感受到了强大的压迫感。
他们征用了行政楼的一间会议室,门一关,窗帘一拉,就成了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小天地。成堆的资料被一箱箱地搬进去,从14班建班之初的花名册,到最近一次周考的成绩分析,时间跨度一年多。
调查组的成员们分工明确。
教研室的专家,负责一条条地比对数据,试图从成绩曲线中找出数据造假的蛛丝马迹。
财务审计员一页页地翻看着杨明宇的班级基金账本的每一笔支出,每一张发票,试图找到“账目不清”或“以权谋私”的证据。
而组长张副厅长,则坐镇中央,负责“攻心”工作。
他没有直接找风暴中心的杨明宇,而是采取了经典的“外围突破”战术。他首先约谈的第一个对象是校长周振邦。
校长办公室里气氛凝重。
“周校长,”张副厅长喝了一口茶,慢悠悠地开口道:“杨明宇老师的这本书出版前有没有向学校报备啊?”
周振邦额头上的冷汗一下子就冒出来了。报备?他当时光顾着高兴了,觉得这是给学校争光添彩的大好事,哪里还想得到什么报备流程。
“这个……张厅长,杨老师当时跟我们提过,我们学校领导班子也是支持他总结教学经验的……”周振邦的回答含糊其辞,底气不足。
张副厅长眼睛一眯:“支持?那就是说,书里写的那些关于学校、关于学生的内容,都是经过学校审核,确认属实的?如果将来因为书里的内容引发了什么纠纷,比如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那这个责任是杨老师个人承担,还是你们江城一中来承担啊?”
这番话诛心至极。
它直接将杨明宇的个人行为,上升到了可能给学校带来法律风险的高度。周振邦的脸色“刷”地一下就白了,他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张了几次嘴最后又闭上了。
敲打了校长,张副厅长的第二个约谈对象是孙伟。
在张厅长看来孙伟是杨明宇曾经的“死对头”,从他嘴里最有可能听到一些杨明宇的“黑料”。
“孙老师,”张副厅长换上了一副和蔼的面孔,“听说你和杨老师在教学理念上,曾经有过一些不同的看法。我们这次来,就是想听听最真实的声音。你不用有顾虑,随便谈谈你对杨老师和14班的看法。”
孙伟是什么人?他可是在教学一线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人精。他一听就知道,这是想让他当“污点证人”。
他心里冷笑一声,面上却不动声色。
他慢悠悠的开口道:“张厅长,我以前确实看不上杨老师那套东西。”
张副厅长的眼睛亮了一下,身体微微前倾。
“我以前认为,他搞的那些活动是花里胡哨,他对差生的过度关注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我认为,高中教育就该像我们1班一样,搞高压,搞题海,把最优秀的学生给掐出来!”
孙伟的话,完全符合调查组的“预设”。约谈的记录员飞快地记录着。
然而,孙伟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但是,”他话锋一转,“我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张厅长,各位领导。理论说得再好听都不如事实有说服力。高二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我的1班在生源质量远超14班的情况下,总平均分很接近。我后来花了整整一个寒假反思才想明白。”
“我把学生当成了做题的机器,而杨明宇把学生当成了活生生的人。我的学生是在我的逼迫下学习,为的是分数;他的学生,是在他的引导下成长,为的是自己的未来。当一群为信仰而战的士兵,遇到一群为薪水打卡的雇佣兵,胜负还用说吗?”
“陈博文教授的文章,我也看了。他说杨老师的模式是‘鸡汤’,是‘个案’。恕我直言,那是他坐久了办公室,忘了真正的教室是什么样了!”
“我,孙伟以我多年的教龄担保。杨明宇老师的教学模式或许还有不成熟的地方,但他对学生的用心,他对教育的赤诚,整个江城一中无人能及!如果这样的老师都要被调查,被怀疑,那将是我们整个教育界的悲哀!”
孙伟的一番话掷地有声。
整个办公室里鸦雀无声。张副厅长的脸上没有了淡定,只剩下了惊讶。
他没想到,这个他预想中的突破口竟然变成了挡箭牌。
他意识到,这个杨明宇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一个曾经的“死对头”如此心悦诚服地为他辩护,这绝不是靠投机取巧能做到的。
外围突破不顺,调查组只能开始啃“硬骨头”——审查资料。
可这一查,他们又失望了。
那个被他们寄予厚望的班级基金账本每一笔收入,每一笔支出,不仅有杨明宇的签字,后面还附有班级财务委员和监督员的联合签名。给李浩的那笔“课题研究费”,更是附上了全体课题小组成员的签字同意书。
审计员查了整整一天,连一毛钱的差错都没找出来,最后只能无奈地对张副厅长摇了摇头。
至于历年的成绩单更是无懈可击。14班的每一次进步都不是跳跃式的,而是一条丝滑的曲线,完全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找不到任何数据造假的痕迹。
一天下来,调查组一无所获。
傍晚,张副厅长一个人站在会议室的窗边眉头紧锁。
他从事调查工作这么多年,第一次感到如此棘手。
这个杨明宇就像一个浑身没有破绽的武林高手。你以为他走的是歪门邪道,可一查,他每一步都走得光明正大;你以为他全靠花言巧语,可一问,所有人都对他交口称赞。
“看来,明天,必须得会一会当事人了。”张副厅长心里暗道。
他转过身,对一位组员说:“去,把14班的学生档案都拿过来。明天,我们先从他的学生入手。我要亲自挑几个人好好聊一聊。”
他就不信,这个世界上真有完美无缺的“圣人”。